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比勞工優渥很正常!!但優渥總該有限度吧!!18%這種離譜制度請問哪個國家有?即使退休制度最好的歐洲國家也不曾有過!!老是拿過去薪資來做為18%藉口真是受夠了!!請問台灣勞工當初經濟起飛時都賺大錢嗎?哪個不是拚命加班來換獎金?最可憐的還是那些新、中生代公務員,明明比誰都希望年金改革以保障未來,卻因上頭那些等待爽退的主管&前輩而不敢表達想法!!如果真的堅持18%不能改革!!那好!!等破產那一刻!!也請千萬不要厚著臉皮要政府繼續舉債買單!!
台灣人真的很好操弄,政府用媒體隨便喊兩聲,就一堆人隨著起舞。先想想當時的時代背景,經濟一片大好,勞工只要肯做,領人薪水一個月四五萬起跳是基本的,月入六七萬以上滿地都是反觀公務員薪水少,沒人要去。政府只好用穩定的條件跟退休制度來吸引人。結果幾十年來,臺灣薪資實質倒退,公務員穩定(緩慢)成長,一消一長之間,公務員的薪資福利跟退休金不只是超車勞工,根本就甩到看不到車尾燈了。為什麼在當時政府用這樣的條件給公務員時,當時勞工一點意見也沒有? 因為以當時的經濟條件來看,二十年後的現在,勞工起薪至少會是六萬,平均薪資至少十萬。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怎麼看比起來公務員也只是有一個"穩定"的優勢而已當然實際上發生的是,勞工薪資越來越惡劣,被公務員海放,然後現在的勞工就來批鬥公務員領太多。我們先不說公務員的退休金制度需不需要改革。 先說說,如果要批鬥的話,勞工第一個該批鬥的是誰? 是政府、財團才對吧!!把勞工薪資打壓到這樣的是上台撈一筆就走的政客,跟拼了命壓榨勞工的雇主吧! 要搞清楚,不是公務員領太多,是勞工領太少!臺灣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從來沒有負值過,就算是金融風暴還是這兩年經濟超差,再差,經濟也是成長的(即使只有0.x%)怪了,連續二十年來每年經濟都成長,結果勞工薪資一直退,我都不懂經濟成長到哪裡去了? 每個雇主都在喊生存不下去了,要共體時艱。阿每年的經濟成長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說經濟實質在倒退,那勞工薪資下降(同時檢討公務員薪資),那當然是合理的。那明明一直成長,為什麼勞工薪資可以一直下降? 問題出在哪?勞工不敢去批鬥真正的問題點,政客也知道勞工不滿需要宣洩的出口。為了避免勞工把矛頭指向真正的罪魁禍首(政客、財團),就把公務員拉出來坦,你看 ! 公務員領這麼多! 不公不義啊! 大家來批鬥他們!! 然後呢? 公務員被拉到跟勞工一樣以後,然後呢? 勞工環境會變好嗎? 還是只是把比你好的拉下來一起爛,大家都爛就不會覺得自己爛了~ 阿Q心態?矛頭指對地方好嘛~ 不要媒體一操弄,就隨著到處飄。一定會有人一開口就先戴帽子說我是既得利益者,我在私人企業上班領死薪水,標準爛勞工魯蛇一枚。我不是幫公務員說話,我是在告訴你,搞清楚狀況,不要傻傻被操弄還得意洋洋
yagami7215 wrote:為什麼在當時政府用這樣的條件給公務員時,當時勞工一點意見也沒有? 因為以當時的經濟條件來看,二十年後的現在,勞工起薪至少會是六萬,平均薪資至少十萬。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怎麼看比起來公務員也只是有一個"穩定"的優勢而已 因為當年銀行利率有12%給你軍公教18% ok現在銀不到2%軍公教還拼命A還一堆大言不慚出來說~也沒人說要一刀切18%改到9%有很過份?如果老彭把利率調回12%再給軍公教18%我一樣沒意見要浮動 而非鎖死如果改革不了,就鬥爭
cougar2015 wrote:briyen wrote:是台灣社會不思長進,30年來節節敗退起薪從35k變成22k ,你能怪他們嗎?...(恕刪)30年....你喝奶沒30年前民國75年,起薪才只有3k-5k,那來35k胡說八道 民國75年,陶器女工一個月12000,羽田組裝摩托車一個月13000,鄉公所村幹事一個月9000多,以上都是我家人那時後的薪資,加班後工人一個月多領2000~3000,村幹事沒有,那時後做村幹事真的會被笑…現在?
briyen wrote:什麼叫太多 當初遊戲規則就定在哪裡人家有多領嗎?18%還是18%阿 有變成19%還是20%嗎?是台灣社會不思長進,30年來節節敗退起薪從35k變成22k ,你能怪他們嗎?請問如果你今天起薪是45k你還會覺得他們領太多嗎? 30年前薪資35k?沒知識也請稍微作下功課好嗎?您真是貽笑大方了!!
那勞保要不要也跟著改呢?民國50幾年每年出生的小孩有40幾萬,現在一年只生出10幾萬,軍公教有100萬,勞工可是有800萬啊,這些錢要從哪裡來?20年,30年後的年輕人會說你們這群領勞退老賊,每天不用工作,每個月領2~3萬,我們年輕人每月辛苦工作也賺不到這麼多啊!勞保退休年金也要開始改革,畢竟有800萬勞工啊,就先打個5折就好了,不然以後吃跨年輕人...我沒這個煩腦,我勞保年薪25年了也年滿50了,再幾個月就辦勞保退休,一次退...以後我就可以和晚輩一起吐嘈你們這群領錢領到死的老賊...大家都同意勞保退休年金打五折嗎?為了國家永續經營與下一代著想...改革別人很容易,改革自己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