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述種種,還有回鍋之後工做的穩定性,還有業界的生態
前景各方面,好的人才不缺工作,但是有些好的職缺,往往是火坑。
有人找你救火也算本事,但救完火的條件要說好。否則都是白搭
曾經朋友介紹工作,去某家生產線提高良率,由於大陸廠生產,過台灣組裝貼標,
轉出口美國,結果良率只有50%,看了生產線三次,也談過三次,結果對方連紅利
要給多少都說不出來,每10%百分之五就好,之後紅利遞減,開出的條件是先去蹲
生產線先蹲一年,佔廠長缺,老闆傻啦,我也傻了~~喝杯茶說再見。
也曾去過家族企業,第一週就救火,某台灣數年一次的典禮盛會,訂的東西出包
電話中解決,也幫他重整了各種績效獎金制度辦法,減少業務人員流動,可是呢
三個月過去,老闆說,他不知道我在做甚麼~~~~~!不用講三次,這種公司簡直
浪費時間。(兔死狗烹的概念)當初說的多好聽要I.P.O,結果咧結果咧,看了財報
下巴都掉了!
道本無遠近,曲直在人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