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做老闆很難嗎?


cyberhunter wrote:
其實問題不是這些人...(恕刪)


我覺得很多老闆雖然給的薪水不高,但是卻養活社會很多底層的人,那些能力不足,又苦思不求上進的人!
中小企業或是微型企業,真的不是那些外勞或是補貼政策的大咖,真的的大咖,己乎都是上櫃上市公司。
應該沒有人看過,中小微型企業裡的外籍勞工吧(黑工不算) 就算有看過,也是人家電子廠的零頭而已。

所以各位如果真的覺得這些中小微型企業倒了,對這社會會更好,我是真的持保留態度。
相對的這些勞工為何只能留在這樣子的企業?難道還能有更好的公司會要他?

先想想自己的競爭力吧,如果競爭力好何必屈就呢?

很多台灣人的優點,就是善良、聽話、耐操
出了事、有問題。大多第一個檢討的就是自己
就像薪水太少時:我會的不夠多?我做的不夠好?我能力不足?我不夠努力?付出的不夠?

所有人都知道到澳洲做3k工作薪水比台灣高數倍
在美國跟台灣半導體公司同工作內容的op薪水就是我們的三倍
在日本小7打工月薪比大多台灣白領高

日本一蘭拉麵一碗約700日幣、210台幣。在台灣買日本拉麵一碗也是200多塊
較低的成本(原料、薪資、店租、水電、稅金)卻售價一樣,員工薪水為何不能提升??
合理的答案就是"薪資太低"、"老闆賺太多"
很多台灣公司都有一樣的問題,尤其是大企業

薪資不合理加上台灣勞工不會主動爭取
還有慣老闆們的薪資聯合攏斷(查南部基層勞工的平均起資,產業不同,卻都"很巧"的在22k到24k)
讓你怎麼找都脫離不了低薪
而且還有一些奴性過重的人說你不夠奴力,無法領高薪。

問題是什麼是高薪??老闆賺錢分享合理利潤讓員工更有向心力才是正面的
現在的社會就是沒人管,政府不出面,老闆也無恥秀下限,員工不自強
所以再怎麼找工作,多是萬年低薪、不調薪
有能力的人才,再跳只是比較不爛的坑而己

我建議不需要要求調高薪資,而是公司將獲利公開化
由政府規範公司需將獲利比率(例30%)提出分享給員工
如未達到,停止對該公司的優惠補助,水、電、稅都以最高級距徵收
員工也可放抗議假,公司需正常給薪
強制獲利的公司分享

而沒賺錢的公司,如果員工還願意跟著那個老闆也是他的事
自然不好的公司就會找不到人,被迫淘汱或調高薪資

重點是將市場機制正常化 ,而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是人才,才能賺大錢
zaxscd0001 wrote:
很多台灣人的優點,...(恕刪)

小弟剛好在您說的澳洲工作過,可是我沒有覺得澳洲老闆比較好!甚至覺得鬼佬相對的現實,不講情面,能力不足直接請你下星期不用來了,澳洲是領周薪。 相對物價來說我還是在台灣覺得有錢賺,而且我也不知道哪個國家有30%要拿出來給員工的規定? 這一切都是競爭跟市場機制@!獎金?對澳洲人來說獎金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反之給獎金的公司少之又少, 當然或許是小弟在澳洲的公司太小,所以沒獎金! 但是也沒有說法令規定30%要拿來分給員工的。 倒是稅金超級無敵高,醫療保險自己要保! 真的有比台灣好~我不相信。 忘了說。我在那做了快四年,覺得錢途無望,所以回台了。 台灣相對機會比較多~

在美國跟台灣半導體公司同工作內容的op薪水就是我們的三倍, 那您知道在菲律賓跟您同工作內容的OP是多少錢呢?如果能力足夠,怎沒有去找國外履歷應徵看看呢?~

倒是 zaxscd0001大 如果您覺得澳洲制度那樣好,請問您在澳洲,做了幾年的工作呢?
鬼佬真的現實,但至少給的起

菲律賓就是因為他們國家半導體公司薪資太低,才有小菲來台灣半導體公司工作
就像您在台灣也可以摘水果、殺雞、殺牛。為何要跑到澳洲做??一樣

小弟不才,在半導體公司擔任部門的主管。薪資還可以,只有破百,跟01大眾的年薪還差得遠
我們公司小菲在回國後都可以買土地過不錯的生活,而且他們在台灣也是用更高的物價

倒是這位大大,您在澳洲工作了快4年還覺得錢途無望
讓我覺得如果能力不足夠,出了國外找工作履歷應該也沒用~

就如同您說一切競爭跟市場機制有關
但是台灣聯合打壓的就業市場,已經讓一般人難以生活了
就是這樣您才會出國當台勞的不是嗎??

個人雖然工作還可以,但是看著部門的年輕人。一個一個年紀漸長
但是沒有好的薪資鼓勵他們成長,只能看他們從一開始的熱情到後來的無感
對台灣社會覺對有負面的影響,看現在台灣競爭力越來越差就知道
覺得那麼多公司擺爛不做,既然只願意遵守最低限度的法規,就只好用法令強制公司做
而30%也只是一個概念(我有寫例了不是嗎???)
如果連這個都看不懂,可能在我們公司當OP的話也不能勝任

最後,如果您真的在澳洲工作快4年,請您拿出真相。
說服大家一下你的澳洲體驗正確性,謝謝
zaxscd0001 wrote:
鬼佬真的現實,但至...(恕刪)


首先先謝謝您的回覆,如何證明我在澳洲待過呢?~ 這問題很好~一來相片會露臉,二來18年前的事情實在很難證明,不過我有搭過澳洲安捷~也看著他倒閉。也去過海曼島 哈蜜頓島。年輕時能玩得全玩了!那時候還只能搭乘安捷去,因為整個機場都是安捷旗下的財產,澳洲航空還不能夠飛航,但是因為事關隱私你也可以把我無法提出證明來當沒有這事情。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在澳洲那時,應該是安捷剛換新的Logo,然後看他開國際線,然後看他倒閉。為何印象深刻呢? 因為那時要飛雪哩,安捷可以說是最便宜的,一開始還有747在飛喔,後來就換767了。

但是台灣聯合打壓的就業市場,已經讓一般人難以生活了,就是這樣您才會出國當台勞的不是嗎??
是啊,但是發現那裏比台灣更難生存,所以我就夾著尾巴逃回來了。就像你說的,能力不足在哪裡都一樣。
大概6年前聽說中國還不錯去了廣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又發現能力更加的不足,相比之下小弟我更加發現台灣的可愛,我又逃回了這可愛的窩。

我一直不能理解何謂聯合打壓就業市場? 就業既然是個市場,一定有他的市場機制存在,一個有能力的人,您覺得他會屈就嗎? 我實在不覺得,我只覺得如果強的人,可以選擇說不! 可以換老闆,良禽擇木而棲。 只有沒有選擇的人,才會屈就。

就像您說的~

而沒賺錢的公司,如果員工還願意跟著那個老闆也是他的事,相對的福利不好的公司,為何員工還要跟著他? 有個女人他不愛你,你卻一定要跟著他,再來說他不愛你!! 是我的話 我一定離開這公司,找到合適的公司!

而賺了錢又不分給員工的公司,相對的人才就會朝肯給的公司移動,這就是所謂的搶人! 獵人頭公司就是在這中間求生存的。
而這樣差的公司就會面臨人才流失,相對的競爭力降低。

再來~獎金,什麼叫獎金,那就是老闆願意給出的,或是當初有規範在業務裡的才有吧,要不然就是薪金!
如果在國外來說,獎金這東西本來就是額外的,只是台灣都認為是老闆應該發的! 應該發的! 應該發的!
老實說我不是很能接受這種觀念,不過我也建議如果能立法,把獎金放入勞基法裡面,那對勞工不是更有保障?
但是要試問,為何不放進去呢?至少我在國外打工只有每個星期領錢,也沒遇到過老闆因為賺錢而發獎金。(不過可能是因為我能力不足,而沒領到的啦)











sogo5370 wrote:
換位子本來就該換腦...(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