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bite Hands wrote:
大家身為大學生的時候...(恕刪)
如果你是因為學費、生活費(家裡無法提供,而不是因為自己有其他需求)才被迫去打工賺錢,那麼身
為學生的你去打工還說得過去。說打工學經驗什麼鬼的,增加未來就業優勢什麼的,其實唬爛的比較
多啦,光你是學生的身分,雇主就不會給你太重要的事情做,大多都是雜事,因為工讀生想走就走,
雇主是會顧慮到這點的。在台灣,大學有打工經驗能幫助你未來就業的可能性太低了,就算是學校和
企業的產學合作、企業實習也不會幫助太多,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身分是學生。
台灣和歐洲國家的情況,的確,台灣這邊並不像歐洲的某些國家一樣,可以提供許多資源給學生,但
那些國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度絕對遠低台灣,高等教育是要花錢的,而且非常花錢,這邊說的高等教育
就是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雖然現在很多大學的確不怎麼樣,但他們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一類,即便他
們教出來的學生素質很差,但花費也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費用。再來是那些歐洲國家雖然學費很便宜,
甚至不用學費,但那邊的生活費還是不低的,如果是留學生去那裡,除了語言之外,剩下主要的考慮
就是生活費。
就學貸款畢竟是國家先拿錢出來借貸,這個借貸的費用要是太高,國家也是會負荷不了的,想辦法把
錢拿回來也是正常的事情,網路上的酸民留言,你在乎他要做什麼?
其實總歸一句話,如果你不是因為現實的經濟壓力才被迫去打工,那麼我建議你把時間省下來,去充
實自己比較實在,如果你有心想去歐洲唸書,就先把語言搞定,就算理工科大多已經不看該國家自己
的語言,對英文的要求也是不低的,如果你要唸的是人文社會學科,那麼那些國家對你要求要會他們
國家語言的標準算非常高喔。
至於你說的高中分流,我個人目前是非常反對這樣的做法,因為民情的問題,台灣的高中生多數不會
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個人也是大學去報考研究所時才算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