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也來一篇,我在大陸做財務經理,大家有什麼想問的。


alfahuang wrote:
網上有很多五險一金...(恕刪)

五險一金清楚多了,
以這個例子來說,
基本月薪10,000,
公司實付10,000+3,370=13,370
個人實收10,000-1,550=8,450
是這樣嗎?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五險一金清楚多了,...(恕刪)



每次,個人部分按10000元,還要再扣個人所得稅435元。


個稅是超額累進稅率,這個表拉出來看下就能算好了。

所以,你本月拿到手工資是10000-1550-435=8015,

公司部分就是你說的那樣。
樓有點歪,感覺已經在開始回答HR相關的問題了。。
感謝樓主熱心幫助大家瞭解事宜,五分奉上。

alfahuang wrote:
樓有點歪,感覺已經在開始回答HR相關的問題了...(恕刪)

感謝你的舉例,清楚多了.不知大陸的公司都會確實提撥五險一金的費用嗎?沒有確實提撥的公司占的比率可能有多少?會有罰則嗎?

如果都能確實提撥五險一金,感覺在大陸工作,其實福利很不錯.

liawfujin wrote:
感謝你的舉例,清楚...(恕刪)


就我本人的經歷,只要工資有調整,單位都會相應調整五險一金比例。

公積金是每年7月調整一次。
ACCA還是CIMA在China比較有用?

sardine001 wrote:
五險一金清楚多了,...(恕刪)


公司實付10,000+3,370=13,370


薪水1萬 公司要多付 3370

難怪 台商混不下去了 回台的回台 去東南亞的去東南亞

操作工給3000的話 還要交1011的五險一金
等於是4011


qwerty2016 wrote:
ACCA還是CIMA...(恕刪)



都是在外企比較好用。ACCA的考試難度不見得比CPA高。如果英文程度好,比CPA容易過,就是考14門多了點。


CIMA在大陸考的人比ACCA多,後者有希望去昔日英聯邦國家發展的考試比較愛試。
venderson wrote:
公司實付10,000...(恕刪)



勞動權益的保障。民企、外企、國企一視同仁


管理費中人工部分作為成本的開支比值會越來越高,而原材料價格不斷走低,後者在全球市場都差不多,所以會有越來越多對工資敏感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公司出走東南亞,別說台企,陸企也在南遷東南亞和西遷內陸。


這是產業升級不得不走的路,上一波台灣中小工廠出走來大陸,這一波是大陸中小工廠出走。但是東南亞的基礎設施比大陸還是差了一兩個量級,配套完善設施、律法遠不及大陸,所以也有不少企業都還在權衡。

如果一帶一路搞起來,其實是國家把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送走一批。它們在中國經濟轉型中扮演的角色要退了。


縱觀起來,對以後我們個人漲工資有好處,比較不舒服的就是又要搬廠的老闆們。


台灣阿輝伯當時說不要西進大陸,要南進東南亞這政策現在驗證看當初是錯,換個時間到現在,也許是對的。

當然我指的大陸,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中西部還是值得開發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