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經濟低迷的元兇是薪水II

經濟低迷的元兇是房價啦

這根本就是天坑 有錢沒錢的都把錢丟進去 連官員部長都帶頭炒了
讚一個~~重點就是台灣現在的天花板太低了
太低的主因是台灣對外沒有競爭力導致整體薪資水平過低
台灣的年輕人、企業都一樣沒有競爭力
只能在台灣這2300的市場內不斷迴圈能有多大的成長?

aronyang wrote:
兄弟,你邏輯搞反了....(恕刪)
CANON 50D + 17-55 + 24 L II + 580 EX II
1. 年輕人沒競爭力, 有在面試的人就知道..專業技能上能用的比例很低

2. 薪水這點我個人是認同, 台灣企業習慣壓低薪水, 薪水低消費也會跟著低
大家愛找便宜的結果也間接導致食品問題頻出

3. 台灣人真的太耐操....一堆公司一個人當三個人用, 大家還是忍著做~~~
https://jin.tw


這也沒辦法呀 .. 畢竟由於年輕一代勞工素質問題 , 所以這十幾年來不但沒啥外商願意來
台灣增加投資, 連本土廠商也都是爭先恐後外移 ~~ 而近幾年政府為增加就業及稅收所推
動的這些大型投資案 , 又在媒體及某些政治人物聯手作梗之下均以失敗收場 !!

所以說 , 餅就只有這麼小的情況之下 , 如果企業主必須要給那些18分大學生那麼高的工資
, 那要如何才能避免虧損倒閉(根據政府統計資料台灣每年平均有數千家企業倒閉歇業)呢 ??

Jinwei wrote:
1. 年輕人沒競爭力, 有在面試的人就知道..專業技能上能用的比例很低...(恕刪)


對呀 ! 其實以前台灣年輕人競爭力是很不錯的 , 優秀的人才都是往美國跑 ...

像我舅舅台大畢業的, 幾乎全班都拿到名校獎學金去美國留學了, 連畢業十年同學會都是在

美國辦的 ~


只不過近年美國景氣差, 知名大學獎學金又幾乎被中國 印度留學生搶走....

所以現在台灣的人才就比較不流行去美國囉 ~~

zuzu2008 wrote:
今年初招待了幾位廣...(恕刪)


想到台灣的銅板美食是用黑心材料堆砌出來的就覺得很難過
但更難過的是
有些高貴的美食也是用黑心食材當原料...
嚴重同意!




1989年剛畢業時,月薪75元人民幣。那會物價低住公房,沒有啥開銷,也是有滋有味的。


1993年那會兒,月工資大概240元,反而緊巴巴的。兒子的奶粉是很大的開銷。當時每一包大概16-18元人民幣,最多時兩天半一包奶粉。


2000年取消福利房,第一次可以買房子,100多平方米,2002年春節前後裝修好住進去大概總數180K人民幣。那會兒的月薪大概不到4K人民幣。不過沒有借貸,都是自己的儲蓄。


2007年感覺房子有點小,環境不那麼完美,另外貸款買房165平方米,感覺很不錯。待2011年元月全部提前還貸,房子全部裝修填滿家俬家電等,大約花費800K人民幣。那時我一個人的月收入大概10K。


2012年春節后拿到駕照的第二日全款提車落地價150K,感覺沒有任何壓力。


這些月收入的變化與個人的能力關係肯定不大。


剛畢業時認為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做夢也不會想著風和日麗開車到大房子住,颳風下雨在105平方米的小房子呆呆,這樣本人步行上班5分鐘,夫人步行上班10分鐘。

一家三口人。
我只知道以前有分股票的時候,很多人年薪破百萬,自從阿扁時代,通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只剩大老闆越來越有錢,下面員工只能苦哈哈賣肝工作,領少少的薪水過日子

ake999 wrote:
小李時代,年輕人工...(恕刪)
ake999 wrote:
2005協商陸客來台...(恕刪)


台灣人 好特別

只會看價 不看品質

難怪只在代工上當老大

看看世界 看看中國以外的地方吧⋯⋯
增加內需? 說得簡單!
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如果你家院子裡,一天出產 3個人的糧食
你家都不出去跟別人做生意
只是你爸種糧,你媽媽跟你爸爸買糧,然後煮飯,再賣給你
你再幫你爸媽打掃屋子賺你爸媽的錢
試問,你家的可食用糧食會增加嗎?

那,如果,你家只生產一個人份的糧食
只靠你家的內需
是不是遲早要餓死兩個人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