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壓低價格以提高競爭力

加薪會造成成本的上升,但老闆就是要想辦法讓成本下降,例如提高生產效率、使用新材料、新設備、節能,把餅做大,開發新客戶,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電子產品每年降價30~50%,產品複雜度每年提升,工資每年上漲。還是能獲利或成長。
台灣薪資低...有一些原因是因為勞健保..2代健保關係歐.

假設薪資預定4萬..勞健保約占6千.6千內個人負擔約1500上下.公司負擔4500.

所以資方立場只會給勞工薪水35000.實際到你手上約32000.

所以當公司要調薪給你..必定要繳更多的錢給勞健保...

但繳再多的錢..健保品質還是一樣..而勞保只要快到的前幾年...慢慢調高級距即可.

機甲部隊 wrote:
我是不懂經濟學啦,但...(恕刪)
KIKO-L wrote:
大哥,
公司買機器不用錢?
買機器的錢不用攤提進成本嗎??
另外,
買了機器,
有些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了, 那是不是代表有部分員工要被刪減裁員??
你的邏輯我看不懂...

你的觀念嚴重錯誤。

買機器當然要錢,但是員工薪水更貴。綜合來看買機器還是賺。
台灣的情況是員工薪水很便宜,不用白不用。所以資方不願意買機器。

所以大陸政府每年都強制幫勞工加薪,就是要把廢物企業趕走,留下來的企業就乖乖用機器。

買機器不需要裁員。而是人力不變,產量變大。
價錢壓的更低,可以賣更多瓶可樂。公司賺更多。

機械化絕對有益經濟,但是有缺點。賺到的錢不會平均分配給所有人。

純勞力的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了。所以人類就不要做勞力,改作腦力。
但是人要改行,很難!

所以你會看見機器/化工/醫學/電腦專家年薪300萬。
賣勞力的工人失業。

正常的國家是送錢給這些人去唸書學技術。輔助他們轉職。

當然
大家都知道台灣不是正常的國家。

機甲部隊 wrote:
我是不懂經濟學啦,但...(恕刪)


阿你是沒看到其他國家經濟成長與人民薪資的關係嗎?
平平台灣成長沒比其他國低,薪資卻是台灣成長最低,你覺得錢到那裡去了?
cckm wrote:
現代化工廠早就以機械...(恕刪)


以前在工廠打工(電路板插件)我就問過老闆為何不買機器來做
老闆則回答:
1.若我買機器的話你們就失業了。
2.一種機器只能對特定的產品生產,若我每換一個客戶不就又要再買一次機器? 我早就算過了,花錢請人來做比買機器還划算。

這間工廠新資是基本時薪+個人產量(例如一片板子2塊錢),裡面的歐巴桑速度都跟機器一樣快.....

gameheven wrote:
正常的國家是送錢給這些人去唸書學技術。輔助他們轉職。...

原有職業可能都機械化了....

經濟轉型必需要創造出更多新的生產力,
而不是一味分食別人的大餅,
國內經濟的問題很大部份出在於國人普遍觀念保守.

krado wrote:
以前在工廠打工(產線...(恕刪)

那家工廠不會沒有任何機械設備.......

PC剛問世時,價格高昂,操作複雜,
大多企業會選擇人工為主,電腦為輔,
而如今,哪個人不上網傳遞資訊.
如果現在還在用膠片投影機,
到底是增加工作機會,還是跟不上時代?
台灣比較奇怪的地方就是喜歡模仿跟濫用.很多東西到了台灣就變了個樣.我覺得Cost down本身並無對錯,但是要看產業跟企業的產業環境.有些產品跟服務,適合cost down.我覺得早先說台灣要棄製造業改服務業的人,真的是誤國.如果說高成本=沒競爭力,那美國跟德國早關門了
說實話產品假如有自己優勢特色的話就能維持高價格
要削價才有競爭力的大多是做一堆人在做的東西

gameheven wrote:
買機器不需要裁員。而是人力不變,產量變大。
價錢壓的更低,可以賣更多瓶可樂。公司賺更多。...(恕刪)


不見得。
產量變大,不表示銷量就變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