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也沒用,不過這是事實,一句話貫穿全文,有能力的人才,請往請得起你的地方去吧台灣始終跟世界的薪資水平接軌不上,加上台灣政府多年只搞政治,不搞經濟,看看韓國不就是個最典型例子,到最後中小企業老闆賺錢也都只想自己花養小三開名車,如果我自己開公司我也會這樣啊!!!環境造就一切阿...視野變很小
搞經濟都給"公民"卡住了, 台灣很多人喜歡22K好來操作的.這些"公民"也不知道是哪一國的, 肯定不是中華民國, 因為她們講不出自己護照上的這四個字.有本事的都走出去了, 那剩下拼命抱怨的是哪些人?話說對岸大廠華為最近又開始廣發英雄帖招募Linux核心和虛擬化的研發人才, 裡面已經是人才濟濟了但還是有大量人才需求, 華為每年貢獻國際開源計畫很多補丁程式碼. 抱怨22K懷才不遇的"人才"應該勇於開拓, 前往挑戰.
有方法可以解決靠稅制全面拉高稅制 跟勞動標準 讓中小企業倒店 大企業變更大最後再靠稅制跟工會來制衡大企業在歐洲 或偏左派的先進國家 開公司不是件容易的事 並不是你說開就開全球化的時代 已經沒有中小企業生存的空間
很中肯的文章,尤其COST DOWN就是糖衣的毒藥,台灣的老闆就喜歡玩這套,二十年前出走大陸,因為台灣勞動成本高,現在又想要鮭魚返鄉?十年前南進越南,又大量採用陸幹壓榨越南勞工,結果造成工廠被砸,回來哭訴要政府幫他們解決?在台灣大學畢業 22K光是生活花費&學貸種種花費就將薪水耗光 如何投資自己?如此循環的結果能有競爭力
其實我們也是在一直縱容老闆這樣苦毒我們阿,因為台灣人已經習慣安穩了‧習慣工作的環境!習慣上班的路程!習慣職場的人事!習慣同事的相處!習慣習慣習慣習慣習慣習慣習慣!試問如果一個部門10個工程,每個人on call半年都離職光了,老闆繼續補半年又離職光了,你覺得老闆受得了幾年?部門還有辦法繼續營運嗎?(訓練一個無經驗的新人起碼半年以上)責任制.on call制.加班換修制.低新制....行之有年~~~~但.....有誰敢靠杯.有誰敢跳槽因為便宜的新人一直遞補,一直有新鮮的肝,加上公司沒人敢靠么,公司獲利持續成長,當然做老闆的覺的問題不大‧
誰告訴你歐美的失業率比台灣高就以隔壁棟HOUSTON 來說 當地失業率只有 2%請注意美國失業率計算方式 比台灣嚴苛很多 台灣失業率絕對是5 6趴以上你知不知道歐美失業 有失業金可以領 按照歐美標準 很多台灣在中小企業打工的員工 等同是失業在把這部分算上去 失業率可能超過十趴地球表面以上 那個先進國家是不靠"品牌"跨國大企業 靠中小企業起家的 說出來讓我景仰一下依賴中小企業 就是個錯誤政策看看 香港 新加坡 (依賴歐美大企業) 南韓(全力扶植本國大企業)就知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