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榮金屬爆炸看台資企業心態

以往在大陸的經驗,最不守法的是大陸本地公司,五險大多給兩險還是直接給現金要它們自己處理,反正員工也待不久,學了一點皮毛就跳出去了.每個都說自己很會打,但真的遇到事都閉嘴了.這次爆炸事件應仔細看是不是下面的人知情不報,或鴕鳥心態.台商大部分只要知道事情危險程度.還是會花錢處理改善的,在大陸實際現場管安全的通常都是我說了就完事了.責任單位沒做也不會去追蹤進度的要不得心態
liangwu318 wrote:
以往在大陸的經驗,最...(恕刪)

跟上次那個違反勞動法一個論調
錯是大陸人犯的,老闆大部分是好人


老闆眼睛瞎了,只有幾百人的工廠,車間裡面粉塵每次都堆一個硬幣厚度
為什麼嚇癱了?法人,因為知道事發可能被槍斃
既然不拿別人命當回事,自己命丟了也是報應。
說句難聽的,這樣老闆枉披人皮。
cisco966266 wrote:
跟上次那個違反勞動法...(恕刪)


現任法人代表吳基滔並非公司的創始人,不過該公司(1998年)成立后的2年時間,吳就成了公司的核心人物。這家企業也創出過較好盈利,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業績在2009年起出現下滑。由粉塵燃爆引起的這場特別重大事故,是否是因企業業績不佳而忽視了環保投入,暫不知。

  中榮金屬最早為一家外國法人獨資公司,投資者是維京福茂國際企業有限公司(Formosa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Limited,下稱「維京福茂」),註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維京福茂的董事長為吳佑雄,美國籍。而中榮金屬的法定代表人則是吳基滔,他也是公司的一把手。

  吳基滔,台灣彰化縣人,1987~1990年就讀於台灣成功大學,1991~1992年在美國GOLDGATE大學獲得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后,加入了美國HAUPHSHIRE CO,LTD公司,此後入職台灣宏碁電腦、台灣日盛證券等,1998年進入中榮金屬。不過,中榮金屬的第一任董事長並不是吳基滔。1998年創建時,該公司董事長名叫沈大爐,曾在世光實業工作過多年,1991年出任中允實業董事長。而中允實業透過維京銀鷹投資了中榮金屬。到2001年,中榮金屬的投資人維京銀鷹將股權全數轉給了維京福茂。

  中榮金屬的董事會成員也曾多次更替。1998年,該企業董事長及副董事長分別為沈大爐、沈大銘,他們都曾在世光實業長期工作,1993年沈大銘進入維京銀鷹。而中榮金屬創辦之初,吳基滔為總經理,2年後即2000年,含沈大爐、沈大銘及吳基滔在內的5位董事會成員,變為了1位執行董事,也就是吳本人。2000年8月,身兼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的他,決定年度財報、收支預算、利潤分配等公司重大事宜。此後,吳基滔申請繼續更換董事會成員,從1位執行董事增加至8人(含7位董事、1位監事)班底,他仍然是中榮金屬的董事長。幾乎是在同時,維京福茂公司代替了維京銀鷹,成了中榮金屬的新股東及出資人。
2009年起經營下滑
  
從上世紀90年代末算起,中榮金屬已在崑山安營紮寨了近16年。據1998年8月的崑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意向協議書,當時崑山市國土管理局將崑山開發區的兵西工業配套區內的3.33萬平方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了中榮金屬公司,出讓地價近500萬元。

  中榮金屬那時的註冊資本為500萬美元,預計總投資1250萬美元,其中設備支出約381.9萬美元,一期廠房的建築面積為8500平方米。不過,到了2001年7月,也就是中榮金屬即將經營滿3年的時候,該公司稱「因維京銀鷹擴大經營,資金周轉困難,為保證投資方的正常運作,申請減資」。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也同意了該減資申請,該公司的投資總額由1250萬美元減至760萬美元,註冊資本由500萬美元減少至380萬美元。直至2008年,該公司的註冊資本才由380萬美元增加至880萬美元。

  在經營初期,該公司定位於生產銷售汽車後視鏡和汽車零配件等五金件的金屬表面處理加工,同時銷售自產品。那時,該公司向有關部門介紹自己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是「進料、前處理,二次處理,烘乾,品檢包裝和成品入庫」,主要原輔材料為聚氯乙烯、硼酸、鎳等,並沒有提及這次粉塵中的所含物質「鋁粉」二字。不過該企業的核心產品還是汽車輪轂,後視鏡的銷售額應不大。

16年的時間,資產從3000多萬元躍至億元的中榮金屬,業績一度猛升,但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較大

  1999年,剛滿1年時間的中榮金屬銷售收入為546.17萬元,凈利潤-1018.83萬元,資產總額為3369萬元、負債1312萬元。2002年,在員工增至260人時,業績明顯提高,收入達2047萬元,凈利也改善至-305萬元。
  2006年和2007年該公司經營效益最佳時期,收入分別為1.738億元、1.5億元,凈利潤近4000萬元、2113萬元,從業人員也在2007年達到了820人之多,中榮金屬對廠區進行擴建的時間段同樣集中於這幾年。但是,金融危機對中榮金屬的打擊相當大。2009年,其訂單大幅下降,收入僅為1942萬元,虧損669萬元。此後雖然逐步上揚,但到了2012年,7926萬元的銷售收入、722萬元的凈利潤與2006年已不可同日而語。

cisco966266 wrote:
跟上次那個違反勞動法...(恕刪)

不知道大大有沒有實際在大陸管過工安的經驗,有的話你應該會知道我再說甚麼,沒有的話你就當作是屁話.不要那麼仇視雇主的言論先出來,我也是個打工仔.台商在大陸尤其是掛法人或負責人的人是高風險職位.
liangwu318 wrote:
不知道大大有沒有實際...(恕刪)

我從小在工廠長大的,生在工廠,長在工廠,父母都是國營工廠工人
工廠也是大概千人規模,廠長每天都會巡視車間。
發生事故工廠不大,工作時粉塵每天積累硬幣厚,怎麼解釋老闆不知情,這個即使沒接觸過工廠的人也不會信啊
你能解釋一下什麼叫法人嗎?
不用爭辯了,就是一句話:拿別人的命不當命!以後大陸的70,80年代生當政,某些群體會很慘。
崑山是省屬直管的

這次事件一出來,不光崑山本地政府、安監倒霉

省里的官員一樣跑不掉

cisco966266 wrote:
我從小在工廠長大的,...(恕刪)</blockquote
辛苦你翻牆來到這個自由的論壇就講一點知識讓你知道吧!所謂的法人在大陸叫做企業責任人.台資企業通常台干一人身兼好幾職,你認為有辦法甚麼東西都管得到與知道嘛?老闆會知道中國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規定嗎?一定都還會請相關的人員協助管理這方面事情.這第一線的人心態就很重要.但在大陸我看到有責任心的就很少.都是看到了缺失我告訴你了你,不整改出事了是你的事的想法.都不會去協調及追蹤後續整改方法,我之前帶的人都是這種心態,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心態上的教育.作安全的是一個道德工作,今天你看到了多一點心去做溝通協調整改,就少一點事故也救了至少一個家庭.我的工廠也是千人以上.小的虛驚事故也有.但重大工傷事故至少我待了5年都沒有,因為我會告訴老闆管生產就要管安全,這是安全生產法的基本要求.你提到國企責任人都是官派,哪個地方政府官員不熟.就算出了事情小打小鬧就處理掉了.廠長到現場看是例行性的工作事項他也是看表面的,你們單位一定有設置安全的管理機構,你不知道罷了.因為是法律規定
青花魚 wrote:
只要一出事,大陸那邊...(恕刪)

禾申言舌 wrote:
這點對岸比臺灣強換成...(恕刪)


對岸這點比台灣強?
那只是因為我們是台商!
如果是本地人,你再看看他是不是脫產完畢吃著高級料理喝著82年紅酒?
人家連脫產都不需要! 懂嗎? 比黑暗!~ 大陸這是台灣的不知道幾倍.
sinat00518 wrote:
對岸這點比台灣強?那...(恕刪)


死70多人,傷200多人的安全事故

哪位本地人能夠安全的吃著高級料理喝著82年紅酒?

有沒有名字說來聽聽

我超想知道以前哪位本地事故責任人面對這樣的特大事故,能夠活到現在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