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168lai wrote:
樓主的比喻與現實狀況...(恕刪)
這個倒未必, 民間公司也不是這麼有效能的, 不要說口才不佳, 無能的高層一樣會有.
但話說回來, 也許這類大家眼中能力不足的高層其實也有存在的價值, 不一定全然沒有作用
minhua0317 wrote:
目前營運企劃部手上有不少進行中的案子
其中一案原本被公司列為優先執行的項目
但進行下去才發現,這個案子難度不低,複雜度也不低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處長卻執意要先完成這個案子
一直跑來跟我說,這個案子一定要先完成,才能進行其他案子
問他為什麼?
他吱吱唔唔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後來才說因為合作案卡住,造成其他公司觀望
minhua0317 wrote:
看到很多大大很認真的回文
個人誠心地跟這些大大道個歉
這篇本來是在閒聊與趣味版
會發在那是因為其實這是個時事題
沒想到很快被管理員移到這裡
會有感而發地發這篇文
是因為覺得很多政策上的紛爭
大家總是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它
但其實 如果用你我身旁的例子
帶入你我身旁的工作環境
拋開政治的眼光,你會很容易發現盲點在哪裡
我也直說了這位處長其實就是在影射經濟部長
當他是文中的處長時
這些回文的認真大大很容易就看出盲點在哪裡
甚至還有位大大很認真地提出了非常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
這都是讓我很感動的,非常謝謝你
但一旦回到經濟部長的角色呢?
好像這些出色的解決辦法就一點都不適用了
解析這件人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但其實,這明明是同一個人不是嗎?
我只是想提出這個觀點
少點政治思考,多點理性思考,其實我們是做得到的不是嗎?
再次跟認真回覆的大大說聲抱歉
謝謝大家

macacafly wrote:
個人也認為應該把小股...(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