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底家 wrote:
看了大大門的建議, ...(恕刪)
這種公司是沒有把ISO的精神發揮出來的公司,ISO並不是需要一堆管理文件人員或是一堆管理人員的制度!
ISO是標準化,把公司可以標準化的東西盡可能的標準化,這些標準化的東西是要有價值或是高成本、高收益的動作、技術、方法、管理概念...等,透過標準化可以讓公司強化已經擁有的技術、管理及文化,並可以透過文件化的方式保存下來,並可以持續不斷的改善、強化!
成本在公司的概念就是不斷的降低,如果ISO執行了後卻成本上升,那就不是一個好的ISO制度!
當然前期的導入成本會高,因為潛在的文化、技術、動作、方法及管理概念都需要化為文字,並且需要讓人理解是有一定難度及需要一定時間的!
現在有太多的公司在導入ISO的時候是找顧問公司拿來別的公司做為模板來修改,推動後認證!接下來就是僵化的執行,純粹為了拿認證而去做ISO!但這不是ISO的目的!
我之前擔任ISO主要內部稽核、控管的管理人員,每年就是要求這個人少的部門替公司簡省成本!
省下來的成本會讓人覺得可怕...提升的效益也是,當然也得要有個懂得這個ISO功用的主管才能奏效!
ymyoshida wrote:
想請問各位有這種相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