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附圖』模具一直裂,請高手指教


小盧 wrote:
工法不對,材質問題,...(恕刪)


熱處理>材質>工法


有可能是冷卻水孔設計不良..距離成品位置有點遠,生產時高溫讓材質很快變硬變脆
你的模具做完後,什麼時間去消除應力,溫度多少,時間多長
如果是以你的照片來看,我覺得是應力集中未消除或著熱處理太硬而裂,你模具熱處理完有測硬度嗎?
很多問題沒有釐清,單看相片不準,還是做金相比較公正避免各說各話
以下是kd61的熱處理事項
熱處理
  淬火:

  第一階段預熱:500~550℃

  第二階段預熱:750~800℃

  吹風冷卻或高壓氣體冷卻等,100~150℃入回火爐。

  回火:

  預熱:300~350℃

  回火加熱:550~680℃

  空氣冷卻到室溫,回火三次。淬火溫度1020~1050度,硬度56~58HRC,熱處理變形小,表面可滲氮氮化處理,使加工出來的產品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深冷處理
  為獲得最高的硬度和尺寸穩定性,模具在淬火后立即深冷-70至-80℃,保持3-4小時,然後在回火處理,經深冷處理的工具或模具硬度比常規熱處理硬度高1-3HRC。形狀複雜及尺寸變化較大的零件,深冷處理有生產開裂的危險

這是dc53


熱處理硬度高于SKD11
高溫(520-530℃) 回火后可達62-63HRC高硬度,在強度和耐磨性
方面DC53超過SKD11。
韌性是SKD11的2倍
DC53的韌性在冷作模具鋼中較為突出,用DC53製造的工具很少出現
裂紋和開裂,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
線切割加工后的殘餘應力較小
經高溫回火減少了殘餘應力,線切割加工后的裂紋和變形得到抑制。
切削性和研磨性超過SKD11
DC53的切削性和研磨性優于SKD11,使用DC53可增加工具模具壽命
和減少加工工序。
臉書蒐尋
CNC 實務與應用
裡面有很多高手,也可以問看看
我請教過我師父, 他說這種鍛造模外面一定要套一件外衣, 然後鍛造模具最好改成圓柱狀, 外衣的直徑要大於原模具直徑的3倍, 外衣的材質使用藍十字或是紅十字皆可, 但也要熱處理過. 這樣的做法是因為鍛造的力量很大, 要由外衣分散力量, 您參考看看吧.如下圖, 小畫家畫的, 比例可能不是很正確
3/13/2014 Thu PM 05:43:41更新

再請教
一、金屬流向會有影響嗎?(該不會每一塊都是延著金屬流向裂開了)

二、台灣的熱處理廠很多,那幾家比較適合做這種模具熱處理?

三、舉重選手比賽時可以舉起 100公斤,但是平常卻無法舉起50公斤 一個小時

有沒有可能?一般的硬度是用在一沖床之類,速度快,瞬間就完成。而目前客戶的產品是屬於慢慢壓的

同樣的施力,作用時間不同,造成較硬的材料受力太久而破裂?

四、要如何證明是設計上的問題?要如何證明是操作上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有證據問題就能解決)
那請放一下相片參考:
何機種
模具固定方式
原料
製程
製造前尺寸及製造後尺寸

這樣才能深入了解,改善問題


Q:三、舉重選手比賽時可以舉起 100公斤,但是平常卻無法舉起50公斤 一個小時

有沒有可能?一般的硬度是用在一沖床之類,速度快,瞬間就完成。而目前客戶的產品是屬於慢慢壓的

同樣的施力,作用時間不同,造成較硬的材料受力太久而破裂?

A:這樣的話就是要韌性(Q性)及作用面平滑,不適一味的追求硬度.

Eigen wrote:
模具一直裂,請高手指...(恕刪)


總覺得是螺絲鎖點太低....中間又是圓型的高壓受力區....就往兩邊撐開了
模具打劣是常有的事

鑄品放歪放斜放不到模型位

重力1受鑄件變形模子肯定劣

跟什麼材質沒有關係

看到很多模具修修補補就知受外力打劣是正常

除非貴家模具摸摸就劣

Eigen wrote:
3/13/2014 ...(恕刪)


不論是瞬間壓還是慢慢壓, 跟製程都沒有太大關聯, 主要是模具如果沒有套一層外衣, 怎麼樣都還是會裂,時間長短而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