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說台灣沒人才? 那每年名校畢業的都是鬼嗎?

好學歷不見得代表好能力

但學歷是篩選人才 最直接的方式 中外皆然

以下是Facebook在北美地區 校園徵才的名單 他們要的人也差不多就這21所學校的等級


Meet us at:
Brown
Cal
Caltech
CMU
Columbia
Cornell
Georgia Tech
Harvard
Illinois
Michigan
MIT
Princeton
Stanford
Texas
UBC
UCLA
UCSD
UPenn
Washington
Waterloo
Wisconsin
學歷會影響第一步爬的高低,間接的影響到後來







bobbycomboy wrote:
看新加坡到台灣是怎麼找人才的?幾乎都是專找技職的科大大四生.

新加坡比較會找人才嗎?我看是台灣企業跟新加坡企業的腦袋間的差異很大.


正解。

美國國務院早年也是都把主力放在招募長春藤名校的畢業生來擔任駐外人員,結果發現問題重重。派去駐外的人不但不能促進與當地政商的關係,反而經常在當地做出讓駐在國反感的行為。

找人資顧問公司進行評估之後發現,駐外人員中處事績效最差的絕大部分是名校畢業的;最好的反而是一般中等州立大學畢業出來的。

這種結果讓國務院官員出乎意料。名校生應該是最優秀的一群,不應該有這種落差。

歸納的結果,一流名校畢業生多半出身好家庭(美國名校的學費不是普通家庭負擔的起的),成長過程百受呵護,也經常是同儕中處在雲端的優越一群。問題是這種優越感卻也導致了這些學生的個性中欠缺人際關係裡最重要為人設身處地著想的同理心。以至於派到國外還習慣以唯我中心的態度處理涉外事務而毫不知變通。

相對的,二、三流中等大學的畢業生學業成績不是頂級的,許多也是出身中產或藍領階級的家庭。但這些學生大多是成長過程中能和同伴玩成一片的普通學生。這些學生很習慣和各階層的人打交道,也因家庭背景的關係能體會中下階層的看法。這種圓融的成長背景反而讓這些學生更能有效的運用手腕融入異國風土人情。


在社會大學,許多時候能用的人才不是光會讀書就培養得出來的。
Maedatsun wrote:
正解。美國國務院早年...(恕刪)

我隨便找的,所以也許是錯的。

The Top Te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dergraduate Programs

窮人也可以讀名校。你可以去查 Stanford 在網上公開年收入$70,000以下免費。我認識能進好私立學校的,往往經過學校補助後比讀公立的還便宜。可以這樣看,好的私立學校主要目的不是要錢,它要的是能幫學校加分的學生。

http://www.dailyfinance.com/2010/08/04/harvard-financial-aid-helps-70-of-students-there/
其實答案很簡單,所學的是否自己真心有興趣有熱忱的專業?!
還是只為了拿名校畢業證書未來好找工作有保障?!
以上就是頂尖的人才和庸才的分別。


bobbycomboy wrote:
名校生只是比較會考試...(恕刪)


按你這説法,你的意思是建中,北一,台南一中之類的學校比較會考試。因爲台大是未進前”考“,而不是進了後才考。如果按這樣推導,那麽建中考上台大的不是人才,考上台科大反而是人才,是吧?

我沒反對你的結論,只是不知道如何由你說的原因解釋

Maedatsun wrote:
(美國名校的學費不是普通家庭負擔的起的),成長過程百受呵護,也經常是同儕中處在雲端的優越一群。問題是這種優越感卻也導致了這些學生的個性中欠缺人際關係裡最重要為人設身處地著想的同理心。以至於派到國外還習慣以唯我中心的態度處理涉外事務而毫不知變通。

相對的,二、三流中等大學的畢業生學業成績不是頂級的,許多也是出身中產或藍領階級的家庭。但這些學生大多是成長過程中能和同伴玩成一片的普通學生。這些學生很習慣和各階層的人打交道


台灣很多讀貴族學校出來的也有這種症頭,
而且他們心裡看不起中下階層的人,當然他們表面上不會承認,
深入了解會發現他們往來的都是同一階層的人,思想觀念都類似,
最後他們會認為跟他們不同的都是不好不正常的。
心理及態度上展現出優越感,但表現出來的工作能力卻沒有比別人強,得不到同事上級的認同,
除非在家族事業,否則在公平競爭的台灣職場不容易生存。
台灣的老闆也越來越不想用高薪找這種背景的人了。



Mainline Pocket wrote:
按你這説法,你的意思是建中,北一,台南一中之類的學校比較會考試。因爲台大是未進前”考“,而不是進了後才考。如果按這樣推導,那麽建中考上台大的不是人才,考上台科大反而是人才,是吧?

我沒反對你的結論,只是不知道如何由你說的原因解釋...(恕刪)


會考試有會考試的用法,如讀書的細度較高,考試的錯誤率較低,這跟我論點中的人才的問題沒太大關係

我論點中討論的是人才問題,人才不一定只出在名校生,也不會是多數.

我舉新加坡到台招才的例子多數找的都是科大生為主,這是現在進行中的事,並沒說台大生就不是人才,

探討的是新加坡企業與台企取才間的差異,至於名校生是否都是人才?這是這樓討論中的主軸,有人認為名校都是人才,如果是如此為何新加坡企業不到名校取才?薪水三倍誘因不小.

可見所謂的人才並不只是會考試,還包含其他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新加波企業發現台灣科大生所俱備的特點,也許正符合他們需求.

新加坡企業有沒到台大及其他名校取才過?當然有,但這些人可能被認為根本不是他們所要的人才,然近5~10年中台灣流失到新加坡的人才主力是科大生,而且還專找大四生.

這裡部份人認為名校就是人才,也認為台灣企業同時認為名校是人才,但事實上呢?很值得探討.
人才與人力不同

不管什麼學校畢業出來的都是人力
經過一段時間考驗過關獲得大家認同
那就是人才

所以你要證明你是人才很簡單
請獵人頭幫你找工作
看看你自己的身價是多少就知道了

但坦白說
大部分人都只是人力而已 隨時可換
真正的人才是非常少的

Mainline Pocket wrote:
學歷會影響第一步爬的...(恕刪)


你要不要拿Apple的徵人條件來比?
知道為何Apple會贏了吧?

用學歷來衡量的話
Steve Jobs不是人才,永不得翻身。

對於那些畢業好幾年
還把學校名掛在嘴上來比的人
我給的評價都不高的。

畢業後都沒什麼可説的成就嘛?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