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該回台還是要硬撐?


freebug_007 wrote:
你真了解!這裡人真的...(恕刪)



真得嗎? 我還對新加坡有無限美好的想像,
只可惜新加坡沒缺我們這種專業的人(LED EXITAXY), 也可說新加坡沒有這項產業(學術單位也許有)

至於大陸, 我是有待過幾年 , 老實說沒你想像中的好.
那個環境更無聊, 更糟, 人更沒禮貌.......
不過你說, 還是台灣好 , 這點非常贊同.
我和我老婆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工作的台灣人,確實講到新加坡也是跟這邊的本地人一樣,自大又沒本事,個個想做無本生意,需多退貨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賣不出去",這些原因也是他們當地認為理所當然的。不是要挑起國情之戰,確實台灣真的是美麗的寶島。所以我們也是在計畫著是否回去故鄉了。
freebug_007 wrote:
我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單身台灣人34歲,在一家有未來性跨國公司上班年薪150W+,來了半年卻有點受不了這裡的無聊寂寞.

在台灣有房有車有朋友家人,為了前途感覺犧牲了好多,也付出感情寂寞的代價,感覺在這會繼續單身下去...

是不是要回台灣接受低薪還是要硬撐...加上過一陣子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聽說現在很難拿)

好猶豫...

年薪NT$150萬,以24:1來算, 約SG$62500, 月薪5200,再扣除所得稅,
可支配所得約4500. 以你的薪資來看,職位普通,應該是要自理住房與交通.

舉例來說,我在City SQ residence(Farrer Park MRT旁)
的1-room suite月租可得3200元.

麥當勞隨便一個餐也要6元, 上私人醫院看一次專科,也是100元起跳.
我在Raffles Hospital 拔一顆智齒要價700多元.
照一次腹部超音波要200元.
除非你與人分租HDB flat,否則你的可支配所得不會很多,應該也存不到什麼錢.

因為中國人近10年來多了,犯罪/賣淫/色情行樣...新加坡人歧視的對像是中國人.
英語不靈光的台灣人就苦了,常被誤認為是中國人.

我在新加坡10年,住過Beach Road上Plaza Parkroyal Hotel後面的service
apartment與middle road/Bencoolen St交叉口的sunshine plaza,全是公司買單.
孩子的教育與醫藥開支也全都是公司買單.
而新加坡與香港一樣,所得稅低到嚇人,是全亞洲最低的兩個地方,所以可支配所得高.

這10年之中,我在新加坡貸款投資兩個物業,city sq residences的3房單位,
2004才賣78萬, 一個1房單位58萬. 現在這兩處的市價約在160萬/80萬左右,
月租金扣除稅捐與仲介費,總共可收到7500-8000元.

對於薪資高的白領或是各國有錢人來說,新加坡與香港是最好掙錢的地方.
這兩個地方是最不講 "台灣式的公平正義",沒有遺產稅,資本利得稅,透明度高,所得稅低...
所有規章制度完全是為有錢人所設計與打造,所以全球的大型企業都在這裡設亞洲總部.
有錢人也都把財產搬過來這裡.

早期我剛去時,連employment pass都不用辦,我與其它六人從香港調往新加坡,
當時有個PR on arrival的方案,在港的新加坡領事館收齊證件,
轉到ICA處理,一落地隔天就去找一家醫院抽血驗HIV/照X光驗肺結核,
一拿到報告就可去Lavendar MRT旁的ICA去領blue IC.

如果抱著長期發展的想法,那麼你應該想法子拿PR.
一來可加入CPF,增加收入, 二來你才有轉換僱主的權利.

沒有PR在手,一但公司解僱你, 你在1個月內必須離境,最多可展延至三個月.
employment pass是與雇主綁定的,一但被解僱, employment pass就失效.
就算找到新僱主,也需要由新僱主重辦一次.
沒有PR的話, 能不能留在新加坡發展是取決於你的僱主,由不得你個人.

以前申請PR不用等繳過稅, 只要公司開具所得證明就可以.
約2009時,我有一位澳洲同事剛到一個月就去申請,也獲批准.

當然,PAP在上屆大選挫敗,輸掉一整個GRC,紓緩人民的不滿,現在或許收緊很多.

新加坡公務員的行政裁量權很大,許多申請是沒有明文規定資格,被駁回也不會說明理由.
PR與公民申請就是其中兩項.

我以前在NTU進修時有一個在ICA當中階主管的同學,他說一般來講是看學歷與收入,
他說得很直白, ICA不是專業機構,不了解各行各業的種種職位.
是不是真的人才,直接看公司規模,學歷與薪資所得最快也最准.

如果被連續拒絕兩次,那麼日後被批准的機率也極低. 參考看看.




青蛙騎士 wrote:
我和我老婆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工作的台灣人,確實講到新加坡也是跟這邊的本地人一樣,自大又沒本事,個個想做無本生意,需多退貨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賣不出去",這些原因也是他們當地認為理所當然的。不是要挑起國情之戰,確實台灣真的是美麗的寶島。所以我們也是在計畫著是否回去故鄉了。

我以前也經常去KL,有許多銀行客戶.

KL的華人以廣東話為主.
最難搞的客戶全是華資銀行,May bank, Public Bank, Hong Leong bank,AM Bank...
最好處理的都是馬來人的國有銀行,馬來人都很隨便,說什麼都好,什麼都可以
不會問東問西,不太會投訴.

許多台灣人一輩子在台灣住,不知道台灣的好.
光是醫療一項,就差很多.

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都一樣.
公立醫院排上幾個月也看不到專科醫生,私立醫院給不起錢.
一個小手術在公立醫院可以排上一年, 沒錢的當地人真的很苦.
Katong wrote:
對於薪資高的白領或是各國有錢人來說,新加坡與香港是最好掙錢的地方.
這兩個地方是最不講 "台灣式的公平正義",沒有遺產稅,資本利得稅,透明度高,所得稅低...
所有規章制度完全是為有錢人所設計與打造,所以全球的大型企業都在這裡設亞洲總部.
有錢人也都把財產搬過來這裡.,...(恕刪)


同意K大所說的。對於香港、新加坡這種小地方,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而這就是他們吸引人才的方式。

新加坡工作方便,通勤時間短,海水浴場近,東西好吃,周末可以東南亞到處玩。依照自己之前的經驗,新加坡其實可以住得很舒服、滋潤。

嫌地方小? 新加坡大把透天可以住。

當地女孩子不合胃口? 新加坡各國的女孩都有,只要你有辦法。

公立醫院難排隊? 你怎麼不去看私人醫院? 私人醫院貴? 這是應該的,你的公司應該要提供保險。

新加坡日常生活舒服、出國遊玩方便、夜生活也多彩多姿,但是樣樣都花錢。

對於單身年輕人來說可能稍微太家庭了一點(這幾年有進步),但是有小孩後覺得新加坡實在不錯。



Kanyil wrote:
嫌地方小? 新加坡大把透天可以住。

那一些稱為semi-detached (排屋)與terraced house(洋房)
說得是很容易, 隨便差的地段也要幾百萬新元一戶.
Bukit Tima ,Mountbetan road,Clementi...這些地方可以上到500萬,近千萬新元一戶.
身家沒有幾億元,是沒資格看這些房子的.

80%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蓋的HDB flat/Executive Condo,
能住上private condo算是少數了.
能擁有排屋或洋房,更是極少數,算是人中之龍了.
想必Kanyil大必然不是等閒之輩.

不過,排屋與洋房是landed property, 不是有錢就可以買.
非公民的外國人與PR要事先得到SLA的書面許可,才可以買.
Katong wrote:
那一些稱為semi-detached (排屋)與terraced house(洋房)
說得是很容易, 隨便差的地段也要幾百萬新元一戶.
Bukit Tima ,Mountbetan road,Clementi...這些地方可以上到500萬,近千萬新元一戶.
身家沒有幾億元,是沒資格看這些房子的.
...(恕刪)


要說這些,您怎麼不提Sentosa Cove裡的GCB? 我還真有朋友住那裏。

透天雖然買起來很貴,但是還是有公司租的起當員工宿舍的。要送我很歡迎(我可買不起),但是鳥語花香猴子爬也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喜歡,我年輕時有一陣子住Tanjong Pagar,求的就是上下班、出去玩方便,出差門一鎖什麼都不擔心。

不是來比3/6/90CM的,新加坡有這些選擇,重點是自己有沒有條件。

回到台灣後會不會開始嫌工作難找、薪水太低、資方壓榨...等等

freebug_007 wrote:
我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單...(恕刪)
小弟的公司最近在評估要把小弟派駐到SG上班。
小弟的條件是要全家一起過去,老婆+兩個小孩(一個11歲,一個8歲)。
派駐過去後老婆可能會沒工作因為她的公司無法transfer 她到新加坡上班而兩個小孩需要念小學。

想請問版上的大大們,小弟這樣的條件,要如何跟公司談offer,而每個月在新加坡的開銷又是如何呢?
julian177 wrote:
小弟的公司最近在評估要把小弟派駐到SG上班。
小弟的條件是要全家一起過去,老婆+兩個小孩(一個11歲,一個8歲)。
派駐過去後老婆可能會沒工作因為她的公司無法transfer 她到新加坡上班而兩個小孩需要念小學。
想請問版上的大大們,小弟這樣的條件,要如何跟公司談offer,而每個月在新加坡的開銷又是如何呢?

小弟居住在新加坡十多年.
上屆的大選執政黨輸了一整個集選區,其後兩次獨立選區的補選,也敗北.
呼應人民排外的情緒,與永久居民的審批收緊了很多.

如果你抱著移民為主要目的,你最好三思.
你與家人(受撫養人數3人)共計4人.
如果你不是受僱於知名跨國大企業,領相當高的薪資,你獲批永久居民(PR)的機會相當低.
通常申請了2次不獲批的話,除非職業與收入有顯著的提升,否則日後獲准的機率也極低.

許多人住了若干年後,還是被迫回台灣去.
因為沒有PR,一但沒了工作隨時就要離境,根本沒有規劃長期未來的可能.

特別是你有兩個在學的小孩,一來語言適應會有問題,以及承受環境壓力.
二來要找學校讀也不容易,除非你的孩子已經達到英與聽說寫流利,否則100%要降1-2級才能入學.
三來;就算找到學校讀,也是公民與永久居民都不讀的學校才輪得到你.
可以上www.moe.gov.sg查找一下入學規定

有可能待上幾年,一直拿不到PR,最後還是要回台灣,孩子又要重新回到台灣的教育體制.
如果薪資待遇普普,存不到錢,會是個全盤皆輸的局面.

如果你的級數很高,有資格要到好價錢,那麼除了薪資以外,
你要注意的是住房與醫療.
新加坡的私人公寓都有個名稱,以名稱來識別居住地,而不是地址.
https://www.ura.gov.sg/realEstateIIWeb/resiRental/search.action
你可以查查租金水平.
如果你的雇主不包住,你可能就要和80%以上的新加坡人一起住在租來的國宅(HDB flat),
國宅水平如何,我就不多說了,我個人也從沒住過,但是;不是很優就是了.

至於醫療,可以參考一下這一家私人醫院,算是有代表性.
在新加坡醫療費這一塊是可大可小的費用,如果你的雇主沒有100%兜底買單,
你可要三思. http://www.rafflesmedicalgroup.com/

大眾交通費用方面,你可以參考一下www.smrt.com.sg,它有營運地鐵與公車.

如果你的級數更高一點,有購車的財力,那麼可上www.lta.gov.sg去看看coe(擁車證)的價格.

你也可以上新加坡的麥當勞/肯德基網頁去看價錢,了解一下基本外食的費用.

所得稅務方面,可以去www.iras.gov.sg看看

還有,新加坡人和香港人一樣,普遍歧視中國人,原因我就不多說了.
英語不流利的台灣人,很容易被誤認,有很大的機會在各種場合吃新加坡人的排頭.

總的來說,以我個人的經驗與主觀看法,新加坡是很適合高薪的人來賺錢.
所得稅低到嚇人,住房與醫療也公司兜底買單,可支配所得很高.
公司規模大,個人薪資高,要申請永久居民也是易如反掌.

反之,收入普普的話,一切就完全不一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