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同等實力在國外薪水有比較高嗎

先不考量 PPP

一樣的白領工作,
美國薪資約台灣的2倍
西歐是台灣的2.5倍以上
韓國是台灣的1.5~1.8倍
日本是台灣的3倍

但是如果比的是基層服務相關工作
那差距可是非常大
我認為專業人士或許還沒差得太離譜
但是最下方的基礎薪資, 台灣已經不知掉到地底下幾層

工作一樣在台灣不加班領三萬二來美國一個月就十二萬~做的事還比較輕鬆
但十二萬在美國應該算低薪吧= =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如果你能在非洲原始森...(恕刪)


你去非洲原始森林修電腦絕對餓死
人家連房子車子都沒有,電腦?網路?
這比喻真沒有實質效益
買三星?如果你還認為你是台灣人,就不應該將台灣人的尊嚴踩踏在地上,如果你還是要,那請搬家吧...台灣並不適合您居住。
caculus2 wrote:
美國物價是台灣的兩三倍!!???
不要再講十年前的事了
除了稅, 汽油, 電費, 車票, 和外食比較貴以外其他跟台灣比是差不了多少


你舉的這幾樣東西,比你提出的電器與汽車差異,反而更傷一般人的荷包。

汽油,車票,電費與食物都是民生必需品,所以當這些東西價位變高,更容易慢慢累積更高的生活費。

例如: 你可以不買Lexus,但是你一定要開車。 除了紐約與部分的大城市,美國幾乎沒有地方有足夠的公共交通設施,所以沒車幾乎等於沒腳。

電費也是一樣,你可以不買蘋果產品,但是你一定會用到電。 電費上漲的影響遠比蘋果產品的價位來得高。


再者,美國收入高低也是要看地方,要看職業。 有些州真的是萬稅萬稅萬萬稅。

沒錯,美國的確給較高的收入,但是相對各式各樣的稅金也比較高,這是很重要的差異之一。
光是國家與州所科徵的所得稅,證券交易所得稅,土地稅,與房屋稅就可以剝你一層皮了。
不說別的,光是證券交易所得稅,最高就可以達到44%...
如果再扣去每個月的健康保險,牙科保險,眼科保險,又可以再減一些收入。

2011年起,加州對於『多重收入』的家庭也開始變相加稅,更同時減少生育小孩的減稅額。
就連基本的小孩保姆費,學費也遠高於台灣,這裡還沒談到一流大學以上的學費。
比方說,在2004年時,紐約一年的保姆費可以超過三萬美金(約九十萬台幣)。

教育費用也是驚人。 一流大學,例如MIT,史丹佛與哈佛,一學期學費也是百萬台幣起跳,其中還不包含生活費與學雜費。 相對的,台大,清大,交大,成大需要那麼高的學費嗎? 重點是,不要小看台灣與大陸的一流大學,許多學生的程度不輸美國一流大學的學生。

高中? 首先,美國的私立高中一般都比公立學校好,所以學費也是貴。 再者,如果想要進入一流大學,每逢寒暑假就要開始補習,夏令營/冬令營,學習樂器,參加學校運動,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 然而這些活動都要錢... 不說別的,光是開車送小孩到這些地方的油錢就相當驚人了。


美國房價也不見得有多友善。 大城市內的好學區房價也幾乎都是天價。 光是北加州Stanford大學附近的Palo Alto學區就是百萬美金起跳。 如果擠到Old Palo Alto,那也是以美金三百萬(約台幣九千萬)起跳,然而重點是,Old Palo Alto內的三百萬房是倒數第二爛的房子...

差一絲絲的區,例如Cupertino,看起來比較新的房子也是以兩百萬(約台幣六千萬)起跳。 很多一百多萬美金(約三千~四千多萬)的老房子都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

不買房子? 也可以。 好學區的租屋價格也是天價。 Cuptertino的單人房月租可以超過$1700美金(約五萬一台幣),雙人房可以超過$2000(約六萬台幣),一間房子的月租可以輕易的超過$3000(約九萬台幣)。

加上近幾年來,美國也開始有莫名的仇富情節,所以obama政府對於一家人總收入達到美國2%的人,通通要再加稅。 問題是,在2010年,年薪十三萬多就可以達到美國top 1%的位置。 在矽谷灣區,夫妻兩人的總收入要超過十萬美金並不難,但是也相對的達到加稅門檻...

所以Warren Buffett才會跑出來呼籲obama政府不要亂加富人稅。 Buffett之前提出的富人稅是針對年薪百萬美金的富人,而不是一般十幾萬美金的普通家庭。

但是,你知道的,obama政府為了要養一大堆一家三代都沒工作的選票群,在美國擁有正當工作的人就必需要被加重稅。


所以囉,所以就算夫妻兩人年薪超過十萬美金,如果有房有車,所賺的錢若不是被苛稅,就是存入孩子的教育基金,再不然就是償還房貸... 能夠真的存下來的錢也是相當有限的。







至於車價,台灣有進口關稅,外加不肖商人額外加價(笑),所以價格高是必然的。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必须看你处在什么位子,在台湾原则上是不会比美国多的,但是在大陆很难说。我以前在矽谷,最多也就六万多一年。但到了中国,一个有外语能力,又有基本能力的人,一定位在金字塔的中上,由于金字塔很大,随便也超过台湾,甚至也会超过美国,中高主管的待遇,不会太差的。以本地人来说,有很多外水也很正常,君不见"奔驰宝马德国来,北京上海随便开",怎么可能都就我们想像上的那点薪水。

台湾年轻人,该出国看看,哪里都好,闯荡几年后再回去也行,就是不要待在家里不出来,台湾太多台巴子(土包子)了,更糟的是,还自我感觉良好。

cintiq18s wrote:
工作一樣在台灣不加班...(恕刪)

十二萬$4000,年薪5萬,差不多是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了,沒記錯的話中位數應該是6萬不到
你說的很多是不完全正確的。擧下列2個例子

Molonlabe wrote:
不說別的,光是證券交易所得稅,最高就可以達到44%...
。...(恕刪)


美國並無證券交易所得稅這東西,這個你需要了解遊戲規則。


Molonlabe wrote:
大笑 重點是,不要小看台灣與大陸的一流大學,許多學生的程度不輸美國一流大學的學生
。...(恕刪)


也許資質相同,但是因制度上的問題,程度絕對不同。重點在於美國讓學生往前跑。一樣是臺灣高中畢業,到美國一綫的學校有人可以4年拿到碩士。5年拿到不意外。另外需考慮的是美國高中就讓學生往前跑了。真正能上一綫大學的,高中微機分就修完了。他們沒分甲乙組,最好的學校往往入學時不分科系。所以即使是乙組數學也是要跟甲組一樣強。

人生不是一切為財富。如果你喜歡玩,其實不用花很多錢的。
我爸是一間塑膠廠的營業經理
他在歐洲的客戶職位跟他相當
但薪水多三倍

可是他跟我爸說
他們的賦稅高 有人可能一半上至更多的薪水都拿去繳稅
而且他們的生活成本相當高
其實並不會比我們好過多少

台灣薪水的確不高
但講真的
22K在台灣只是讓人過得辛苦
並不會說真的過不下去
可是日本 韓國
22K基本上是根本過不下去的

所以比薪水的同時
也要把生活成本一起加進去才公平
150塊台幣 就算在台北 都能吃到不錯的一餐
但去西方國家等等物價水平高的地方
150塊台幣連像樣的一餐都很找不到

Molonlabe wrote:
你舉的這幾樣東西,比你提出的電器與汽車差異,反而更傷一般人的荷包。

汽油,車票,電費與食物都是民生必需品,所以當這些東西價位變高,更容易慢慢累積更高的生活費。

例如: 你可以不買Lexus,但是你一定要開車。 除了紐約與部分的大城市,美國幾乎沒有地方有足夠的公共交通設施,所以沒車幾乎等於沒腳。

電費也是一樣,你可以不買蘋果產品,但是你一定會用到電。 電費上漲的影響遠比蘋果產品的價位來得高。


再者,美國收入高低也是要看地方,要看職業。 有些州真的是萬稅萬稅萬萬稅。

沒錯,美國的確給較高的收入,但是相對各式各樣的稅金也比較高,這是很重要的差異之一。
光是國家與州所科徵的所得稅,證券交易所得稅,土地稅,與房屋稅就可以剝你一層皮了。
不說別的,光是證券交易所得稅,最高就可以達到44%...
如果再扣去每個月的健康保險,牙科保險,眼科保險,又可以再減一些收入。

2011年起,加州對於『多重收入』的家庭也開始變相加稅,更同時減少生育小孩的減稅額。
就連基本的小孩保姆費,學費也遠高於台灣,這裡還沒談到一流大學以上的學費。
比方說,在2004年時,紐約一年的保姆費可以超過三萬美金(約九十萬台幣)。

教育費用也是驚人。 一流大學,例如MIT,史丹佛與哈佛,一學期學費也是百萬台幣起跳,其中還不包含生活費與學雜費。 相對的,台大,清大,交大,成大需要那麼高的學費嗎? 大笑 重點是,不要小看台灣與大陸的一流大學,許多學生的程度不輸美國一流大學的學生。

高中? 首先,美國的私立高中一般都比公立學校好,所以學費也是貴。 再者,如果想要進入一流大學,每逢寒暑假就要開始補習,夏令營/冬令營,學習樂器,參加學校運動,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 然而這些活動都要錢... 不說別的,光是開車送小孩到這些地方的油錢就相當驚人了。


美國房價也不見得有多友善。 大城市內的好學區房價也幾乎都是天價。 光是北加州Stanford大學附近的Palo Alto學區就是百萬美金起跳。 如果擠到Old Palo Alto,那也是以美金三百萬(約台幣九千萬)起跳,然而重點是,Old Palo Alto內的三百萬房是倒數第二爛的房子...

差一絲絲的區,例如Cupertino,看起來比較新的房子也是以兩百萬(約台幣六千萬)起跳。 很多一百多萬美金(約三千~四千多萬)的老房子都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

不買房子? 也可以。 好學區的租屋價格也是天價。 Cuptertino的單人房月租可以超過$1700美金(約五萬一台幣),雙人房可以超過$2000(約六萬台幣),一間房子的月租可以輕易的超過$3000(約九萬台幣)。

加上近幾年來,美國也開始有莫名的仇富情節,所以obama政府對於一家人總收入達到美國2%的人,通通要再加稅。 問題是,在2010年,年薪十三萬多就可以達到美國top 1%的位置。 在矽谷灣區,夫妻兩人的總收入要超過十萬美金並不難,但是也相對的達到加稅門檻...

所以Warren Buffett才會跑出來呼籲obama政府不要亂加富人稅。 Buffett之前提出的富人稅是針對年薪百萬美金的富人,而不是一般十幾萬美金的普通家庭。

但是,你知道的,obama政府為了要養一大堆一家三代都沒工作的選票群,在美國擁有正當工作的人就必需要被加重稅。 大笑大笑大笑


所以囉,所以就算夫妻兩人年薪超過十萬美金,如果有房有車,所賺的錢若不是被苛稅,就是存入孩子的教育基金,再不然就是償還房貸... 能夠真的存下來的錢也是相當有限的。







至於車價,台灣有進口關稅,外加不肖商人額外加價(笑),所以價格高是必然的。


你認真的嗎 haha

講的很好。非常好。但講這麼多,不信者還是繼續圈圈叉叉。因為很多人要的不是真像,只是想罵罵出氣罷了。

caculus2 wrote:
美國物價是台灣的兩三...(恕刪)


來來來 ~ 歡迎您來北美生活看看

看看是哪裡生活開銷大 ...

您所舉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還沒看到其它開銷勒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