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en wrote:這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恕刪) 這個數據是跟去年相比的,還記得嗎?去年是有史以來衰退最多的所以今年成長這麼多其實也沒有什麼啊如果明年的同期還是成長這麼多的話,在來發這文可能比較合理。當然啦,臺灣老闆你想要他調薪,很難
moben wrote:這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恕刪) 當你問這麼"有水準"的問題的時候就代表 = =! 你還能保有工作真的是該求神拜佛了.....還奢望加薪 = =!那麼那些 真正有實力但是被錯殺的人才不就該跳河了
ambitious wrote:GDP到12.53%是數據上的上漲, 但台灣的內需並無增加, 相對性的不斷減少 錯了, 這兩季GDP成長破10, 內需貢獻度都很高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6314x112010082000126,00.html第一季GDP年成長率達一三.七一%,其中一一.九三%是內需貢獻,外需只有一.七九%;第二季繼續維持內需帶動的力道,一二.五三%的成長率裡,內需佔八.○一%、外需佔四.五二%
changchien1 wrote:加上現在幾乎都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恕刪) 生產的過程通常扮隨著環境的污染,大家希望勞力密集、高污染的產業回來台灣嗎?大家還是多充實自己,走研發、設計、創意的方向,通常不僅薪資比較高,也比較不容易被取代。如果你的工作是大陸廉價勞工做得來的,實在不能怪老板把工作送去大陸。
01newbie wrote:生產的過程通常扮隨著...(恕刪) 我的看法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台大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研發、設計、創意的能力能爭取高薪,誰會願意去領那兩萬二難道在台灣,沒有研發、設計、創意能力的人就不能討口飯吃嗎能有研發、設計、創意能力的人,他能領高薪,我們當然祝福他,羨慕他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並沒有這能力,只求一份能求溫飽的薪水難道我們就該捨棄他們?
changchien1 wrote:我的看法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台大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研發、設計、創意的能力能爭取高薪,誰會願意去領那兩萬二...(恕刪) 依據人力資源的金字塔理論,最底層的勞工是人數最多的,最上層的高階管理者是最少的。沒辦法要求大部份的勞工都轉型成技術工程師或是低階管理者,但是應該可以提升勞工的技術水平,向日本、德國的高技術勞工邁進。這時候作業規範或標準作業流程就很重要,轉型成高精密工業或高品質工業或許是一條出路。但是,企業的成本是會增加的,在品質比不上日、德,價錢比不上韓、中,還沒轉型成功,可能就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