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c328 wrote:
要錢多
1.你花時間(加班)做比人家多的事
2.同樣時間,你更有效率做更多事
一群人..人家不用加班..你每天加班..你本身要檢討
現在人讀書讀到碩士25歲..怎麼讀書..研究很清楚
讀那麼多書,應該是所學貢獻時..要把你學得分享出來..不是老闆..
給大家進修..那對外國人有用
對台灣人進步不大
你"苦學"的精神我是很佩服的

其實有一件事我很想說(但之前一直沒說)
非本科系畢業的人想找資訊類的工作,有那麼難嗎?
Pan.tc328 wrote:
第一份工作找2年..用拜託方式得來
老闆用我理由..軍官退伍,有責任感,能把工作完成
話說我也是非資訊科系畢業的人
沒經驗的本科系學生 VS 沒經驗的非本科系學生
後者的劣勢在哪裡?要怎麼扭轉它?
我去參加了500小時的職業訓練班
500小時換算下來大約就是3~4個月的課程
就連這種訓練班教的其實也很淺
要學的項目:程式語言、資料庫、網路都有教一些皮毛
這種訓練班後期會有專題製作的課程
老師會說:好好做,以後你們找工作時可以秀給公司看
是的!這實在太有道理了
不過我找工作時不是秀這個專題製作所做的作業
因為我更貪心,我自己另外做了一個規模更大一些的作品
等我debug的差不多、至少面試不會漏氣時,再丟履歷表
所以情勢被我翻轉成:
沒作品的本科系學生 VS 有作品的非本科系學生
靠著這招,我丟履歷表時
很多大大小小公司都對我有興趣,所以是我在挑公司
那時資訊新鮮人的我,當然薪水也不怎麼樣,但有30K以上就是了
我年輕時也不是忠誠度很高的員工
對我而言,工作不難找,不滿意換一家就是了
前幾份工作,我也都是抱著拼命加班學東西的想法
例如我曾進去某個公司,這公司正在做ERP
ERP這案子的成員大概是十幾人至二十人的規模
裡面也不乏從別的公司挖角過來的程式高手
錄用我的原因是看中我有商學院背景,他們想要這樣的程式人員
隨著deadline接近、甚至過期結不了案
這個案子的所有成員每天都要加班
管你技術再怎麼好,結不了案大家就通通一起加班
粗估這案子,每多拖一個月,公司大概要燒200萬元的錢
我受不了離開的時候,這案子delay了半年
後續聽來的消息似乎是delay了一年多,才勉強close掉
還好公司財大氣粗,區區虧個2千多萬還算小意思
(2千多萬是指因為delay了一年多,所以"額外"增加的成本
但若是連原本預計就要花的成本也一起算進來,粗估有6千萬吧)
這案子各式各樣文件都有做,例如需求規格、系統分析設計、測試報告...
但這種規模的系統,只想靠技術來克服,而不找軟體工程高手,還是慘啊!
我只能說,當人在"瞎忙"的時候
的確是有學到一些東西,但學的就是不快
這種會瞎忙的工作做了幾份後
我認識到一件事:老是加班其實是壓縮自己學東西的時間
尤其當我接觸軟體工程這一領域後,我需要更多時間來理解這東西
所以我改變策略,要求自己工作準時下班
能準時下班,好處很多
例如我有時間去天瓏書局逛逛、有時間和女朋友約會...等等
準時下班不但不減損我的競爭力,反而讓我更有競爭力
這個信念,不只我這麼做,我帶人也是如此
沒錯,有些人不愛唸書、但也有些是愛唸書的人
帶到喜歡唸書的人,他工作上有問題時
我只需要指點他方向、告訴他可以去看什麼書、找什麼資料
他就能在工作上把問題解決,然後一步步承擔更多的事情
誰說進修這方法對台灣人沒用呢?
至於不愛唸書的人,他能承擔的事情就原地踏步
如果他愛八卦,我就讓他去其它部門八卦一番也無所謂
他只要不影響我交派他的工作就行了
時代背景不同,你不認同我們沒關係,因為我們也不需要認同你,就只是這個道理。
你這樣公開批評年輕人,真的無法讓人相信你真的有比我們好,是不是?
2.每個人都是很好的問題發現者,但接下來呢? 是想辦法解決目前困境,還是繼續活在負面的批判不滿的情緒中。面對問題的不一樣解決方法和態度,自然高下也就會分出。
3.在職場中,不論老/中/輕各年齡層的員工都可看到,發現問題後,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各種態度和方法,不同的態度和方法,也造就不同的結果。
4.在職場上,發現問題是基本能力,可貴的是提出可行的方法解決問題。
5.的確目前年輕人面臨許多中高年齡層以前沒遇過的問題,
我想中高年齡層的人可能無法可以幫你們什麼或義務幫你們(自私的說)。
6.時勢造英雄,充滿創意的年輕族群,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面對這樣的處境,有沒有改善或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停留在發現問題階段,讓負面能量持續增強。(比如增強能力求得更好的薪資,或到國外賺高薪...........)
7.批評抱怨,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困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