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為什麼偏偏你不行


gpc5471 wrote:
前幾天呢在FB社團...(恕刪)


我跟你不一樣, 我沒有像你一樣平庸過, 我一直以來都是優秀的, 從唸書, 上班到自行創業. 別鄉愿的以為大家都跟你一樣. 不過, 你雖然是屬於那99%的人類, 但是只要努力總有生活改善的一天...., 只是不要妄想要追上那1%的人. 這樣, 人生就會快樂一點了, 就像我從來不會妄想我有一天會變成庫克, 再努力都不可能. 加油吧!
gpc5471 wrote:
 台灣廣設大學科系...(恕刪)


看了這系列文章許久...也跳出來被炮一下好了,
首先, 關於廣設大學 / 科系, 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觀念應該影響了不少人, 人人都想成為大學生,
然而這個社會需要這麼多大學學歷的人嗎? 但我想說的是, 政府並沒有逼著人民去讀大學, 也沒有逼著人民選特定科系, 這都是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一般說來, 高中畢業生都在18歲左右, 應該已經可以獨立思考了(註. 不是也有聲音要檢討投票年齡要下修到18歲, 就因為認為18歲已經可以獨立思考了)
一般大學並不是唯一的道路. 依然可以選擇從軍 or 學習專業技術(水電土木...etc), 如以月收入作為標準, 這些工作也有一定水準
我也認同貧窮會世襲, 我相信也會越來越嚴重, 特別是多"元"入學..但我不認為這僅僅是政府的問題.政府"基本上"是人民選出來的, 為何人民不用負擔部分責任? 當政府嘗試引進投資機會, 又是誰跳出來擋的? 當然, 你我可以繼續在這邊怨天怨地怨政府, 但事情依然在那裏沒有解決. 我仍然相信每個家庭都有機會改變貧窮世襲的問題(也許需要不只一代人的時間)
基本上蠻認同K大的想法, 真的覺得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而且他的文中並沒有提到沒考到好學校就等死, 或許可以解釋為在人生的賽跑中的某次排名賽沒跑好, 在下一階段起步位置較差.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再度趕上, 例如, 大學沒考好還有碩士班可以洗學歷.
高中求學時期, 家境狀況也是頗不好, 父親上班公司倒閉(被積欠薪水與退休金), 母親初期要靠家庭代工,後來去小公司當作業員, 大哥為了補貼家用簽了3年半的官預, 姊姊大學學費只能讀夜間部再靠自己半工半讀解決, 沒跟家裡拿錢, 整個家庭資源集中給我, 但即便如此, 在那時我每天多少也要花些時間幫忙做家庭代工, 所以我很清楚知道家裡沒辦法支持我念私立大學, 所以常常是唸書唸到半夜, 為防止沒考到公立大學, 當時也報考了軍校聯招與警大, 所幸撈到一個公立大學, 為了有更好的薪資, 大三到大四時跟著一群同學準備研究所, 常常一群人泡在讀書館, 平日唸到半夜, 假日就念整天, 不敢出去玩, 也運氣很好的撈到一個不錯的公立研究所,
至於就業, 只能說..園區那時基本起薪碩士42k, 據我所知, 現在應該落在45-50k之間, 台灣機會雖然減少, 但仍然有一些機會. 就算台灣沒有, 政府並沒有限制人民工作自由, 為何不能到海外工作? 我很想知道一些在抱怨的人是否曾經有付出類似的努力.
對了, 不要炮我是資方, 我只是小小打工仔, 我自認無法承受創業需要遭受的壓力



張小姐的故事我只能說...在此下列文章中我看到的關鍵字是"父親好賭" 如果這也能怪社會的話, 我也無話可說.

www.teepr.com/861727/eudorakao/勵志故事都是假的%EF%BC%81工人之女拼命苦讀考進台大%EF%BC%8C/
7718377 wrote:
我跟你不一樣, 我...(恕刪)

啊! 突然驚覺快過年了
祝財源廣進早日賺進漂亮的年終
過個溫暖的好年
flyingdog1234 wrote:
看了這系列文章許久...(恕刪)

結果又是理工科
國立理工不用讀研所就有45K起薪了啦
碩士50~52K起薪
私立學士理工科起薪38~40K的也有
除非基本程度真的太差
如果是國立理工以外科系
現在社會起薪連35K都困難吧
Toeic精通、洗研所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甚至職缺慢慢減少
糟糕了
那所以全台學生都該讀理工科
到時候供需平衡破壞還有高價位?
其他企業沒有相關科系可以聘請全部倒閉?
而且你的觀點不太建議
現在很多企業
會先看你大學學歷再看碩士學歷
血統不純正,起薪一樣輸人
我很早年在上市櫃就看過類似的場景了
學店洗國立大學碩士當場被看破手腳



台灣基本薪資22K已經多久了
那些在吵著TW薪資低到爆不是完全因為自己沒能力吧

而是那些基層勞工真的能領到22K嗎?
面試說的和領錢時老闆的臉又不一樣了
部分就算實領22K背後付出的勞力遠超過22K的價值

就像某樓說的賈伯斯創了apple為什麼你不行?
不是每種運氣、背景人人都可以有好嗎

前陣子看公車客運那類的薪資 領40-60k
一天跑10-13小時 月休2天????

這就是台灣政府養出的慣老闆
員工爭取自己的權益,卻要被說自己沒能力。
看到這麼多辛苦的人感觸很深
因為自己也是生在有一餐沒一餐,
沒錢看病繳不出學費的家庭,
父母都是身心障礙長期失業而且未曾拿過任何補助。

雖然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生錯時代,
可是事實是這個時代是資源最豐富,資訊最便宜的時代。
也是窮人最容易靠知識翻身的時代。

網路資源的普及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技能,只怕你不肯學。
各地有免費的圖書館,
政府有很多免費的職訓課程,
更棒的是論譠上有很多熱心的前輩願意無私的分享給你指導
這些都是以前的年代沒有的,
現代的生活便利大大的縮短了和世界的距離,
以前只能花一個月薪水買一套英語錄音帶回家才能聽到英文,
電視也只有四台,一堆政策宣導片,
更不用說多少人因為聯考壓力跳樓
工作型態也大大改變了
外國很多小孩不到十歲靠著自拍影片上傳Youtube成為富翁
多看看別人成功的經驗
開拓自己的視野
多思考
別讓自己困在自怨自艾的深淵
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時除了工作都在學習新的技能,
不停想著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如果多看看國外情況
會發現跟許多國家相比
台灣在各方面都是不錯的




venginton01 wrote:
一堆勞工抱怨薪資太...(恕刪)


這算是篇激勵文,還算不錯,我不太抱怨工資低,反而越來越高,當管理階層的應該都會嫌高了@@
gpc5471 wrote:
結果又是理工科國立...(恕刪)

薪水基本會參考該職缺的勞務價值, 不否認平均來說理工科平均薪水較高, 我認為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事實, 我也不認為這有辦法改變, 持續抱怨他人並無法改變事實, 在高中選組時個人傾向念文組, 是我的父親逼我選理組只因為理組機會多
另外一個社會中本來就是由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所組成, 即便是所謂的科技業, 仍然是不同背景的人組成, 除了研發, 工程, 製造外仍然需要, 人資, 財務, 法務, 秘書/助理. 但如剛所提, 每個職缺都有其勞務價值, 以我前公司為例, 秘書助理待久了職等與薪水會頂天. 但有人逼著那些頂天的人留著嗎? 沒有, 為何職缺薪水會頂天? 每個職缺都有其價值, 只要是營利組織, 必然要考慮.
頂天的人為什麼會留著? 只因為這是舒適圈, 他不想也不需要踏出去
假如真如您所說, 發生了台灣只培養理工背景學生, 那麼需要的公司我想不必然是倒閉, 或許薪水會稍微變高. 此外, 學歷並不等於能力, 我也從不認為有高學歷就高人一等, 學歷只是用來在剛出社會時評價職場新鮮人一個相對公允的參考, 讓雇主相對容易聘用到具有一定能力的人, 當所有人的"學歷"一樣時, 造成的是各公司要找到自己的方式篩選新鮮人來聘用到對的人, 保持公司的競爭力
請您試著想想...狠一點好了, 假設有一天, 當所有台灣大學畢業生通通被賦予台大電機學士學位, 您認為那些design house給新人的起薪就會崩盤嗎? 我不認為,
另外, 前公司總機(派遣)起薪大約35000但不享受完整福利, 正式員工大學學歷起薪大約35000,保障14個月, 所以年薪接近50w起跳, 內人只是中壢某私立科大畢業, 英文能力幾乎為0, 就有這個起薪. 只是那些抱怨的人是否願意離鄉背井(以我現在工作的地點來看, 真的不認為到園區工作叫做離鄉背井), 然後花4000 ~7000住在新手村金山街 雅(套)房? 每天生活就是只有公司與租屋處? 那些人是否願意踏出舒適圈去爭取待遇較高的職缺?
不否認, 相對高薪的職缺因為台灣整體就業市場變差而逐漸變少, 然而, 依然有職缺在那, 請問在抱怨的人做了怎樣的準備來爭取那些職缺? 現今台灣社會中也還是有不太需要高學歷, 但需要花費較多勞力來獲取還可以的薪水, 那些抱怨的人願意去嗎? 其他國家也有較高職缺,
曾經看過一句話, "現在的你決定了五年後的你", 或許只有嘴巴抱怨的人可以考慮站起來做點事情改變未來, 就算只是拉近一點點與他人的距離. 但就是累積這一點一點的改變可以成就未來的自己.
flyingdog1234 wrote:

薪水基本會參...(恕刪)
 
總機不會請男生 
女生要賺3萬根本不困難
會計系剛畢業起薪就差不多32k了
還可以準時下班
而會計大部分都是女性  
辦公室職缺大部分要的都是女性
我以前是國立商科畢 
到上市櫃應徵Hr,現場一堆女性競爭者
學歷語言尚可幸運脫穎而出起薪4開頭 
如果沒進就是我不努力該立馬轉行去讀理工嘛?






另外高勞力高工時的工作高薪 
那也是拿命換來的你認為可以做多久? 
值得用健康去交換嗎? 
可以做到退休年齡嗎? 
之後拿錢看醫生
二個表哥GG研發工程
40歲就紛紛離職了
健康指數嚴重下跌
看上去跟50歲沒兩樣
幸虧被動收入維持生活
親大伯工廠技師當時月入可達6萬
每天超時工作熬夜輪班
老年生活藥物伴隨到死,死相淒涼





說人家不肯去爭取機會只會抱怨?
禮儀師也可以很高薪!
證照考出來7、8萬沒問題
現在都是年輕人再投入喔!
相信這工作你根本不想去做
24 hours on call
換算時薪比超商還低
每天都是超時工作,嚴重過勞的大有人在
有錢賺沒命花請問值得?
當初就是看到這些悲劇才沒有選擇念理工
高薪技師、工程師看破轉考國營的大有人在
何謂勞務價值?
有很多工作的專業性很需要但是卻沒有應有的薪資
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職位
這該怎麼解釋?
就你們工程師、技師最優秀其他都loser?

flyingdog1234 wrote:
薪水基本會參考該職...(恕刪)

勞務價值本身就是很模糊的概念,會隨著供給需求與其他因素不斷變化
在台灣這個資方佔絕對議價優勢的市場,基本上參考價值不高
許多公司參考的是同地區同業該職務薪資水準,而不是難以量化的勞務價值
如果勞務價值=薪資,那麼就不會有園區總機薪資高於鄉下公司總機這情形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