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社會新鮮人低薪的思維


Pan.tc328 wrote:
台灣人奴性~
我寫程式超過15年
我救過,看過,配合過的人也多到
很多都是寫到天荒地老,寫到不知所錯
用錯誤的方法,做錯誤的事..

我程式第二年..我就很少加班..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做研究..我前10年..沒過年過節..每天看文件看微軟MSDN
現在我不用看書..反正也沒有人追過我

我看的人..能力就是畢業時的能力..休假就出去玩..特休要修完..打牌,LOL..
專案要打掉很多次..Bugs一堆..又不知Bugs在那邊..每天加班愁眉苦惱..沒有時間去學新的..

當然現在不能跟以前比..現在真的比較辛苦
我看以前的博士論文HTML..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現在都IOT..軟硬體雲端網格..無限多的硬體,OS,語言..要串
但也沒辦法..知識價值變低..全世界都一樣..
一種是你沒工作做..被機器人取代
一種是你要付出更多才能取得相同代價
你真的是太認真了,每天都在看MSDN
我個人覺得休假放鬆是絕對必要的,員工下班後沒有自己的休閒生活
很快就會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倦怠
只是剛進入新單位要快速進入狀況是需要下功夫的,我自己是接觸比較偏向知識密集的領域
我們所做的事是不可能被機器人給取代,除了做人處事之外,要維持競爭力只有一個重點
就是「腦袋裡面裝的東西,絕對不能落後現代的主流,最好能創新去超越主流」
NBA惡漢 wrote:
常常看到年輕人在討論薪水低,但是高薪工作也是有只是要有付出(ex:時間、體力、精神),但是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情況就是沒有,這樣就變成抱怨東抱怨西(ex:以前怎樣怎樣),現在臺灣房價、物價高跟薪資結構低已經是事實,政府沒有對策改變已經是事實,所以我們唯一成改變的就是自己,可是我就是看不太到年輕人願意改變自己,人是往上爬;水是往下流,如果你要拿高薪是要付出的,而不是整天想爽爽過日子,然後等別人幫你加薪,這樣永遠只有依賴性。
工作是看你願不願意做,不是看你學歷高、條件好就不想做,現在的大學生我認爲只有4成的學生程度可以看,所以請不要在自以爲是了。
奉勸新鮮人,如果要想以後出人頭地,第一部要做的就是學會獨立,整天依賴父母是沒什麼出習的,到你30歲以後同事、女友都會認為你只是個媽寶,所以想出頭天這就是最基本。...(恕刪)


真心覺得「雙方都有問題」...........

資方有慣老闆,勞方有草莓族..............

我的助理,有能力好的,幫她爭取加薪,但公司卻只願意小加一點點的薪水。

也有能力差的,她想加薪,我也找不到理由幫她。

小主管的處境真的是「夾心餅乾」

P.S.
我的第一份工作,
第一年不要算,因為沒經驗。
第二年,每個月加班破百,
一年要出差參展3~4次,
公司給我的年終是 「七千or八千」(年代久遠,只記得7or8)
唉,連拿去包紅包還不夠呢......
當月的收支是負的,
而且過年期間,還打電話來問我一些公事的事........
真的是吃人夠夠..........
//最好能創新去超越主流

創新??

我覺得務實比較重要

台灣教育給太多
國小,國中教英文,數學,國文,台語..
到大學
程式概要都不會,就要學程式語言,程式語言還不會,就學資料庫..全部都不精..開始寫App
然後就教創新,教創業..

我工作第三年,換工作..到台中某一家食品公司筆試..
一群人約25考試..只有我進入面試
考試題目很基礎
就是程式語言,資料結構..
資料庫堆疊,雜湊..By value, by references..

我在寫Objective-c 時..
反正基底..你不會,記憶體就一直漲上去 Memory leak..
或者UI變卡..安全性等

我也有Review 經濟部搶鮮大賽..
學生很聰明..有創新..但Code 就一堆API 去串..但細節就

我比較欣賞德國的務實..
一件小東西..比如說一隻鋼筆..10年出一款..
可是人家東西就是用不壞..

創新..華麗不實..
東西抄來抄去的..很快就壞了

在創新前..要有穩重的基礎
像日本一些老師父..一輩子30年只做一件事..高手在人間
有人就是工人心態..那當然給他工人薪水
老闆交付工作..他就把他工作做完..也就是看起來很像,差不多..

我很早就思考轉型..
助理程設師3年當程設師..程設師當3年..系統分析師..系統分析師3年..技術顧問..
你沒這個規劃..你寫程式3年,你就回家吃自己

當你寫Windows Form..你要考慮下個時代..Web,Web Service,Cloud..smart device,IOT..
不能等老闆接到其他Case,企業轉型..老闆叫你寫Web..你回答老闆我只會寫視窗

當你接蓋二層房時..你有思考過,如果我蓋的是101大樓
二層樓的設計書..10萬元..而且人人會..你不一定標到案
101設計書..10億元..全世界沒幾個人會..要找你設計可能要排好幾年
其實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師父引入門、修行靠自己
學校教的東西本來就只是讓學生知道有這些
但要學的精,還是得靠磨練

我帶人,告訴他們未來他們要學的東西很多
資訊領域:
 ◎程式語言、資料庫、軟體測試、網路、作業系統
 ◎系統分析、設計模式、演算法、大數據
 ◎軟體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
應用領域:
 這就比較雜了,雖然這部份我沒列出來,但其實也非常重要
 應用領域懂越多,在執行"需求管理"時就越得心應手,避免需求不知不覺的到來

就像蓋房子,房子分:狗屋、平房、透天厝、20層樓建築、100層樓建築
蓋狗屋,一般人(初學者)都可以享受一下DIY的樂趣
蓋平房,有經驗有技術的話,就會蓋的又快又好
蓋透天厝,要靠技術拼也可以,但如果懂得軟工就可以更快更好
蓋20層樓建築,除了技術要好,軟工絕不可缺,要有基本的能力成熟度級別
蓋100層樓建築,除了以上都要好,還要有高度的能力成熟度級別

學校出來的年輕人,能力只夠蓋狗屋
要求他們馬上蓋平房,也許經過不眠不休的加班後,他們蓋成了
然後他們覺得可以出師了,就跳槽了
老闆也無所謂,反正再繼續找下一個年輕人讓他蓋平房

當老闆想蓋透天厝的時候,沒經驗沒技術的人是做不來的
某些老闆總要付出一些教訓後,才知道要用更高的價碼請有經驗有技術的師父
不過很多老闆會想,我先用雇年輕人的價碼,看看有沒有人可以蓋出透天厝
蓋得出來的,就加薪.....
某些走好運的老闆可以碰到這種事

但想蓋20層樓建築,只想靠技術好的師父硬拼,這會失敗
當要做的東西大到某種規模的時候,就要講究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裡面的確有很多東西講得很抽象,很多主管也都不知道要怎麼用
所以台灣有能力蓋出20層樓建築(只是比喻、不是真的指房子)的公司沒有幾間
至於蓋100層樓建築,那還是交給Google、微軟...這些等級的廠商去做吧

由於要學的東西很多
所以待在那種要員工每天拼命加班的公司,學不了多少東西
對!還是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但學習進度絕對不會快
不需要加班的公司,才有足夠的時間學一堆東西
當我學會不加班之後,我學東西的速度才因為有更多自己時間而變快
當我學會拒絕老闆不切實際的deadline後,老闆也才學會尊重專業的評估
(當然老闆會試圖找個肯接受他deadline的人來做做看,如果做出來就可以打我臉)

創新跟務實是相反的概念嗎?
創新的反面是守舊
務實的反面是好高騖遠
只是守舊的人可能喜歡用務實當藉口
好高騖遠的人可能喜歡用創新當藉口
舊東西想出新用法,這其實也是一種創新
我們公司的某些業務,把一些技術含量低的東西找出了新用法賣出去
這一點就讓我感到佩服啊
不像有些業務只會用低價搶生意、然後怪罪大環境或競爭對手
有些問題是這樣的
不是世代問題而是個人問題也不是無解是沒必要去解
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選擇性的將自身問題歸咎於部份無良老闆
將自身所有不幸都解釋成環境問題將之綑綁
這樣自身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不用改
他原始目的就是安慰用途出至於情緒感覺等不理性基礎

因此對於理性他人針對其個人態度想法之不認同處自然要辯解維護
因為認了這些自身缺點就無法達成說服與成就自己原本目的
變成自己要負責起自己人生
如此可違反個人長久架構起的價值觀也就是要別人去負責
變成不是在反對這件事而是在摧毀內心不可動搖其行為基石
因此他才要拼命地將問題混淆採兩分法做偏激解釋
他的重點並不是在"解決自身問題"而是已轉於"不要負責"上
一方說實際解決問題的道理一方卻找能安慰個人的藉口迴避問題
兩方當然不會有交集也沒有任何共識會就此出現
所以一定會越來越偏越扯越遠
他就是不要解決他要等者靠用說的讓別人去解決
別人提醒將事實點出其實是在打他臉讓他製造的問題無法達成
變成是實質否定他所有過往的作為其用心全都被猜穿否定他的一切決定
問題就是這樣簡單

就跟女人依感覺情緒買包包買鞋子
她若是主觀感覺情緒下的決定目的就是要買的話...
任何客觀理性分析實際上需求考量她全都不聽不要
因為那些並不吻合她要買的"目的"與"感覺"
所以她只接受"贊成"相關考量與分析預設這才是"對"的答案
她也只接受這些才叫"對"
自身的慾望性格所造成的問題她都不認為是根源了自然不要也不想去解決
而對於這種人說什麼"道理"都是無意義的事
他不要道理他只要目的也就是一定要買包包
不要靠自己別人一定要給他更多錢
點破他會讓他無法面對過去懶惰或作為方式錯誤的自己
阿扁入獄有一些人跪在外面哭也是類似道理
哭的不是誰要入獄了哭的是自己以前的價值觀與認同就像個白癡
而它們在哭之前是多麼不理性用偏激極端的方式替誰在辯護呢?
其實就是不理性的它們真實的自己

miamivice wrote:
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選擇性的將自身問題歸咎於部份無良老闆

這句話我認同
但是...
"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就只是他自己的日子過不好
"部份無良老闆"卻會影響到很多人,甚至折損千里馬的幼馬
因此這兩者比較起來,我比較傾向指出"部份無良老闆"這狀況
至於"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當然是不予錄用

就像老百姓懶惰跟皇帝懶惰,哪一個比較該批評?
當然是皇帝懶惰比較該批評,會害很多老百姓過不好
只是皇帝擁有權力,有些人會幫皇帝講話
蝦米爸爸 wrote:
這句話我認同但是....(恕刪)


這不是比較法...針對人沒用是要針對事

無良老闆現實中就不怕人說敢作了上網批評有何意義?
而懶惰卸責年輕人又不是現在才如此本身養成就是這樣
真正該在意的是他們在公共環境中散佈錯誤思想
這些人都想吸引未知第三者
贊同其行為進而支持其思想使之心安理得
反駁批判建議這些人論點矛盾或錯誤要救的並不是那些人
而是"未知的第三者"
尤其是一些人云亦云盲從心性未定以情害理年輕人
一些自作孽者去救它做啥?
蝦米爸爸 wrote:
"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就只是他自己的日子過不好
"部份無良老闆"卻會影響到很多人,甚至折損千里馬的幼馬
因此這兩者比較起來,我比較傾向指出"部份無良老闆"這狀況
至於"懶惰卸責的部份年輕人",當然是不予錄用

如上紅字,這叫錯誤思想?

miamivice wrote:
無良老闆現實中就不怕人說敢作了上網批評有何意義?

當然有意義啊
因為我也講了一些建言

例如我老闆以前只會出最低價
那時我們公司也面臨員工流動率高
然後成果品質一般而已
但自從我們老闆學會一分錢一分人才的道理後
公司變得比以前有競爭力啊
以前我們公司只能相當於蓋透天厝
而且會有技術債上門討債的情況發生
現在我們公司蓋透天厝是小case、品質良好
也已經試著在蓋相當於20層樓的建築
(我們公司不是建築業,比喻所代表的意義請參考下面這段)
蝦米爸爸 wrote:
就像蓋房子,房子分:狗屋、平房、透天厝、20層樓建築、100層樓建築
蓋狗屋,一般人(初學者)都可以享受一下DIY的樂趣
蓋平房,有經驗有技術的話,就會蓋的又快又好
蓋透天厝,要靠技術拼也可以,但如果懂得軟工就可以更快更好
蓋20層樓建築,除了技術要好,軟工絕不可缺,要有基本的能力成熟度級別
蓋100層樓建築,除了以上都要好,還要有高度的能力成熟度級別

我們老闆辦得到,其他老闆辦不到?

miamivice wrote:
真正該在意的是他們在公共環境中散佈錯誤思想
這些人都想吸引未知第三者
贊同其行為進而支持其思想使之心安理得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023342384.html
把人力當成本,是一種惡性循環
雖然很多老闆以這種經營態度為傲,還要把這種思維教導給職場新鮮人,讓他們了解老闆想的和你不一樣。但以這種薪水賽局沙盤推演下去,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沒什麼好處。

在我看來
讓某些老闆的思維停留在只會"低價"用人
靠加班來壓榨年輕人、甚至損害千里馬的幼馬
這才是比較嚴重的事啊
這種才是錯誤思想、不該繼續散佈

較好的觀念如下
由於要學的東西很多
所以待在那種要員工每天拼命加班的公司,學不了多少東西
對!還是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但學習進度絕對不會快
不需要加班的公司,才有足夠的時間學一堆東西
當我學會不加班之後,我學東西的速度才因為有更多自己時間而變快
當我學會拒絕老闆不切實際的deadline後,老闆也才學會尊重專業的評估

讓一些不懂的老闆瞭解到正確觀念
也救一些千里馬的幼馬,這才是重要的事情
蝦米爸爸 wrote:
這叫錯誤思想?
當然...(恕刪)


你引言那段我看不出來有不是的地方
我談的是別人的事並不是你

"錯誤"是泛指為了逃避責任所做的謊言找的藉口
它們的論述中心都是指者別人錯誤說自己無能為力
而為了成立這錯誤就要誇大扭曲與極端化用者便宜的兩分法
因為別人怎麼怎麼自己才不能如何如何
全都是一個等於套路a=b=c
完全忘卻自身思維行動才是主導者自己未來的走向
這世界也是由"無數"的原因在左右者一件事
但能做任何自身決定的其實都是自己一個人
而這關乎自身命運最大因素很明顯被這些人視而不見
之前那些廢話不就是灑狗血博同情無病呻吟罷了
一個人秉持這種不負責心態若也沒有特別機運
過了十年二十年這些憤青其實多半一樣還是蛇
較大的可能性就是...哭累了沒用學會閉嘴去做
回歸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庸庸碌碌型態

至於你所提的那些個人就不知所為何來
你的意義與個人所提意義標準並不相同別搞錯了
只是多嘴提醒一點
你能光靠"說"就說的動那些無良老闆
那你應該去傳道了
那些憤青它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它們多半是在發洩而已並藉此安慰自身不是
圖得是心安沒有要解決甚麼至多像許願雷同
你想救就去吧沒人能阻止你
多數人不是不懂道理包括憤青也知道
但還是決定這樣做或說
那是因為它們已被自身目的在左右者行動
也就是個人優先價值觀與選擇性問題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