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社會新鮮人低薪的思維

假設高中低三種職位的薪水
A國 高:100K 中:50K 低:25K
B國 高:200K 中:100K 低:50K
如果在罵為什麼A國是25K、而不是50K的話
固然可以說那為什麼領25K低薪的不想辦法把自己變成50K中薪
但也可以說為什麼A國的政府或企業們不會想辦法提高所有人收入(向B國看齊)

打勝戰,是將領的責任、不是士兵的責任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我國有許多老闆只會靠"低價"搶生意
低價搶來的生意想要有利潤,於是把降低成本這種事轉嫁到員工薪水
某些老闆希望員工要無償加班,好像不這樣做公司就生存不下去
但也有些公司不需要員工加班也照樣可以生存下去
只要決策、選才用人、做事方法都對了,公司自然就會有競爭力
(也有一種低價是靠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這種低價就不用操員工)

蝦米爸爸 wrote:
普馬有普馬的用法,千里馬有千里馬的用法
但現在有很多主管或老闆,企圖普馬當千里馬用
或是把千里馬當成好一點的普馬用,都算用錯方法了

之前我說的這段可以說就是指識人用人之道
例如我這部門裡有工程師技術普通,喜歡八卦和抽菸
派他去別的部門處理問題
假設半小時處理完畢,他會再八卦或抽菸個半小時回來
那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要怎麼處理?

只要他不延誤其它事情(沒有緊急需處理的事情)
我很樂意讓他這樣做,並常常優先指派他去
因為他會帶回很多"消息"回來,有些會有用處
(當然可能有用的消息只占八卦含量的5%,但也夠了)
例如有時從業務部門帶回的八卦會反映一些客戶的狀況
不過八卦和抽菸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技能
所以他普通的技術就值普通的價位

很多主管,在分派工作時就像切蛋糕一樣
例如兩刀下去十字切割,把蛋糕分割成4份給4個人
切出來的4份蛋糕也許有大有小,依能力分配
最大的一塊派給能力最好的,最小的一塊派給能力最差的人
這樣切很省事,能力強的做比較多、能力差的做比較少
看起來似乎也很合理,但這樣的分工真的好嗎?
風險在於能力最差的那位真的可以把分給他的那一塊給吃下來嗎?
也許能力最差的做了許久都搞不定,還得另外靠能力好的人來救火

我會避免讓這狀況發生,所以我切割分派工作時
假設是個核桃蛋糕,核桃代表其中最硬最難的地方
我會先把核桃從蛋糕中挑出來,分派給能力最好的那個
但工作有時不像蛋糕那麼容易看出哪些地方是核桃
又或者看得出核桃,但怎麼知道哪些人具備吃的下核桃的能力
所以這就是"伯樂"要做的事情啊
若把馬兒派上賽場,藉由比賽結果,說哪匹是好馬、哪匹不行
其實這種事用不著伯樂,只要有看比賽的人就會知道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白話翻譯:
所以,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善於創造有利「勢」的將領,指揮部隊作戰就像轉動木頭和石頭。木石的性情是處於平坦地勢上就靜止不動,處於陡峭的斜坡上就滾動,方形容易靜止,圓形容易滾動。所以,善於指揮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勢」,就像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兇猛。這就是所謂的「勢」。

每個年代都是有些人比較努力、有些人比較不努力
依據他們的個性和程度,指派他們做得來的工作、並給予相對應的薪水
用不著去責怪年輕人、或者說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是沒必要的
馬有分:千里馬、好馬、普馬、劣馬
徵求普馬時很少會來千里馬(普馬薪水低、千里馬不會來,但有機會夾雜千里馬的幼馬)
徵求千里馬時倒是會來一堆好馬普馬劣馬(千里馬薪水高,不少好馬普馬劣馬都會想來試試看)
把劣馬淘汰,其他恰當的馬按能力給薪並交付適合工作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比較喜歡八卦的工程師,除了平常打聽一些消息之外
碰到與業務部門或客服部門有得爭執時,他就負責扮演"白臉"的任務

又例如訓練新人不是企業的義務,但自己訓練出來的新人還是有好處的
他們處理事情的技術方法是我傳授的,我比較看得懂他們在做什麼
而且我也容易判斷他們容易犯錯或卡住的地方,預先因應
若時間允許的話(有緩衝),我可能會選擇先不說破,觀察他們會不會犯錯
但若是時間只正好夠用的話,我就選擇事先提醒他們要注意什麼、要避免犯什麼錯
隨著他們越來越茁壯,我可以把越來越多的事交給他們處理,然後我就輕鬆了...

jonathan6320 wrote:
哈哈,這就是你沒競...(恕刪)

名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還是大學生,超沒水準!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話說真的要挑戰高薪 賣車賣房的獎金都很高阿
房仲也一堆保障底薪五萬以上的
為啥不試試?
阿 壓力太大了 而且又晚下班 不想
請推薦朝九晚五沒壓力的高薪工作 謝謝
bbbing wrote:
話說真的要挑戰高薪 賣車賣房的獎金都很高阿
房仲也一堆保障底薪五萬以上的
為啥不試試?
阿 壓力太大了 而且又晚下班 不想
請推薦朝九晚五沒壓力的高薪工作 謝謝

還真的有!我以前就待過,是學術單位,裡面是要做研究的
但是一般人很難進去,有的部門要求還不低
光是「工讀生」就都是國立在學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完全沒有私立學校的學生
我們採責任制,不要求工作時數要達多少,只要求成果一定要達到標準
正式員工學歷最低都是國立大學碩士,一週工作時數約20~25小時,薪水比一般外面好
只是職位很難升上去...........
有高學歷的門檻 不太算高薪且對得起沒學歷沒實力沒壓力的年輕人的工作


ms66man wrote:
還真的有!我以前就...(恕刪)
bbbing wrote:
有高學歷的門檻 不太算高薪且對得起沒學歷沒實力沒壓力的年輕人的工作

不是你想的那樣,我那時是念研究所的工讀生
我之前待的這個學術單位的正式員工年紀大多超過35歲
他們手中都有負責幾個研究計畫,一般你講的年輕人不太能勝任
只要研究計畫能順利達到老闆要的結果,老闆根本不管你一天上班幾小時或幾點上班
所以那些具豐富經驗的員工,每天上班大約3~4小時,月薪實領3.5~4萬
他們沒有在加班,責任制沒有加班費,所以他們都速速做完工作,用高效率來爭取自己的時間
不像一般公司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員工瘋狂加班,公司還要付水電費跟其他費用,換來的是效率極低

不過能力跟企圖心強的人待一陣子就會離職
因為職位很難升上去,除非你願意一輩子領4萬元過日子
或許有人覺得這待遇不差,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5%,用終值去算20~30年後,要維持現在的消費水準,會發現4萬其實不多

現在有個很矛盾的情形,就是外面不少企業給薪真的超爛,我自己都聽過一些差誇張的,都想用最低的薪水找什麼都會的人........
有的公司一開始給的薪資爛到你無法過日子,我很難想像這個產業還有什麼未來性可言?

台灣的企業希望有創新能力的新血加入公司行列,當進入公司之後

有創新能力的人,沒有權力去改變現況
有權力改變的人,卻思想僵化不願創新

有時候真的很想說:思想僵化又沒有創新能力的人,拜託不要出來開公司,給人家請當員工就好,請不要為了當老闆而當老闆
台灣經濟今天會變得這麼差,全都要怪我們台灣人自己長久以來所造成的共業!
ms66man wrote:
有時候真的很想說:思想僵化又沒有創新能力的人,拜託不要出來開公司,給人家請當員工就好,請不要為了當老闆而當老闆
台灣經濟今天會變得這麼差,全都要怪我們台灣人自己長久以來所造成的共業!



以下這篇很有意思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023342384.html
薪水賽局老闆篇:讓員工不滿意,才是有效率
老闆的盤算是,如果花3萬請到一個菜鳥,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他能發揮6萬的價值,那公司就賺到3萬。就算菜鳥要求加薪,加到3萬5000也已經是16.67%的調幅,嚇死人的高,公司還是能賺到2萬5000。如果同一個職位有比較資深的人要求5萬薪水,就算他也能發揮6萬的價值,對公司來說,還是不如那個願意領3萬的。

薪水賽局員工篇:只有跳槽,才有資訊不對稱的機會
而身為受雇的員工,你的加薪速度永遠追不上工作量增加的程度,也趕不上你承擔責任的力度。不論哪一行,員工最有條件開口喊價的也只有跳槽時。因為新老闆並不知道你究竟能貢獻多少價值,基於資訊不對稱,才有可能給你滿意的薪水。

以往那些被我們稱為「職場美德」的條件,比如要勤奮耐操、要有定性、不要常換工作、不要跟同事隨便談論薪水(薪資保密條款)等等,無一不是在防範員工領到值得(甚至超越)的薪水,並且盡量壓低公司的人事成本。我們的勞工都被教導成沒什麼競爭心,怪不得公司都很有競爭力。

把人力當成本,是一種惡性循環
雖然很多老闆以這種經營態度為傲,還要把這種思維教導給職場新鮮人,讓他們了解老闆想的和你不一樣。但以這種薪水賽局沙盤推演下去,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沒什麼好處。

一旦公司基於所謂的「經營效率」,老是給員工「不滿意但勉強接受」的薪水,長期來說,必然留不住具有開創性的頂尖人才(他們早就跑去高薪、高自由度、不被你管理的地方了),只有平庸的員工會留在崗位上,並且與老闆展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遊戲──如果我的貢獻6萬卻只領5萬薪水,那只要降低貢獻度到5萬,上班不就也很有「效率」了嗎?


每天拼命加班
如果有加班費的也就算了,至少還拿回一些酬勞
如果是沒加班費的那種,我覺得那就還是準時下班吧
跟加班相比,不如去多看一些書或運動也都好
不只我這麼做,我也這麼告訴我所帶的人
我們公司的給薪,大概就業界一般水準
但不用加班這點,倒贏過業界不少公司
指派工作依據各人能力,所以他們應該壓力不大
這點反應在我們部門的人員流動率是很低的
招募新人的主因是擴編、而不是為了要接替離職人員
人員流動率低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例如駕輕就熟、向心力夠
蝦米爸爸 wrote:
以下這篇很有意思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023342384.html

確實蠻有意思的,資訊不對稱有時候很可怕,例如股票內線交易之類的

ms66man wrote:
不是你想的那樣,我...(恕刪)


民國85年,也就是20年前我剛畢業的隔年,底薪就22k以上了,
//所以那些具豐富經驗的員工,每天上班大約3~4小時,月薪實領3.5~4萬
//他們沒有在加班,責任制沒有加班費,所以他們都速速做完工作,用高效率來爭取自己的時間
//不像一般公司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員工瘋狂加班,公司還要付水電費跟其他費用,換來的是效率極低

台灣人奴性~
我寫程式超過15年
我救過,看過,配合過的人也多到
很多都是寫到天荒地老,寫到不知所錯
用錯誤的方法,做錯誤的事..

我程式第二年..我就很少加班..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做研究..我前10年..沒過年過節..每天看文件看微軟MSDN
現在我不用看書..反正也沒有人追過我

我看的人..能力就是畢業時的能力..休假就出去玩..特休要修完..打牌,LOL..
專案要打掉很多次..Bugs一堆..又不知Bugs在那邊..每天加班愁眉苦惱..沒有時間去學新的..

當然現在不能跟以前比..現在真的比較辛苦
我看以前的博士論文HTML..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現在都IOT..軟硬體雲端網格..無限多的硬體,OS,語言..要串
但也沒辦法..知識價值變低..全世界都一樣..
一種是你沒工作做..被機器人取代
一種是你要付出更多才能取得相同代價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