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c5471 wrote:2400萬身價投資理財每月才獲利八萬? 如果是真的,那表示這位紈絝子弟還有可取之處:守得住財。反則他這種程度投資理財只會敗光吧?不貪心守城 見好就收 這是很大的長處啊 很少人做得到本金愈大原本操作就該更保守光靠利息就比別人努力操盤多了 而且還幾乎零風險
allen2013 wrote:樓主根本就不是相關產...(恕刪) 台大電機畢業 且有搭上當年員工分紅的時代 兼會投資理財二十年下來三千萬應該是低標不過二十年前已接近員工分紅費用化 沒幾年好光景三十年前就差很多了(五字頭)
sikiy wrote:台大電機這段太唬爛我認識的台大電機都第1年破百,第3年破200,如果有被外商挖角更是double & double!我自己不是台大電機在科技業都混得比他好就知道你口中的台大電機是查無此人吧 其實樓主是筆誤,應該是想打台大哲學系,月薪不到五萬很正常,不小心打成台大電研.
成功難以複製,失敗可以避免。話說郭台銘當初也是靠著媽媽給的30萬創業而成就今天的好吧!~ 我現在借你300萬好了,你能複製郭台銘的模式嗎??我們習慣且喜歡閱聽成功者的故事,總覺得他們傳奇得不可思議。然後覺得"有為者亦若是",我也可以這樣成功。其實,每個成功者背後都有無數的失敗案例,有的已經淹沒在歷史洪流裡、有的正在載浮載沉、有的信心滿滿準備往下跳......時也運也命也,富有就是成功嗎?? 再有錢也買不到郭董老婆跟弟弟的命。陳樹菊的人生是成功的嗎?? 可是她從小就窮,賺了錢又捐出去還是窮。成就小我或是成就大我,端在一念之間。如果人生的目標就是賺大錢,做甚麼事都以錢來衡量,那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不值得去做。1996年8月製衣廠惡性關廠倒閉,負責人脫產海外,400多名被積欠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的員工,組成自救會與工運人士在桃園火車站前平交道前,進行一場臥軌抗爭活動,最終促成勞委會在隔年訂定了「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貸款」與「關廠歇業失業勞工再就業補助」等法令,讓政府正視勞工問題。這是台灣勞權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回頭看,臥軌是對還是錯??話說回來,你會因為樓主說的那個故事,就放任自己的子女不去管教、不用念書,因為反正再優秀念到台大畢業也是苦哈哈??人生就是那麼不公平,台北萬華區有個吸毒犯,五六億家產從年輕揮霍到老敗光光,60幾歲還吸毒吸不死,活得好好的。努力念書的清大博士、台大準醫師,就命喪酒駕人的輪下。這世間有甚麼是公平的嗎??安分守己過好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