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很慶幸我的三個小孩都在美國出生、成長、求學、就業!

沒撞過玻璃天花板的人,我講再多也是浪費口舌

工研院長能比上德儀副總裁 ? 有global pay嗎?

倘若只是向錢看,錢不多回來幹嘛 ? 他傻啊 ?

包括我自己在內,在美國待上15年,25年,35年的台灣+大陸人都認識一些

你覺得國外好,不過就是葉公好龍罷了

tracer1000 wrote:
你說的這些,是因為他們需要政治環境

不過很多職業並不是如此

張忠謀當初回來,是臺灣去請他回國當工研院院長,不然他在外國也幹得不錯

如果臺灣請樓主當工研院院長,樓主應該也會考慮啦

至於異國只能指望下一代?

您在臺灣可能照自己照得很亮,不過小弟自身倒是覺得在國外的發展空間大得多

這不用針對美國,就算是大陸也一樣
Aregong wrote:
我是41年次1973...(恕刪)


樓主那麼優秀,當年如果留在台灣,應該是上市櫃的老闆了

話說20年前台灣錢淹腳目時代,有搭上那波的早都身價上億,現在已經在環遊世界,每天打小白球了

還有在美國當醫生的要有心理準備,一些醫療糾紛就被告到破產

你都60歲了,應該跟同齡的同學比較吧,01網站老灰阿,沒那麼多吧

你很短視近利啊

臺清交畢業起薪50K,但將來前途似錦
快不惑之年,但我大學同學裡沒有在怕失業的,都是開除老闆
工作時建立的關係網,再加上名校光環
年輕時看不出用途,過四十就知道


但在美國,就算熱門的IT業,人到中年,等著看好了
關係網? 美國社會菁英白人&猶太人跟你能有關係網?
名校? 大學是美國唸的? 不是的話也跟你沒關係


你打算在鳥不生蛋的地方屠牛到四十歲?(別人還不見得讓你幹到四十歲)
盡管去吧


tracer1000 wrote:
砍掉重練也比畢業領22K要好

臺清交畢業就算起薪50K,都比不上樓主待的地方吧

最好臺灣工作待遇叫做"事半功倍",真的希望臺灣工作環境還有待遇能真的改善一點,別倒退很多年才好

盡管國外是"砍掉重練",也還是比較好,不然怎麼連渡假打工都這麼受歡迎?
prisoners wrote:
工研院長能比上德儀副總裁
為什麼沒有? corporate VP一堆, 院長最大有權又有connection.
Henry Paulson 都從Goldman Sachs CEO 跑去當US Treasury 了
你覺得比較小還真神奇

你理論的缺陷就是你說得好像所有台清交的都碰不到glass ceiling 一樣.


prisoners wrote:
但在美國,就算熱門的IT業,人到中年,等著看好了

這更酷了, 你說glass ceiling 就算了.
亞州人本來就因為stereotyping 說真的也真的比較不會唬爛
比較難昇management role
你這延伸好像沒有亞州人能做到40+, 一堆第一代亞州人都做到退休好嗎.
退休還被請回來當不用上班的consultant哩, 裁員都不裁白人只裁亞州人?

我認識BP VP risk manager, chief of actuary 兩個都白人都被裁了幾次
美國裁員像喝水一樣
版主是在慶幸沒留台灣嗎還是炫耀

相信你失業那些日,應該也想過,若選擇留台灣就不會淪落失業的下慘
現沒失業或過得好,不表你以後就好
一切是機運
人太過自滿或自傲,下場會很慘的

你的學經歷都不錯,卻寫出這樣的文章,有點讓人??

想海歸但只能隔太平洋羨慕嫉妒恨的台灣人或大陸人,我見過不要太多了,
多集中在30-45歲之間,再老點的,通常體會這輩子成就就這樣了,也少了
海歸念頭,只能寄望下一代

尤其是大陸人,當初都是菁英,卻聰明反被聰明誤,誤判形勢,錯過過去15年
大陸高速發展期,結果揀了芝麻卻掉了西瓜

為了下一代,這是我見過最多猶豫不歸的理由(就是我說的,燃燒自己照亮下一代)

第二多的理由,是"回不去了",不知海歸能幹嘛,
論年齡,大學同學都當上高管甚至準備退休,
自己在海外也不經營國內人脈,因為出國時就沒想過歸,
看著出不了國的同學,自以為是人生勝利組,
誰知風水輪流轉...

tracer1000 wrote:
這真的是case by case

樓主家裡錢不少

他在意的應該是下一代的環境

如果你要問美國不見得賺得比較多

那真的看行業,看地方,也看個人情況,臺灣有富人,美國當然也有乞丐

問題在於自己本身,能在國外拿高薪又喜歡國外的環境,當然就會留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重的東西

吐槽樓主者,很多都是猜測,毫無意義,

樓主當年可能會想到中國還會打過來呢 (樓主當年的兩岸關係跟今天是天差地別的)


留學跟移民是兩回事

留學是好事,移民則未必

不然為什麼有"移民監"一詞 ?


況且台大當年畢業的,一堆都是出國,不是嗎?

萬一打仗,樓主現在就是在大陸的網站發言,就會說"更慶幸.."了

為什麼沒有? corporate VP一堆, 院長最大有權又有connection.


奇怪了,移民你圖的不就是錢? 難道你還圖connection跟權?
你一個阿多啊,誰跟你會有connection?

既然圖的是錢,何以見得台灣工研院比較多錢?


Henry Paulson 都從Goldman Sachs CEO 跑去當US Treasury 了
你覺得比較小還真神奇

你理論的缺陷就是你說得好像所有台清交的都碰不到glass ceiling 一樣.


你不一直覺得錢最大 ?
那Henry Paulson去當財政部長豈不腦子進水 ?


這更酷了, 你說glass ceiling 就算了.
亞州人本來就因為stereotyping 說真的也真的比較不會唬爛
比較難昇management role


沈富雄是不是亞洲人,在台灣當名嘴賺得挺爽
在西雅圖他行嗎? 整個華盛頓州人口還沒台灣1/3,
怎麼小地方當不了名嘴
到了3倍多人口的台灣,唸醫科的也當起名嘴?


你這延伸好像沒有亞州人能做到40+, 一堆第一代亞州人都做到退休好嗎.
退休還被請回來當不用上班的consultant哩, 裁員都不裁白人只裁亞州人?

我認識BP VP risk manager, chief of actuary 兩個都白人都被裁了幾次
美國裁員像喝水一樣


40歲被裁你也是可以宣布退休的

世界是平的,同工不同酬,靠兩國薪水不對稱的arbitrage不會持久
prisoners wrote:
奇怪了,移民你圖的不...(恕刪)
haha 自己寫TI VP 比院長大被抓包,
又要繼國外成功的一定回流再次硬凹嗎?
整篇就是被打臉打到爬不起來只能回些豪不相關的不知道在回甚麼. 加油!!

另外arbitrage不會用不用亂用阿

我從頭到尾講得都很清楚

在台灣,台清交的菁英,台灣舞台肯定是他們的
錢,也未必就一定不如美國

在國外,舞台幾乎不可能是他們的,
錢,跟下一代,是唯一不歸的理由

台灣的產官學界充滿了海歸派,這些人豈不都傻,回來幹嘛?

鄉民,你哪點看不明白 ?


haha 自己寫TI VP 比院長大被抓包,
又要繼國外成功的一定回流再次硬凹嗎?
整篇就是被打臉打到爬不起來只能回些豪不相關的不知道在回甚麼. 加油!!


LOL...
講得好像就你會一樣


另外arbitrage不會用不用亂用阿
下面這個是李志文寫的,他是1966年台大商學學士,跟當年很多人一樣
去了美國,他的豐功偉業在這:
http://baike.baidu.com/view/981813.htm
後來海歸中國,當浙江大學商學研究院院長
有沒有global pay我不知道,但他大可以繼續待美國享榮華富貴

-----------------------------------------------------
http://www.jevonslee.com/blog/archives/p1207.html

關於後悔出國一文

簡答王楠、喻威,

其實從經濟角度來看,出國的利益叫做gains of trade (貿易利益)
,這是我博士的主攻領域:國際貿易。把貿易問題換成移民問題,只
是把產品、原料換成勞力、智力而已。在這個理論下,按照資源的相
對稀缺性,最值得出國的是中國的貧農、文盲。最不值得出國是北大
、清華的高材生。我們之所以看到北大、清華的學生在美國到處跑,
看不到貧下中農,是因為,出國有個初始坎(threshold),北大、清
華的學生跨這個坎容易,貧下中農難到不可能。這就是為什麼,福建
農民有人願意以生命為代價偷渡。跨過這個坎,到了美國,這些農民
就一夜之間翻身了,本來要餓死的,變成天天吃牛排,患上了痴肥症


我的台大同學個個是“精英”,在美國很快的就翻身,有時候,快得
嚇死人,不到一年就翻身。剩下就是漫長的“等死”過程。 美國的
中產階級的那種工作,台大、北大、清華、浙大的畢業生,壞了半個
腦殼都能做。不在美國這個社會成長,沒有淵源,沒有自己的圈子,
哪能帶兵領將?少數幾個走運出頭的,你們在報上都看到了,剩下的
就乏善可陳了。

在文革的時候能逃出去,是天大的福氣,不要說去美國了,能去香港
澳門就牛氣哄哄了。那是中國漫長歷史中,少有的天災人禍,只有毛
澤東崇拜的黃巢、李自成可以比擬。那時候是人就該出國,不管男女
老幼、強弱賢愚。用經濟學來說,叫做壓倒性優解(dominant
solution)。現在這些文革時期出生的父母,被嚇怕了,只要有個幾
萬美金,就拼命的把孩子往外國推,十年前,還有人托情送孩子去伊
拉克呢。

我的出身,與北大、清華、浙大 的那些孩子一模一樣,我們穿同一
號的鞋子。

我為李志文班的孩子做到的,是別人做不到的,50個精英去美國的目
的只有一個:迎頭趕上,回來當家,過了中年,為全人類服務。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