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mobile01的年輕人有幾個是真正看待過自己的 ?

一篇炫耀文,還回了這麼多..


kone1490 wrote:
十幾年前,我都會認為...(恕刪)
起薪不是全部

但起薪 卻設了地板價

看看現在的股市 更是群魔亂舞

以前要買eps高於5元的股價 不須破百

現在有些 本益比高到誇張

都再搞本夢比 開這些公司的不就是所謂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沒彭淮南低利政策 這些公司有辦法活到現在?

說以前利率怎樣 怎樣的

以前就是貸款 不需為了美其名 為了特定產業 搞個東西叫做房貸

還刻意壓低利率 如果人都無法償債 有房何用

以前貸款借貸11% 存款有7.7% 這件事情 也只是20年前的事情

20年前後比較 台灣上市櫃公司變多了 賺的錢 是2000年多一倍

但錢真的是台灣人賺的?

而所謂的借貸利率卻只有以前的零頭 如果少了這個水龍頭 老頭們的競爭力在哪?

整天都再叫政府再課稅多一點我就跑喔~~

背後沒說的是 早就是台灣借錢 全球投資了 透過大額信用融資權狀 放款全球了

台灣這個地方 只是讓銀行知道有你這家公司的殼

yuchunlin7294 wrote:
社會就是一座金字塔
在基層的你、我,該做的
不是在網路上跟人討論這環境有多惡劣,讓你、我領不了高薪...(恕刪)

環境惡化是一回事
為個人的薪資努力是另一回事
兩件事情沒有關聯,基層的努力無法改善環境的惡劣
基層該做的是了解環境離開環境

努力沒有基本價,不能拿來賣錢
在賺錢的公司努力可以幫你加薪
在虧錢的公司努力只能幫你加辛
那在競爭力衰退的環境裡努力可以幫你加什麼?
krado wrote:
有人講到「年輕人沒目標卻一窩蜂去念大學」

這個問題出在整個教育制度

哪個國中老師會叫你不要念高中去當學徒?
哪個高中老師會叫你不要念大學去工作?
哪個大學教授會叫你不要念研究所去工作?

年輕就是這樣被慫恿去升學的
看看高中升學第一志願都是台大,連該科系最自己有沒有發展性都不曉得,就是要台大每個科系都填在志願上........(恕刪)

我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師當年明白了當的跟我說:
你不是唸書的料,別再往上唸了,去幹活吧。
我就沒唸了。

話說回來,唸書又不是為了就業⋯⋯⋯為啥一天到晚有人談到工作不理想就會牽扯到唸大學呢?
我看開了......
與其等上面的撞到頭幫我們加薪,我選擇趁自己還能適應新職場落跑orz
某貓的生命三元素:書、咖啡、碳水化合物。
96% 領不到3w ??

請問我是不是看錯了 ?

不好意思 ; 我真想了解這數據怎來的 .


ulycess wrote:
http://m.a...(恕刪)

nickdon168 wrote:
『路是自己選的,環境卻造就限制路的發展』
希望你懂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學生其實是很單純的。上課考試運動交友娛樂。
當每個人都去念大學時,能夠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真的不多。(特別是沒有良師益友的提點)
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隨波逐流的,逆流的人畢竟是少數,逆流又能創出一番天地的又是更少數。...(恕刪)


第一~

壓根兒沒想過自己未來的並不指稱所有的年輕人 -- 這點樓主也講過了~


第二~

『路是自己選的,環境卻造就限制路的發展』,這話沒錯~

多數的大學生念書時幾乎沒有了解自己想要的是甚麼,這話也沒錯~

問題是~

沒人要求年輕人得逆流而上 -- 我們又不想當偉人,是吧?~ -- ;但是最起碼也得弄清楚自己要去哪裡,最起碼也得在過程中修正 & 補足自己不足的部分,一步步地修正方向往目標前進吧?對不?


這不就是『好好地認真地看待自己』?不是嗎?


如果每次一講到這個話題就好像被人戳中痛處,只會火冒三丈的嗆聲反擊卻沒有一絲一毫實際的改善行動,說真的,這樣的年輕人跟那些以偏概全的老人們有啥兩樣?


如同前面版友說的,一邊抱怨,一邊努力唄~
大學期間還是要認真找到所長~不一定是指讀書,交際能力、語言、技術等等都可以

阿雷固 wrote:
我的程度只是認識幾個...(恕刪)


所以你舉的那個例子講的就是你嘛~

是就是,有啥不好意思的咧~


只是你還是沒有回到到那個問題:用特例來講通例,通與不通?

講白點~

看見一個爛草莓年輕人,並不等同於所有的年輕人都是爛草莓;反之,一個年輕人另尋蹊徑得到成功,並不等同於所有的年輕人都會這樣做 & 都會得到成功~



阿雷固 wrote:
...(恕刪)長輩們要怎麼看我?就如同我講的,我都跟他們說我只識得幾個字跟會寫自己名字而已,你們只需將我放在識字程度的員工就好,我也希望你們這樣看我。但是、你們希望我這個只有識字程序的小子要怎麼看你們呢?


如果你講的例子真的是你~

那你想怎麼看待就怎麼看待唄~


但是其他年輕人 -- 特別是那種以為大學畢=得到好工作領到好薪水的年輕人,想如法炮製?

先惦量惦量自己先吧~

ocean6570 wrote:
不好意思 ; 你要用這個角度去認為文章是在抱怨 , 對我也沒差 . 那些人也不是我的小孩 .

對我而言 .至少我以過來人身分知道該怎麼去教育自己的小孩 該怎麼去看待自己未來 .


~


不過呢...

有抱怨是好的;因為還想抱怨,代表認為狀況還沒有遭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