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yil wrote:
我觉得楼主发起这个讨论的用意在于善意提醒年轻人,不过很典型的,年轻人一般是不愿意听老人言的。
也许是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法理解为什么当年台湾的“爱拼才会赢”精神不见了吧。(恕刪)
我覺得的確有相當程度的年輕人可能會如此,但如果要用典型來形容,我覺得仍有些偏頗
我是不年輕但也算不上老的世代,應該還算經歷過所謂"台灣愛拼才會贏"的年代
大環境、世界局勢與社會氛圍今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太多東西的比較都可以看出來,K兄我想您是聰明人,我應該不須舉例
Kanyil wrote:每个社会都有问题,台湾不例外社会的问题很大,但是每个社会也都有相对成功和相对弱势的人,然否?
這個我認同
Kanyil wrote:海地、索馬利亞、緬甸羅興亞青年,如果只会怪政府怪命运不好,而没有任何实质行动,那你觉得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是那些有认真思考自己哪里不足、做好准备的人能够得利,还是那些整天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的人能够得利?
我的上一篇文章開頭就寫
"有人講的是國家、社會問題"
"有的人講的是隔壁或是下面那個不爭氣傢伙的問題"
"有人發現層次搭不在一起嗎?"
兩個問題、兩種答案,而且不能相互完全通用
所以前提是,你的答案是針對哪個問題
歐洲先進國家還是有窮困潦倒的人,因此國家發達、競爭力好、社會福利優
可以讓大多數的人過較好的日子,但不保證所有人都能過較好的日子,更不保證所有人都能過很好的日子
還是要靠自己
海地多的是窮人,但也不缺億萬富翁,也不缺新的富翁冒出來
少數人幸運的得到了機會,更少數人抓住了機會,但大環境不會因此改變
大多數的人繼續平均年所得440美元的生活
如果回對問題,你的答案沒有不對
但你的答案不是搬到其他問題也通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