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Longwood Garden 的確很漂亮, 很像仙境======早期 N 年前很漂亮的 Huntington Library 是免費, 現在也是要價 $25-$29======美國住宅區大型公園一般市政府都會花錢維護狀況會比超小型公園好很多
剛剛我又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居然發現我忘了講 Jason 的故事。我和他鄰座的同事,常常同車上下班,所以知道他許多事。如果極品的女代表是 Lynette,那男代表一定就是 Jason。Jason 是個白人,大概是50歲,娶了一個菲律賓老婆,一對子女,哥哥去年高中剛畢業,妹妹還在高中唸書。他是都市計劃師的助理,工作上表現還可以,但是在生活上。。。你就聽我慢慢說吧。他年輕時候的故事很精采,得了三座格萊美奬 (???或是艾美奬,有點忘記)。每天跟樂團巡迴演奏,但他不是歌手。他的工作好像是舞台設計還是燈光控制那一類,反正就是後台工作。日子過得很放蕩,錢也賺得很多,但是就是左手進,右手出。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不做了,找了幾個一般的工作,最後在我們部門定下來。階級雖然不高,但是我們的工作很穩定,雖然不能賺大錢,最少也餓不死。但他以前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不知道是改不了還是根本不想改,他賺的錢根本不夠花。首先他被他租的豪華公寓給踢出來。好險他兒子的籃球教練即時伸出援手,他們才有一個地方住。他兒子籃球打得很好,所以初中的時候就拿到私立學校的奬學金,後來過了一兩年,他的女兒也拿到籃球奬學金。那個私立學校有間房子,專門給外州來的小球員住,他們需要一個舍監, Jason 他們家就住進去了,幫忙管理小球員。不過等到兒子高三的時候,籃球教練要到另外一個私立學校發展,教練很喜歡 Jason 的兒子,問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還是可以給他奬學金。不過,他們必須要自己租房子,而且那個地方離辦公室很遠,來回要開四五個小時。反正小孩子要住校,他其實可以住在辦公室和學校中間,每天開車就不會那麼遠。但是,這位老兄想法不一樣,認為開車沒什麼,所以就在學校附近找個房子住。從此之後,他就陷入通勤地獄。沒堵車的話,來回四個小時多一點點。堵車的話,五個小時左右。下雨或者是下雪的時候,車子裡面要放水罐,怕內急。他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還是沒有改。全家人,一人一隻iPhone,吃飯都在外面買,而且有什麼好吃的吃什麼。他開始被國稅局追稅,信用卡停用。過路費也不繳,後來連罰金要繳 $3000多。慢慢開始感覺到壓力了,常常聽到他打電話跟國稅局和別的單位溝通,看是不是能夠少繳一點罰金。後來身體撐不住了,昏過去,但是醫生找不出原因,直接送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禮拜之後,醒來了。等回來工作之後,人有點變了,開始覺得這一切是他太太的錯,想要離婚。他太太不願意,吵了幾個月,他還是搬出來了。為了賺錢,他下班之後開始去開Uber。一陣子之後,他開始認為他這一輩子都是為別人而活,現在單身了,他要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就是搬到佛羅里達享受那邊的陽光。他說做就做,在還沒有找到工作之前,就把現在的工作辭掉,把退休金一次領光。最後一次看到他,是他工作的最後一天。車子塞得滿滿的,下班之後,就要直接開到佛羅里達,他在那邊已經租了房子了。而在前座,小小心心的放著三個格萊美奬座。本來以為不會再聽到他的消息。沒想到,三個月後他打電話回來,希望能夠回來工作。雖然已經面試過了別人,我們答應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但老實講,因為他對工作駕輕就熟,沒什麼問題的話,這個工作基本上就是他的了。沒想到,聽說這位老兄,在面試的時候遲到30分鐘。面試之後,又跟逛老家一樣,到處跟大家打招呼,說他馬上就要回來了。他的行為,讓新來的老闆非常感冒,後來就沒有錄取他。好像這個故事有點長,也有點沉重。他的小故事一堆,講不完的,同事一場,希望他現在過得好,不過好像希望不大。
fkang2 wrote:剛剛我又把文章重新...(恕刪) 看來地球上真沒啥新鮮事!他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還是沒有改。全家人,一人一隻iPhone,吃飯都在外面買,而且有什麼好吃的吃什麼。我身邊也好多這類型的同胞。
說了Jason ,就不得不提 Martin 這位同學。Martin 是白人,將近 70 歲,他每天做的事和 Jason 差不多,都是一些行政助理的事,不忙。他自己說他一輩子都在離他家 20 公里以內的範圍生活。生在家裡,小學在家對面,中學和高中走兩步路就到了,大學也沒多遠,走路最多 4,50 分鐘。第一個工作,在聯邦政府做行政助理,開車兩分鐘。後來退休了,在家無聊,在我們這裡做個 Part time,後來轉正職了。離家也是開車兩三分鐘的事。世界這麼大,他一輩子離家超過20 公里的日子,加起來不超過 3 個月。我喜歡 Martin,因為他時常帶蛋糕到辦公室請大家吃。他沒結過婚,和他老媽一起住。前兩年他老媽往生了,現在獨居,正在和他老哥打遺產繼承官司。Martin 不太缺錢,有兩份收入,一份是現在的收入,另一份是聯邦退休金。他電腦不行,常把他自己和其他的同事搞瘋。有時火大了,東西一丟,桌子一拍,很豪氣地說,“老子不幹了”。然後他就回家了。然後第二天他又回來了,帶來的蛋糕特別大。這樣的情況兩三個月都會來一次,我們也習慣了。Jason 和 Martin 同部門,私下感情還不錯。Jason 手頭緊的時候,Martin 有時會請他吃飯,或借他點小錢加油。然後在 Jason 去弗羅里達之前,和 Martin 借了一筆大的。詳細金額他不說,只說超過一萬。然後就沒然後了,(傷腦筋,嘴巴說不寫了,但是想到了不寫出來了不舒服。就寫在後面,原文和標題就不改了,大家隨便看看。)韓非子 wrote:請問你,您過去美國生活,飲食引樣中式嗎?外國人早餐會天天都喝牛奶?...(恕刪) 不洗版了,在此回樓下。每個家庭不一樣,大多是中西餐混著吃,我們家主要還是中餐為主。現在中國 (亞洲)食品店到處都是,也有農場在種東方蔬菜。雖然不是全部都有,但是食材取得方便多了。我在東岸,亞洲超市可以買到新鮮的豬血,活甲魚,長得像癩蛤蟆的活青蛙,雖然不知道誰在買,但是有賣。超市通常有一區自助餐,有各式各樣的熟食供選擇。西岸中國人更多,更方便。但是西餐方便,再加上有些小孩不喜歡和同學吃不一樣的午餐,也常吃(這好像有點廢話)。不過,再怎麼樣,還是台灣的東西好吃。牛奶也是看人,有人天天當水喝,有人不碰。超市一加侖牛奶大約三四塊。另外,你太客氣了,“您” 這個字我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