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我是軍公教,我支持改革,但請不要汙名化我們

zysunc wrote:
我告訴你,小弟是所謂的泛國營投資企業的基層從業人員,政府轉投資各事業單位何其多,擠出來的油水可是連所謂的軍公教連體嬰族群都忍不住大流口水...


泛國營投資企業? 所以裡面是公務員還是非公務員?

擠出來的油水? 如果你是意指公務員貪污,那是他不對,應受法律制裁,但幾個公務員就代表了全體公務員??

就看輕全體軍公教? 神邏輯啊!

還有不用補腦我是公務員,但多讀一點書是對的。(我是說我要去讀了)






中原一點紅 wrote:
在民國七十幾年以前,要當軍公教很難嗎?師院的錄取分數比大多數公私立大學的商科還低


以前考得上師專大概都上的了地區的第一志願,甚至師專落榜只上了第一志願。

公費師院比多數私立大學商科低??? 哪一間師院,哪所私大?

七十幾年以前能上國立大學的大概算是人中龍鳳了,
大部分位子早卡好了,現在應該都是中高階主管了吧!搞不好舊制勞退早就領一大筆了,高位坐著繼續幹!












文章裡 沒看到你講自己是幾年前當公務員的?
momogoo wrote:
最近版上挑起勞工與軍...(恕刪)


『勞工才真正是被政府壓榨的一群吧』???
不太懂這句話的邏輯
壓榨勞工的是雇主吧!怎麼變成政府?
就算是政府沒有保護好勞工
直接欺壓勞工的也是老闆們
不是軍公教人員
要鬥也要鬥那些有錢老闆們才對
把他們應該給卻少給勞工的錢吐出來
smeiorganic wrote: 公費師院比多數私立大學商科低??? 哪一間師院,哪所私大?...(恕刪)
建議你應該去圖書館找找民國76、77年大學聯考的各科系最低錄取分數,舊報紙都有;如果沒記錯,光是文化企管以及文化國貿的錄取分數,都足以錄取新竹、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師範學院 至於三軍官校以及警官大學等,我想應該不用我再多做解釋吧!

除此之外,聯考還設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加分」,例如:蒙藏子弟、功勳子弟等,可是當年卻沒聽說有「原住民加分」我是民國77年參加大學聯考,各位千萬不要小看「各類降低錄取標準」的加分方式,記得應該有「降低10%錄取分數」或是「降低25%錄取分數」,隨便一個「加分」就足以讓學生從落榜(300分)變成錄取(400分);印象中,我們那一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是315分(東吳哲學)、最高錄取分數是440分(台大國貿),所以真的不誇張...因為加分而從落榜卻錄取國立大學明星科系(政大企管404分)還好我當年沒有重考

前面我就已經再三強調:我從不後悔當年放棄師院,而選擇企管系就讀;而我的同班同學也因為當年畢業時政府剛好開放新銀行設立,現在多數早已在本國各主要銀行擔任經理、協理以上職務,事實證明,我本人因為後續往科技業發展,後來領的薪資的確也比軍公教所得多得多

我現在最在乎的只是國家財政必須改革,以免現在存的退休金將來不夠養老,這是我去年選擇投票的主要原因,相信也與全面性變天有相當關係
是誇張!這棟樓讓我見識到許多標準吃相難看的嘴臉啊!!! 〔臉皮真厚〕

前面我已經說得很清楚,在民國七十幾年以前,要當軍公教很難嗎?師院的錄取分數比大多數公私立大學的商科還低,更遑論只有家境清寒或是成績不好的才會去考三軍官校以及警官學校。請問這些錄取的有資格被稱作「好的人才」嗎?

好的人才當然值得給予更好的待遇,以前在深圳龍華時,總裁對我們各事業群的要求是: 每年淘汰30%的員工、並同時召聘20%的人員,各部門各職務訂出自己的KPI決定獎金以及能否留任。要拿千萬年薪並不困難,重點是【要先能幫公司賺進上億利潤】

可是在中華民國要取得的公務員資格的方式卻是通過八股的考試制度,這樣的制度「好的人才」根本不屑去參與;尤其是一旦通過考試後,多數公務員只會混吃等死,幾乎完全沒有所謂淘汰機制。竟然有人說這批人是【好的人才】?

我曾經去新北市政府開會,當初因為都審委員會要求廠商必須同時將緊鄰的【一小塊】河川水利地一併納入景觀美化工程,廠商也願意【認養】;結果河川局、公園處卻互踢皮球,因為怕【圖利廠商】? 經費廠商要出,何來【圖利】之嫌? 結果經發局副局長只能在旁邊急跳腳,因為這是屬於重大民間投資,主持會議的副市長也莫可奈何。最後只為了修改會議紀錄的【幾個字】,大家坐在會議室裏面3、4個鐘頭,後來因為已近下班時間,所以才取得各單位的共識

我從來不在乎公務員退撫要領多少、怎麼領,我的重點只是要求:「從現在起,政府應該將每年千億的【退撫預算】刪除。」,至於你們愛領多少、想領多少、基金還能維持多久,這些都不關全國人民的事情。如果最後真的因此提前破產,那也是這些既得利益者們咎由自取。不是嗎?
中原一點紅 wrote:
建議你應該去圖書館看看民國76、77年大學聯考的各科系最低錄取分數,舊報紙都有;如果沒記錯,光是文化企管以及文化國貿的錄取分數,都足以錄取新竹、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師範學院 很混(至於三軍官校以及警官大學等,我想應該不用我再多做解釋吧...(恕刪)


沒錯!

甚至演變成師院公費生錄取分數都比自費生低很多,
原因:當老師不是最好的出路。

只是這些自費生萬萬沒有想到押錯寶了!
( 不景氣、少子化 ...... 沒有退路 ....... 流浪教師 ...... 任教者非最強者 ...... )

s8633028 wrote:
現職人員選擇集體沉默...(恕刪)


我只覺得今天一根手指指別人,
同時四根手指比自己。

反正,該破產的就會改革,這是既定的路。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中原一點紅 wrote:
建議你應該去圖書館看...(恕刪)
前面我就已經再三強調:我從不後悔當年放棄師院,而選擇企管系就讀;而我的同班同學也因為當年畢業時政府剛好開放新銀行設立,現在多數早已在本國各主要銀行擔任經理、協理以上職務,事實證明,我本人因為後續往科技業發展,後來領的薪資的確也比軍公教所得多得多


所以你是說你念的是贏過 新竹、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師範學院(最低錄取分數)的企管系嗎?(文化?)

如果是,這也說明了,相同的人才水平,在業界薪水是比公教高。請問你,國家要招納人才,但是薪水又不能太優渥(會與民間爭才)
,政府要如何做,才能吸引人進來? 不就是提供相對穩定的就職環境、較好的福利及較優的退休制度嗎?

至於國家為什麼需要軍公教存在,可以去翻翻相關文章。

既然需要軍公教,公部門又需要人才,又不能與民間爭才,隱性薪資(即退休所得)就是政府當時運用的。
要不然你告訴我,跟你差不多分數的這些[人才]去政府上班是白癡嗎? 其他人選擇師院當然包括了每個人的興趣(或志業),
但這些人唸了書不會去評估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當初為了興趣(或理想)忍受低一點的月薪,選了一個可以是終身志業的工作,
物換星移之後卻被你們罵成這樣,唉,早知道如此,他們應該投入商業職場,跟你們爭飯吃,攤紅利,誰死誰活還不知呢?









smeiorganic wrote: 所以你是說你念的是贏過 新竹、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等地的師範學院(最低錄取分數)的企管系嗎?(文化?)
如果是,這也說明了,相同的人才水平,在業界薪水是比公教高。請問你,國家要招納人才,但是薪水又不能太優渥(會與民間爭才),政府要如何做,才能吸引人進來? 不就是提供相對穩定的就職環境、較好的福利及較優的退休制度嗎?
...(恕刪)
沒錯!別懷疑,就是文化企管系,不信?可以去圖書館翻舊報紙,有憑有據喔!

至於你所謂的「好人才」?請看看我206樓回文,這些混吃等死的公務員如果也稱得上「好人才」,請問你把廣大民營企業的白領放在哪裡?

我的重點不斷強調:要改革的是制度、要刪除的是每年千億的退撫預算;民營企業的優勢在於「競爭」,可是軍公教人員的淘汰機制在哪?我從不怕「競爭」,如同我以前公司的總裁所說:他最感謝國家的就是完全不幫忙企業,所以他才能夠練就如同蟑螂般的求生意志,與世界大廠「競爭」。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