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由美國---->類推台灣研發工程師失業如何轉業?

heliboy wrote:
Option我在19...(恕刪)

終於過了
上一頁不知道要卡多久
雷蒙斯 wrote:
上市櫃經營者會詢問所有股東嗎?他只是在法律未修改未違法的狀況下執行的行為.


沒錯啊, 只要不違法, 為什麼不能做? 至於合不合理, 可以討論.

雷蒙斯 wrote:
修法後就不行這樣搞了.


所以現在沒公司"印"股票換鈔票了啊!


雷蒙斯 wrote:
若這樣會激勵士氣形成更大獲利.那全世界都應效法.這才是肉弱強食的資本市場.為何先進國家股市都沒這樣玩?
因為這是不合理的麻.



雖然跟員工分紅不一樣的性質, 那新加坡利用低稅率吸引富人移民, 犧牲掉部份人民的權利, 您覺得合理嗎? 全世界有幾個先進國家敢這樣玩?

我的重點是國情不同, 條件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別的國家有內需市場, 有獨特天然資源, 有極佳地理位置, 有優美自然景觀, 那臺灣有什麼?


heliboy wrote:
..(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大大您目前仍然待美國
還是回台灣?
回台灣的話是因何緣由?
雖然跟員工分紅不一樣的性質, 那新加坡利用低稅率吸引富人移民, 犧牲掉部份人民的權利, 您覺得合理嗎? 全世界有幾個先進國家敢這樣玩?
我的重點是國情不同, 條件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別的國家有內需市場, 有獨特天然資源, 有極佳地理位置, 有優美自然景觀, 那臺灣有什麼?

針對這點來說明.各國可利用自身有利的方式來吸引資金或是人才.美國玩QE.日本搞貶值.
就拿新加波來說.國家土地不大.天然資源亦不多.國家政治也封閉.不若台灣多元.好處是要做啥執行力很強.加上一個國營的淡馬錫公司大買國際公司增加競爭力.新加坡前幾年搞賭場也受到國內的阻力.但是為了觀光產業.不得不的選擇.而今金融業要與香港競爭難度頗高.而新加坡有什麼?就是人才.不論是外地還是本地.資本家也行.精英治國的典範國家.藍領工作也吸引周邊新移民來做
台灣可行嗎?1.台灣不欠資本家.反而太多.錢也太多.吸引來若沒投資產業創造工作機會.反而去炒房這就麻煩
2.藍領工作台灣也多.只是價錢.環境.不好.但也不缺人.何況很多老闆還想更便宜的外勞
台灣要思考的是在產業上的結構改變與突破.就算是代工也是很有深度的代工.如台積等.現階段錢進房產.也無當年百花齊放的零組件發展.錢無處可去.也沒流向股市.只是墊高房價.政府應當思考下一階段的發展.我之前有發一篇文就是在說這.有空可參考參考

.
月領3.3萬 她18歲去新加坡「做工」
商業周刊 – 2013年8月14日

7月底,新加坡第一大英文報《海峽時報》,以半版報導台灣人赴星工作,內文寫著:「台灣年輕人願意到星國工作,是因為毫無生氣的經濟。」當地中文報《聯合晚報》也以「外勞配額政策收緊,餐飲業聘台灣人…」為標題。台灣人,被認為是「外勞」的一員。

儘管標題與內容頗刺眼,但從客觀資料來看,台灣人流向新加坡,卻是不可擋的趨勢。亞洲跨國人力資源公司博禹發表的「2013年人才報告」指出,新加坡是台灣人出國第二選擇,勝過香港、北美。

報導也附了照片。主角是18歲的陳雅茹,開平餐飲學校應屆畢業生,第一次出國就是去「做工」,她與新加坡雇主簽了兩年契約,一樣的暑假、一樣的18歲、一樣是出國,有人到歐美留學、念書,她卻選擇到新加坡當基層勞工。

當地計程車司機給我們上了一課:「不管白領或藍領,上班一律稱『做工』。這個詞沒有職位高下的問題。」

媽媽贊成孩子給別人教
「台灣薪水凍漲,不出去,機會在哪?」

場景轉回到4月的開平實習餐廳,6家新加坡餐飲企業,首度攜手來台徵人。包括在4個國家展店的上市公司同樂集團;被稱為「蟹王」、明年打算上市的珍寶集團;以及有近30年歷史的糕餅店松園餅之屋等。

陳雅茹成為珍寶第一位台灣員工,也是6家新加坡企業集體徵才,第一位成行者;更是全班同學中,第一位出國工作者。珍寶共錄取14人,另13人均因父母擔心照顧不到、學生擔心人生地不熟,以及兵役問題,暫難成行。

「國外歷練,總比在家當米蟲好。現在放手,說不定以後更感激我。」雅茹的媽媽一邊幫忙收行李、一邊說著:「雅茹從小脾氣不好,孩子要給別人教。」

會不會擔心孩子到新加坡當「高級台勞」?「我們在這裡工作,也是『勞』啊!」媽媽嚴肅的回答。「新聞報導說,台灣實質平均薪資凍漲16年,不出去,機會在哪裡?」她反問。

松園餅之屋第三代老闆曾偉直言:「8年前,台灣薪資對我們來說是高的,但台灣薪資凍漲16年,新加坡成長,台灣員工對我來說,就便宜了。」「我終於請得起台灣員工了!」

星國老闆給薪不算高
「年輕是最大本錢,我輸得起」

開平畢業生起薪多有新台幣2.4萬元;到新加坡三個月試用期後,對方提供約新台幣3.3萬元的月薪,其實不算高很多。

薪資誘因不夠強烈,雅茹與其他將赴星的年輕人,期待的是什麼?「開眼界!」雅茹回應了疑問,「年輕是最大本錢,我輸得起。」

在珍寶的800多位員工中,外籍勞工占近四成。該企業設計「千里馬培訓制度」,表現優異者,可成為重點培訓員工,僅18個月就能升上儲備幹部,薪水跳兩級。

去澳洲打工,澳洲政府只願發給30歲以下年輕人打工簽證,多數人一年期滿就離開,也難有升遷機會。但在新加坡,外國人從低階往上升,比比皆是。

在海外企業招手中,新一代正試著走出自己的路,陳雅茹是全班第一個出國的人,但絕不會是唯一。當台灣經濟停滯,每個人,沒有跟著停滯的權利。這是個案,或是「台勞時代」的序曲?還有待觀察,但我們祝福她,以及同樣勇敢放膽去闖的人們。

親愛的馬桶 wrote:
可以請教一下大大您目...(恕刪)


我已經回臺灣超過10年了(在美國也待了快10年). 為什麼要回來啊? 主要原因是美國單身日子太無聊! 臺灣路上正妹好多啊! 家裏那個大正妹是回台後認識的!

雷蒙斯 wrote:
2.藍領工作台灣也多.只是價錢.環境.不好.但也不缺人.何況很多老闆還想更便宜的外勞
台灣要思考的是在產業上的結構改變與突破.就算是代工也是很有深度的代工.如台積等.現階段錢進房產.也無當年百花齊放的零組件發展.錢無處可去.也沒流向股市.只是墊高房價.政府應當思考下一階段的發展.



您講的跟我講的不衝突, 我認為臺灣擁有的就是平均高素質而且聽話耐操的人力, 這批人要好好善待! 這批人流失了, 臺灣產業也沒了.

kegabu wrote:
月領3.3萬 她18...(恕刪)
之前有篇去新加坡領4萬台幣的
沒想到還有領3.3萬台幣的
真心酸

親愛的馬桶 wrote:
之前有篇去新加坡領4...(恕刪)


3.3萬...

20年前我帶一群
泰勞
在腳踏車工廠

比較資深的泰勞薪水
就超過3萬了

台灣已經輸給泰國了
heliboy wrote:
雖然跟員工分紅不一樣的性質, 那新加坡利用低稅率吸引富人移民, 犧牲掉部份人民的權利, 您覺得合理嗎? 全世界有幾個先進國家敢這樣玩?
...(恕刪)


因爲他本來什麽都沒有,試問,犧牲的是什麽? 拿它的鄰居當參考點,我認爲你說的犧牲掉部份人民的權利是個假像,你沒法證明的。沒有利用低稅率吸引富人移民的話,新國地方小,沒資源,可能比其它鄰居還差。現在至少給人民一個希望。有時人活著,即使是窮,只要有希望,還是可以活得不錯。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