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yangss wrote:
其實念到研究所以上,不代表能力就有一定程度
我以前就覺得有些碩士論文就像大便一樣,有吃就有放,有Input 就有Output
有些基本推論就錯,也寫得有模有樣,根本就廢物一篇
如果人智能不夠,應掛個碩博士,反而是個障礙
那些工作根本無法勝任
上104去看,現在碩士滿天飛,還有號稱3-4年工作經驗要找技術職,結果都是一些櫃台、送貨或者廚房工作經驗,跟自己的希望職稱八竿子打不上關係。台灣教育真的要加油了,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學生的錯,最大責任應該是學校,再來是政府。學校應該分成就業型和研究型才對。前者型學校平時應該收集職場需要技能資訊,經常update,然後在學生畢業前最後一年,開出可以銜接職場的技能課程才對。後者型則是針對國家或企業所需高階理論的研發和成立實驗室,定期跟企業發表可實際銜接的實質成果展示,實現安排研究課程。這種教育體制應該是政府要來設計,然後鋪下去後,學校要大力發展自己類型的使命和角色。美國就是這樣。
說到碩士論文,其實我看過一些題目都很不錯,論文內容也不差,問題在於論文是項高級理論的研究,這個研究隨著碩博士畢業也跟著結束,結果就是理論始終無法銜接到實際世界去。拿大數據來說,其實台灣10年前就有碩士論文在研究這個topic,可是今天大家卻都以為是新東西。台灣學校的理論研究教育搞得像做市長一樣,每四年的建設隨著市長下台reset掉一次。
天佑台灣。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研發能創造出 tPhone 7 plus,為世人津津樂道,大家都會上官網急著搶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