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我終於爬到十幾年前訂立的目標階段(真實故事)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我不知道 大大您在痠...(恕刪)


我不需要自我吹噓我領多少~~

你的成功不是單純自己的努力而來~~

社會環境的因素,造就我們這一代(40歲上下)

要年輕人忍耐22K,倒不如讓年輕人先有24K以後

再來評判年輕人~~~

至於光看你回答你擺攤的問題,就覺得你還滿自我的

五分埔商圈現在不知道,10年前擺攤至少有50幾攤

分佈在公園旁,與車站過來聖瑪莉麵包那附近

要跑警察~~也有暗黑勢力~~所以你說的...嗯.......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好了 各位大大 小弟把自己經驗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不用注意錯字
我只是給目前要找工作的你們
我本身經歷或許聰明的你們可以發現這故事的道理在哪裡...(恕刪)



不想說太多

隔壁 : 關於轉職~回南部工作

5國語言+政大畢業 台北30K 台南22k

以後就是現在的菲律賓..

tayjih wrote:
我不需要自我吹噓我領...(恕刪)


少在那邊自以為 不懂還在莊懂

現狀就是這樣 你也可以不用去擺

黑道在哪邊 我擺的時候就有了 我也要繳錢


我公司 都是26k以上 你要不要來我公司參考看看

有兩個新人 進來 不到兩個月 就被我砍頭了

他們以為可以混很多事情 同樣幾個新人 這兩個就是差很多

當下他們26k也不適合


我只是陳述 我領錢不管幾k 當時幫家裡 還是等於零 為了改變現狀 我改變收入來源


我最看不起就是類似你這種人


真是好笑 我文章有提幾k嗎 跟你說也真是浪費我口水 我從頭到尾只想鼓勵年輕人


abelkk wrote:
不想說太多隔壁 : ...(恕刪)


今天新聞 有提 幾個國立大學 捨去原本科系 轉職去做別的

如果您有看到 就知道他們為何轉職

就是絕地逢生 現狀已經如此 無法改變老闆給予的


以前的優勢 現在都不在

唯一不同就是你可以改變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少在那邊自以為 不懂還在莊懂...(恕刪)


業務主管訂定契約時,沒有注意到錯字,常常會讓公司承受很大的損失~~

鼓勵年輕人??那方向有點偏差~~

前面有網友已經陳述過,你的問題了

繳錢給黑道??就這樣??我笑了~~~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文章開始之前,我想說...(恕刪)


大大的一番敘述,我想不只只是想分享目前成就此外也有對於目前的社會評論價值有點感慨吧,小弟深受教誨。

然而一些人對於大大的評論或觀點小弟約莫了解一下,小弟有幾項觀點:

1.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目前觀察起來普遍大眾及廠商公司都偏向前者(抓住世界潮流)保以生存,成功比例的確是較高,後者卻是鮮少。此話並非評論前後者關係優劣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背景差異,但要怎麼抉擇都在個人,或許有人想平淡的過完一生那也無妨,但這篇文章在小弟理解是篇勵志文請不要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來理解文章,的確現實面有些是如此但不是這篇的"重點"。

2.與其埋怨社會型態不如自己尋找/創造自我生存條件還比較來得實際,若想要社會因你而改變,怎不先秤秤自己幾兩重。(就像電視劇的東大特訓班裡所述的一段意思,"若覺得制度不合理,那就爬上頂端改變制度" )

3.若要批判老闆跟員工間的薪資問題請先表現出自我職業能力再來批判,若你沒有或只待在不需要有突出的職業能力工作環境下那你也沒有權利批判,只能讓人批判。(動畫的棒球大聯盟也有類似的對話出現)

4.普遍的高學歷,但是理解事理能力水準真的有比較高嗎?反觀小弟覺得普遍人都是被新聞牽著走,看著片段字面、畫面就能判斷出事理?而實際內部過程你真的有90%以上的了解嗎?若沒有請不要跟著起鬨,若有請分享合理的分析及敘述來證明你的論點或事實的確如此。

平常小弟都只是爬爬文很少登入留言,但看在心中都有一些覺得很奇怪的社會形態。既然說著22K實在是領不下去,那為何在路上看著那些在我年紀左右的年輕人卻都能穿著名牌拿著昂貴的高科技產品,在週末呢看著大家對於3C產品的買氣還是很熱絡,都可以很闊氣的花下不少張鈔票帶著新產品出出入入,實在很諷刺,所以對於22K的新聞報導及評論實在是不語置評。

最後,4項觀點中有提到的電視劇或是動畫小弟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看過,但是應該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理解或是揣摩這幾句話的含意。雖然這些話在小弟心裡蘊藏很久但是為了要寫成字句還是花一些時間來敘述,而不是沒有Sense亂批判抓語病的回應。
一直發不出去,有重複煩請刪文謝謝。
你還是回家去牆角玩沙吧!想酸人也拿出一點有內容的,標準鬼島呆丸郎!
tayjih wrote:
業務主管訂定契約時,...(恕刪)


sierra1990ad wrote:
平常小弟都只是爬爬文很少登入留言,但看在心中都有一些覺得很奇怪的社會形態。既然說著22K實在是領不下去,那為何在路上看著那些在我年紀左右的年輕人卻都能穿著名牌拿著昂貴的高科技產品,在週末呢看著大家對於3C產品的買氣還是很熱絡,都可以很闊氣的花下不少張鈔票帶著新產品出出入入,實在很諷刺,所以對於22K的新聞報導及評論實在是不語置評。


只針對這一段回文,年輕人喜歡3c產品似乎不是這年代的通病吧,小弟在國高中時期,那時7-11的時薪好像才72塊(或更低)也還不是打工去買一台貴松松的電腦,一台要價上萬單倍速光碟機?這裡該討論的應的是恆長所得的消費,而不是對某單一奢侈品的消費討論吧。

tayjih wrote:
業務主管訂定契約時,...(恕刪)


錯字 開頭就講 不用去特別說明


如果你不懂夜市生態 你就不用去大笑


這種事情形 至少 我知道的四個地方都有黑道收規費 因為我以前都擺過

只是最後在五分埔而已 他們相對便宜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