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演員之路真難行

有哪一行是輕鬆的嗎?
weipulee
weipulee 樓主

重點是打魚三天可能要休息十年,還得顧個藝人的面子架子撐著,恐怕不是輕鬆的問題.

2024-07-09 0:14
台灣娛樂圈已死
以前的風光不在
多勞少獲
建議轉行
mark0826

會嗎?我看網紅們如過江之鯽,都快看不過來了

2024-07-18 16:58
weipulee wrote: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電影...(恕刪)


以前娛樂少,新奇會看,布袋戲,歌仔戲很多人看,現在這些都演給空氣看!

現在各式各樣影音,包含各國影音,看人的標準比以前高,看的內容也很多,

不出眾或優秀的演員就沒人看~
三百六十行

你要當哪行的狀元都沒這麼簡單啊

難道奧運金牌就很好拿嗎

難道台積電副總就很好做嗎

你想當一個當紅演員當然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跟你認不認真也沒關係

台積電底層難道不是一堆認真拼命的工程師嗎

想要脫穎而出

本來就是除了努力,還要有時運,機運喔
weipulee wrote:
民國六十幾年台灣電影...(恕刪)


看看現在不少紅翻了的網紅,有的都紅到進軍電視圈了
其實長的也其貌不揚,要說才藝嘛,也普普通通,就是有抓到時代的趨勢,博眼球衝流量

抖音上有看過小咖通告藝人,看連結FB上有一些作品,連聽都沒聽過,有些只是配角插演個幾個景
去年女兒班上(小二)來了一個轉學生,偶然在他新加入家長群點了他個人資訊看,也是連結到FB,是個小演員,有演過幾部鄉土劇的配角還有一些超商廣告

恩,我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我比較好奇台灣演藝圈該怎麼踏進去

連管道門路都沒有

更不用談好不好走了

絕大多數人是連路在哪都不知道
mark0826

坊間有訓練學校,以前是訓練才藝跟表演,現在還有訓練當網紅,剩下的就是自己去參加各項比賽跟面試或試鏡,或是自己花錢找經紀公司幫忙找門路。不至於找不到門路啦,現在網路跟自媒體那麼方便,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

2024-07-15 17:00
不要忘了,民國六十年代還有一個警總和新聞局在管,所有的節目必須符合政府的政策,比如電視電影唱歌主持不能用台語,所有都是標準國語配音,國語講不標準,你連進電視台的機會都沒有,想拍大紅大紫的電影,基本也沒你的份,只有去拍那時官方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台語片,賺點外快,後者限於市場和預算,粗製濫造,劇情荒誕,賺一單算一單,一年拍幾十上百部不成問題。

所以,那時代想出頭,除了會唱歌跳舞演戲和基本的美貌英挺,第一,你最好是外省人出身,第二,至少能操標準國語。第三,你得完全配合政府宣傳需要。第四,家庭背景最好和黨政軍牽上關係。


所有這些一線大咖:林青霞、秦漢、甄珍、劉文正、鄧麗君、費玉清、姚蘇蓉、楊燕、冉肖玲、白嘉莉,張琍敏、陳莎莉、侯麗芳、蔣光超、沈長聲,關勇、寇世勳、金超群...........無一不是如此。少數除鳳飛飛、柯俊雄這類可以橫跨國台語並且主演一線電影的本省人,可說少之又少,一般是作為樣板的作用。

豬哥亮一類的本土諧星主持人,根本就只能在南部的小歌廳戲院裡混日子,至於其他台語歌手和電影演員,都被邊緣化的很厲害,蔡振南出道時想做國語創作歌手,無奈一口下港台語,怎麼唱都不對味,後來才發現路走錯了,趕快轉回台語創作歌手。陳一郎民國七十年初就已在南部大紅,遲到七十年代尾才真正上電視(張小燕的節目),沈文程和陳小雲的歌更是有段時間被列為"低俗歌曲",不准公開在電視播出。


六十年代想演戲唱歌,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某些族群屬性、身分就已經決定你進得去進不去,現在當然沒這些門檻了,不過風水輪流轉,那些一句台語不會的,也慢慢被淘汰,一口標準國語腔調的優勢早已一去不返,這個時代是包裝的時代,是搞怪的時代,是沒有標準的時代,國語不標準,台語也不標準,入行沒有條件,只要敢秀敢講,演藝人員早已涵蓋電視主播、記者、各類直播主、名嘴,如果以社交媒體做標準,只怕是人人都已入行(想想你的facebook, twitter),問題不是進去,而是怎麼脫身,呵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