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110750291630 wrote:本人目前28歲 大學...(恕刪) 當然不要繼續幹鑄造說白點夕陽產業不知道你是重力鑄造還是壓鑄1.體力活2.環境都相對不好3.高溫高熱環境對身體不好而且技術門檻相對不高,也很難幹一輩子真的家裡有修車廠能接快回家吧...修車修的好,學徒教得好賺錢沒煩惱不過修車技術性很高就是了要學的也多要有點耐心
a09110750291630 wrote:我們公司都是做工具機之類的 疫情導致這行業生意起伏非常大 也讓我想我是不是一輩子都要在這行業 很迷茫 中國已經開發出 3D 雷射金屬列印技術,當然現在這東西還是國防機密,不會太快流出來,不過趨勢已經出來了 ...以後鑄造應該都會由 3D 列印取代,工具機用量也會減少 ....
cougar2015 wrote:鑄造那是夕陽產業。汽...(恕刪) 建議你去研究一下夕陽產業的定義請問一下你每天需不需要穿衣服.褲子?紡織業也是夕陽產業...夕陽產業並不是沒人做會消失的產業OK所謂的夕陽產業簡單來說就是利潤低...勞力不能對等於付出,越來越沒人要作初期確實不錯現在已經越來越糟糕以前從業工廠就好幾台並且多數可以用自動化取代了可以質疑別人觀點但不用tag我謝謝...[除非你能確定你的看法是100%正確的]建議是打給樓主看的接不接受,都是一番好意
cougar2015 wrote:夕陽產業的定義是隨時...(恕刪) 鑄造業是基礎工業,不過因為工作環境差,有時就連外勞都不願意投入,成為台灣三、五年後、可能消失的產業之一,今天勞動部、經濟部與教育部成立「鑄造業產業平台」,希望透過改善工作環境、轉型升級,引進3D列印技術,希望5年後、能吸引1千200名年輕人投入。 傳統的鑄造業,溫度高、噪音大、粉塵多,被戲稱鼻子是吸塵器,肺是積塵器,願意從事的勞工不多,除了請外勞,國內本勞平均年齡高達60歲,缺工、人才斷層是產業的最大危機。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 伏和中== 國內非常重要的基礎產業 但是年輕人不願意進來 所以我想 這個鑄造產業發展平台 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 就是希望能夠 複製成功的鑄造廠的經驗 能夠推廣到我們其他產業 讓其他的鑄造廠 能起來效尤或模仿 目前國內大約有800多家鑄造廠,從業勞工1萬8千多人,年產值900多億,勞動部在去年投入600萬,輔導9家業者改善工作環境,要把鑄造業從骯髒、危險、辛苦的3K產業轉為乾淨、有發展、有競爭力的3C鑄造業,今年更擴大投入3600萬經費。==勞動部長 陳雄文== 在今年已經有30家業者 願意來配合 這個就是我們希望的發展 為了幫夕陽產業找出路,幫年輕人找頭路,勞動部、經濟部與教育部成立「鑄造業產業平台」,並結合3D列印,要促成產業轉型升級,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吸引年輕人就業,希望5年後至少吸引1200名年輕人投入。 許恆慈 劉漢麟 台北報導別不懂硬凹可以嗎...本來不是很想吐槽你,但你一直tag我夕陽產業是指產品銷售總量在持續時間內絕對下降,或增長出現有規則地減速的產業,其基本特徵是需求增長減速或停滯,產業收益率低於各產業的平均值,呈下降趨勢。誰跟你說夕陽產業就會消失的,錯就認錯硬要凹意義何在無言...01真是最不缺自以為是的人好比紡織業也是夕陽產業但他永遠都不會消失...黑名單88
我做模具工程師有十幾年的資淺經歷,對於鑄造這門產業本來也以為是夕陽西下快消失了,可是這幾年進科技業負責壓鑄模開發的工作,包含先前也搞過重力鑄造的經驗,高階產品現在大部份都要開始採用壓鑄的外殼了,因為5G晶片、電動車的電源轉換、控制箱體…等,產生的熱源都需要鋁合金外殼,包含特斯拉在推動的一體式壓鑄技術(未來會使用破萬噸的壓鑄機台),鑄造產業的發展近年有大量的進展,在模具製造的相關產業其實是不會消失的,而且台灣的技術斷層很大,很多五、六十歲的模具工程師都還沒辦法退休,我認為只要肯在專業上精進(語文也是必要的),往鑄造設計、開發的方向努力(模具就是要選一門做到專精),在專業上能保持一定水準,這種人才會越來越稀有也越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