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13487 wrote:大家好小魯現年32歲...(恕刪) 想了4年還在規劃~ 這4年做了什麼計畫或者是搜集多少資料了若是什麼都沒有~ 就不要發幹話文來安慰自己:有計畫要出國留學好好的幹公務員吧朋友在傳產默默工作幾年存筆錢,某天聊天突然說他要出國留學(以前從未聽聞這個計畫)幾個月後就辭職飛到加拿大~ 現在已在歐洲的外商公司工作"會叫的狗不會咬人" "會咬人的狗不會叫" 你是屬於哪一種??
選B主要是再提升自己眼界和能力,不是為了去體驗外國生活,若只是要體驗外國生活,公務人員好好規劃時間安排,每年出去窮遊一個月就好了。你是生活太安逸無目標,推薦去看YT荒野獨生的影集解說,可以從荒野獨生開始體驗。選A,未來養自己沒問題,要支撐一個家庭是捉襟見肘的情況,稱不上穩定。傾向選B,但要選B就看你有多大的決心,即使遇到最壞的情況也能欣然面對,努力克服,那就馬上出發。讀書的時候就半工半讀,到能支付生活開銷的情況,這樣可以支撐到你找到工作再畢業,而且加拿大的打工時薪或許跟你現在的工資時薪也差不了多少。要去前先規劃好要打甚麼工。需要的技能先在國內學習好了再去。
ev7113487 wrote:B. 以前一直夢想去加拿大留學讀設計,預計讀完也要35、36歲,如果可以希望留在當地找工作, 樓主是不是有誤解?認為"設計"這種事,只要上了課,不會就會變成會?你如果有設計天份,現在已經在參加各種徵稿、比稿了吧?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麼上個課,天份就會被開發出來?要不要先在國內上個課試試?
藝術很吃天賦的,頂尖人才大多在未成年時就已嶄露頭角,其他的人繼續留在藝術領域載浮載沉,然後幻想著自己不能就此一輩子,看看有沒有其他出路我司的開發部門曾有過幾位設計系的同事,他們大多也是鬱鬱不得志,來到我司也只是過水或被經濟壓力所迫,我認為人想換跑道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不甘寂寞。當然也不排除樓主是像班超那樣的人物,投筆從戎走出了一片天,或像陳勝那樣脫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角色,後來也真的做出驚天動地的一番事業。但數千年來這樣的人也只是屈指可數。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好好思考一下。至於網友的意見,我們這裡沒有任何人會為樓主的成敗負責,我們只是出一張嘴。
Solaris2344 wrote:想了4年還在規劃~ 這4年做了什麼計畫或者是搜集多少資料了若是什麼都沒有~ 就不要發幹話文來安慰自己:有計畫要出國留學好好的幹公務員吧 講得有道理,一種是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工作性質,一切看運氣;一種是面對熟悉的環境和工作性質,實力走遍天下;第一次30歲純碰運氣,運氣不好沒實力所以失敗;然後下一個工作3年後就想走但也還沒實力,5年後實力大增,10年後才踏出,第二次40歲看實力,順利拿到職位~ 共勉之
你要了解一件事.......國外的競爭可不比阿呆台灣一樣你以為每天爆肝你的外國老闆就欣賞你重用你??假裝努力那套在國外是行不通的,唯有拿出真材實料人家才會重用你,其二....國外本地就有本地勞工了,請給個理由要重用你這個"外勞"(沒錯,你如何看待東南亞外勞,國外雇主就是如何看待你,不過在他們眼裡都差不多就是了😂) 除非你會飛會鑽地(我比喻的不誇張),要不然你要在國外混是難度很大的,相比起國外台灣國內的阿呆工作就好找多了~ 雖然薪水低到你會哭爸,如果你只是想要出去喝個洋墨水再回來找工作那大可不必,cp值爆幹低,出國留學就是鐵了心要在國外扎根生活...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未來發展上都是最佳選擇~ 小弟我跟你年紀一樣,應該比較能理解~ 建議你齁可以先放個幾天假出去到你想要留學的地方看看,打聽打聽,做個全方面的金流分析,然後你就會發現.........新臺幣真的靠北"薄".......
ev7113487 wrote:大家好小魯現年32歲...(恕刪) 希望穩定但又不想安於現狀 真的很強力的告你該去追你想做的事因為當未來的牽絆越來越多時多一張口(老婆的嘴)多第二張嘴(小孩需要養育的嘴)後人生很多夢想就無法實現轉而讓職業變成人生的配角下班再發展人生別的志向.....這時你的志向就很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