驫騳馬 wrote:因為年輕人只會看底薪寫績效(愛幹不幹的拿不拿的到都不知道,年輕人不會選) 哈~ 真的。我碰過一個年輕人,應徵業務,要求底薪 80000,我問他一個月可以幫我帶多少業績,他說一個月 100 萬沒問題,我就跟他說,那麼有自信,不然我們改成底薪最低工資,獎金 10% 好了,這樣賺更多,他馬上沉默了...100萬不是做不到,我們之前有位業務,曾經在一個暑假賣了 10 幾間學校 400多萬。重點是既然業務能力那麼強,還會在意底薪嘛!不過,我們是保底,又保績效。其實這個只是數字遊戲,保績效,和要求基本 quota 其實是一樣的意思。績效最低 5000,表示業績做不到 10 萬也有 5000
A 和 B之間 5000元空間的目的是為啥?起薪高 通常會有機會顧到 一些被大公司刷下來的資源吧中小企業要雇人真的很難 尤其是製造業台灣人力資源市場好像有點狀況多不管哪個階層 都會遇到很大的求職門檻連不挑挑工作的 找到一個工作後 一樣會換來換去
用底薪算起來是一樣的....但寫B會比較吸引人因為底薪高人往往會更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讓我想到 朝三暮四這典故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 其實是一樣....
vincentmp3 wrote:但寫B會比較吸引人因為底薪高人往往會更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 不只是朝三暮四的問題,是我們自己被制約了,習慣用寫程式的邏輯思維來描述事情。int basePay = GetBasePay(employeeID); //27000~31000int salesBonus = salesResults * 5%;if (salesBonus < 5000)slaesBonus = 5000;int monthlySalary = basePay + salesBonus;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底薪 27000~31000業績獎金 = 銷售業績 * 5%業績獎金不足 5000 以 5000 計算。每月薪資 = 底薪+獎金原本自以為簡單明瞭,感謝樓上許多【地球人】的回應,才發覺我們被制約了。換成人話,就可以改成:月薪 32000 ~ 36000每個月業績達成 10 萬塊以上,超過的部分另外給銷售額 5% 的獎金,獎金無上限。以前我們沒寫那麼細,有一次應徵行政助理,一個中午就收到快 500封的履歷。後來因為某校實習生事件被黑了,我們就想說直球對決,寫清楚一點,結果寫太細反而沒達到效果。去年我們要一個業務助理,應業畢業 28K,工作獎金分三級 2000, 4000, 6000,還供午餐。就算績效再爛,每個月 30K,再加中餐叫外送公司付錢,實質所得比別人 32K 還多,但是真的,會被拿來和 28K 的比。再次感謝樓上各位大大的熱情參與。
Ricado wrote:A:- 固定薪資: 27000~31000- 績效獎金:5000 以上。依所負責之通路或活動銷售業績計算 (5%),獎金無上限,不足 5000 以 5000 計算。B:- 固定薪資: 32000~36000- 績效獎金:負責之通路或活動銷售業績超過 10 萬以上,依超過部分 5% 計算,獎金無上限。 當然是B比較好當績效獎金是3000元的時候A是3000以5000計,薪資=27000+5000=32000B是3000實算3000,薪資=32000+3000=35000這樣你就知道那個薪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