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現在職場的年齡問題

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成年人要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
你覺得該給的建議都跟他講過了,
基本上就沒你的事,
靜觀其變即可
騎驢找馬便是,
沒馬則繼續騎驢直到有馬,
如果你朋友堅持下驢找馬就隨他摟,
管太多小心連朋友都作不成
x1166 wrote:
請職場大大分析 這個(恕刪)

33歲一刀切
別人不緊張
你替他緊張

這是 mobil01的傳統[美德]
當事人不急
你替他 乾著急
~~~~~~~~~~~~~~~~~~~~~
33歲之前的他
都沒想過 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
33歲 一睡醒 突然想起還有後面的日子要過

別怕
還有服務業 可以幹到 不想幹
又不累 又不一定要聽懂人話
天天 滑手機 or 打個小頓
下班 又是一條龍

新大廈一直蓋
保全業 永遠在缺人
//33歲還很年輕+1

現在台灣老年化,國安議題,40歲下都算年輕

現在年輕人都充滿理想,夢想和幻想
讀到大學職場不滿意就回學校讀碩士讀讀博士
不然就是抱怨台灣,想辦法出國留學,就算到菲律賓,馬來西亞讀個書也爽
一堆人還留英留法不想回台灣,也不想進職場,然後抱怨台灣低薪,然後寄託政治想靠一些怪手段陳情抗議選舉取得資源

坦白說,很多人讀書跟一些打帶跑跳躍人生到第一份工作初入職場都已經30歲了
x1166 wrote:
題外話

台積電沒有任何一位外籍派遣勞工,.....朋友他們茶餘飯後都會說。(恕刪)



個人認為,這真的不能怪台積電,也沒有什麼游走邊緣。以公司核心的業務招人,

周邊輔助型的業務委外,這是公司強化核心競爭力的方式之一。

你說的「非正式員工」的那群人,他們只是台積付錢找來的駐廠人員,跟你家馬桶壞了,

找水電工來修是一 樣的,只是台積的馬桶特別多,而且使用頻率驚人,所以跟水電行簽

約,派人駐廠專門修馬桶。

若按你所述屬實,其實他們就已經沒有職業道德、瀆職了,也不專業,若釀成死亡事故,

要追究,被關都是應該的。



這是他們搞錯自已的身份與位置了。真的是進出台積久了,就以為自已應該要有資格成

為台積的正式員工,以及台積也要為他們負起相應的責任。(一開始台積就跟你說清楚,

你是派遣,沒有欠這些駐廠人員任何東西,也不存在欺騙。)

若真要非理性來論,派遣公司就不應該合法存在。很多時候不能鄉愿的去用情感訴求,

而將這些操作認為不合法,台積的法務人員也是合格的人員,外部也有合格的律師行配

合,不致於違法,只是社會觀感的問題,希望台積可以"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與道義"。


抱歉,離題了

另外,知道你沒有惡意,但是你發佈這樣的文章,如果台積追究,你會很麻煩,還有你

說的「非正式人員的反擊」,你發表這個東西,都是他們台面下的私人行為,現在你曝

光了這種暗黑的事情,台積風紀、法務相關單位,會深入調查,你可能會害死你的朋友

們。若查找到證據,輕則丟工作,重則坐牢。

還請慎言。
x1166 wrote:
請職場大大分析&nb...(恕刪)


雖然我離33歲還很遙遠,不能設身處地感受你朋友的情況,但我會建議考慮挑戰一下(找新職),因為以歲數/薪水來說,33歲領3萬7實在太少(完全不能想像這樣要怎麼存錢),若22歲、23歲剛出社會將就一下還可以…

有時候轉到好職位不一定需要什麼真材實料,有組長的經驗履歷,騎驢找馬試試看,說不定就給混上個好職缺。

人生啊總是挑戰一下比較好。
mascotqoo wrote:個人認為,這真的不能(恕刪)
 
其實大大有說對一半,
我沒記錯的話,在幾十年前台灣剛引入派遣,是效法日本職場所需。
但是受到外界抨擊很大,因為在日本的派遣職工是一個失敗的做法!
當時依稀記得日本自殺率很高十之八九都是來自於派遣職場不平的對待導致。
當時台灣媒體就有報導為何要引進日本職場失敗的做法?
沒錯! 因為這可以把人事成本降到最低,這樣就衍生一個對勞工不平等的氛圍。
商機無限,大老闆總是追求最低的付出來獲取最大的收益,
講白了這就跟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有關。
不必多想這個做為很受大企業喜愛,然後開始在台灣流行起來,至今。
再來句我聽眾多朋友口述,台積會這麼做是需要包裝,
在檯面上與其他公司無異,但是在檯面下台積的內部都知道這樣做很不妥。
我所指的並非一般到廠臨時的維修技工,而是指深入台積內部的外聘;
這種外聘台積曾經多次接收成為正職,後來台積追求學歷這種高幹的職場風氣,
之後納入正式職員的做法就逐漸消失。
因為有技術的未必有學歷,用高學歷的人來管學歷較低的技術工。
朋友常常說一句話,一些台清交的工程師做了好幾年,連自己的設備、工作範圍都不知道;
大半夜機台出問題了、某個地方東西掉落、漏水、漏電了,就緊急on call駐廠,
要駐廠人員到場,說個好笑的,連公司內部報表都是駐廠打的。
甚至領料,填表都不會,充其量只是掛著台積的牌子站在旁邊看,如同木偶。
就因為他學歷有達。
另外我相信個資法與言論自由,我朋友在那邊都做好幾年,
數十年的也有,臨時技工、長期駐廠的、台積正職的,都有朋友。
他們沒必要抹黑發佈不實言論,因為大家都是成熟的思想,只是他們說出自己的辛酸面。
這樣就要被查水錶了嗎? 是查我水錶還是查他們水錶?
查水錶會涉及到很嚴重的個資法,現在膽敢這麼做的也只有當今政府。
特別是越大的公司如果涉及負面層,責任會越大!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N年前Microsoft因為擅自回傳用戶的電腦資料來檢測自家程式,
而遭到用戶提告,賠了高額賠款;這種事情很多。
話說回來,台積確實用了很多大量的非自家勞工,
這個人數若按照職工派遣比例來計算,早超額了吧?
問題是政府沒有規定公司企業不能找駐場人員,而駐場人員又沒有算進非職工的比例。
上篇說的就是這個職場的灰色地帶,政府與企業心照不宣。
 
還有,若有工安意外,大都是歸咎於廠商技工的問題,因為他們非台積的正式員工!
至於你所提的黑暗面,我想你是誤會了~
每個駐廠各司其職,不會瀆職自己的工作範圍,而是看見其他單位的危機!
你懂我意思嗎?
這不是他的工作範圍若善意去提醒其他部門,人家還會認為你在highlight他們!
我不知道這樣的解釋你看得懂嗎? 我也不知道這樣說正不正確highlight。
你可能不知道台積的職場文化,
他們自己員工都在巴不得找機會直接上報去稽核其他單位的人!
這樣別人出包降績效,糾正的人他的績效提升,這些都是錢啊。
所以有些善意但是往往會變成很大的機會你在得罪人找碴。
也是有好的人,私底下去提醒沒有直接highlight。這些都馬會傳。
 
廠區很大,各種設備交錯,你駐廠的,看到有問題的地方,未必是你負責的!
重點在於,他們認為,這又不是他們公司,他也不是台積的員工,他何必多事!!
我相信如果今天你是這家公司的員工,你的做法應該會大大不同。
他們最後都有個心態,管好自己的範圍就好,用不著多事,
又不是自家公司,反正台積有錢。
因為你自己任職的公司,你總不會看著發生危機吧?! 我要點的就是在點這個。
小弟講得已經很含蓄了,朋友茶餘飯後閒聊講得更直接!
還點出一些重大問題的問題點是出在哪裡呢!!! 講得更黑暗。
反正台灣職場的畸形生態越大的公司越明顯也就越嚴重。
反正當作是聊天看看就好。
至於開頭講的那個朋友,有大大提到已經提醒他就足夠,我想也是,他又不是我誰。
 
感謝很多大大撥空回應,一方面我也是在吸收這一類的職場現況知識。
我都在規劃退休目標了,有時候總是雞婆了點。
我最早退休的朋友是在38歲,有車有房,重點是她說她錢賺夠了,
離職後現在她在做她的興趣,小小的賺點額外生活補貼,真的極為羨慕她啊。
x1166 wrote:
 其實大大有說對一半(恕刪)


你講的和國營外包差不多,除非你是包外包的老闆,説真的,扯到管理面都和你要問的事情背道而馳
我死黨生病,老闆叫她留職停薪,她在中華子公司,類外包作快12年以上,不也一樣,混口飯吃是隨時要緊張飯碗的


進不去台積電,找國營雇員衝看看
33歲,重頭來會丟臉嗎?
國營外包,台機電外包,中華電信外包
沒有大公司庇蔭,連要喝點肉湯都還是被限制住

不就是要找活路而以

沒啥黑暗,我主管只管門幾點沒關,還去看監視器,破管,都沒他的事,閃責任捧都第一流的
要講啥

他只要管好他的飯碗,有錯嗎?
我認可他的保飯碗
規定,門檻怎樣定就照規定來,不就這樣。
有啥黑暗説法

另外也沒有規定
你所述的這一切。 對方一定要很熟。
朋友常常說一句話,一些台清交的工程師做了好幾年,連自己的設備、工作範圍都不知道;
大半夜機台出問題了、某個地方東西掉落、漏水、漏電了,就緊急on call駐廠,
要駐廠人員到場,說個好笑的,連公司內部報表都是駐廠打的。
甚至領料,填表都不會,充其量只是掛著台積的牌子站在旁邊看,如同木偶。
就因為他學歷有達。



轉回你的問題, 你的重點就是, 你朋友在台積電外包,要自己辭職了。
沒有找後續的。
但你扯到外包制度 。外包沒有限制甲方程度不能比你弱,不是嘛 ?
外包本來都有簽契約, 他要在契約內完成所做的。 不就這樣。

不管充其量他拿學歷卡位在那邊,領著比你多的錢, 但他也要去判斷你講的,整合他要的。
他做他該做的事情, 外包的做他該做的,不就這樣嗎 ?

很多人很會轉移重點,想要在自己想要的部分琢磨。
但很多事情能怎樣處理。
沒工作就去找工作,進不了台積電,看看有沒有其他證照可以去找不用一直換,可以待比較久不用操煩的工作。
黑暗面看多了, 無法使力,就去開創新的道路。 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x1166 wrote:
 其實大大有說對一半(恕刪)


我已善意提醒您。你說的事情若屬實,那這些派遣的人員確實

已屬未盡職務之責。該注意而未注意,都是可以被追究的。


你的內容還是以"感性的"、"打包不平的","帶一些情緒性的",

諸如此類,最後的重點仍然是法律的角度,台積跟派遣人員銀貨兩訖,

是屬於合約範圍內的權利義務。


(講個比較實際的,若台積沒有派遣這些人員的工作機會,下一期的房貸

、車貸、上老下小的費用哪裏來?他們可以感恩,也可以怨恨,但

事實上呢?依賴著台積養活一大批人,不是嗎?可以不用跪舔,但

要養家活口,就要忍住,成人世界就是人生而不平等)


至於台積內部用人、管理方式,也不是我們需要非議的,畢竟公司很賺錢,

現實賺了錢,就等同這些用人方式與規章辦法是成功的,不是嗎?


若你覺得沒啥大不了,大家都有法律常識,還是僅言慎行,

網路發文時常被告,也沒必要招惹是非。

我沒有什麼意見,您開心即可。
lumaRT wrote:
你講的和國營外包差不(恕刪)


+1

說出社會真實寫照,分析正確。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