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年後想加薪該怎麼談比較好?

李軺冠 wrote:
目前的工作量已經超出負荷


聰明的人會挑適合自己的工作
但不是挑容易的 而是挑能夠成功 對考績有貢獻的工作
而且能夠將已經對自己沒有貢獻的工作拋出去給其他人做

而且最好是經過自己的直屬主管

例如你有管道知道更高層的主管手裡有新的任務 但是還沒安排人去做
那想辦法透過你的主管去接洽這個任務 把這個任務拿到手
自己又可以透過自己的主管取得其他的人力支援 當你做得好的話
你有考績 你的直屬主管也有考績 這才是雙贏的

凡是不要只替自己想 要站在直屬主管的角度
甚至直屬主管經常會跟你討論 甚至開會都帶上你 這樣才會成功

想當初我的直屬主管經常把一些他自己要做的報告任務丟給我
要我幫忙先處理初稿 幫忙喬定其他的人 收集進度報告等
你有做一部分的主管業務 當有主管空缺 才有機會搶到位置

還要做到 你的直屬主管跟你要資料 要往上層報告時
如果你做到 我都做好了 你看這樣可不可以 還是否需要修改
做到主管把事情丟給你 完全不用擔心進度 你會按時或提前跟他說 事情做完了 搞定事情
如果跨部門合作 碰到問題 知道更上層會詢問主管一些狀況
提前提醒主管 把應對方式 解決方案都先有一份資料 讓主管從容應對 讓主管當主管更輕鬆
相信你的考績就永遠名列前茅

如果你有新的創新發明 例如可以開發可以大幅節省人力的工具
告知主管 變成自己部門的業績 得到更上層的賞賜

總而言之 你想升職加薪 你的直屬主管也想
你要把直屬主管跟你綁在一個戰車上面
透過主管去推廣你的創新發明 透過主管去得知哪些任務是上層目前很在乎的
把任務拿到手 去解決 然後達到雙贏 與 在更上層認識你的機會
如果你上層的上層主管碰到難題 就跟你的主管直接點名要你來接 你這樣考績就會一帆風順
但是千萬不要其他部門說自己人手不夠 希望借調你去幫忙做事
對上一層彼此競爭的人來說這樣
這件工作的考績是別人的 我還要安排人力幫忙去做 卻拿不到一點貢獻

聰明的主管是會透過更上層 去到處借調人力替自己做事 取得更好的績效 更能壓制其他的競爭對手
畢竟當上主管位階 能夠往上爬的機會也有限
除了公司擴編人力需求 才有可能釋放出更多的主管缺
或是有人離職、高升 主管缺才會空下來
ODE wrote:
換公司才是薪資大幅上(恕刪)


不管什麼公司都一樣
因為人資只會跟你談月薪的部分
但是很多公司更高的層級 談的是年薪
也就是月薪表面上是增加了 但是後面的分紅縮水了 甚至從年薪角度上 是減薪

當一個公司平常不會主動加薪 突然大發良心 說替員工加薪
幾個月後 在去看績效獎金 如果是縮水的 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錢幫你加薪
目的可能就只是某個高層對外喊話 要加薪 做給大家看得

我記得我們公司三節獎金消失的原因就是
某個高層對外喊話 說要做公益 公司要捐款多少錢
幾天後就收到信件說 公司為了做公益活動 替大家把三節獎金捐了
從此三節獎金就消失不見了

還有幾次調薪的 後面的獎金通常縮水幅度比你14個月多領的月薪還要多
沒有縮水的 大概就是那些剛好有升職的人

跳槽你首先通常會損失一筆績效獎金 如果你的獎金很多 很多人會捨不得跳
還會損失你的特休天數 不見得划算
還有大幅挖人的 不是部門新成立 就是新公司開張
如果營運不好 失業也是有可能的
我在公司裡 看過太多跳出去又回歸的人 只是換其他部門了 可能不好意思回原單位

當你的年薪成長到一個程度 漲不上去了
我寧願把精力放在被動收入上 只要被動收入每年穩定成本 不就是替自己加薪
當被動收入足夠維持生活所需 甚至是超過你的主動收入
有沒有工作 根本不重要

我就在前年公司大幅裁員 只是不幸的是我留下來了
但是去年獎金只剩下2成 等於年薪大約只剩下6~7成
就果斷離職 主動退休不幹了
以前捨不得獎金 去年獎金縮水那麼多 因為公司獎金是每年分兩次發放
所以剩下那一半獎金 也沒有捨不得問題
直接離職
離職後 最大的心得是 終於不用經常戴口罩了
公司經常看見有人咳嗽 不戴口罩很容易被感染的
但是經常是別人開始咳嗽 就算戴口罩也沒用 幾天後可能自己就也感冒了
以前大概兩個月會感冒一次 離職到今天 沒去耳鼻喉科報到的感覺真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