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念師範大學 很難當老師 對吧?

現在師範大學都是自己選擇要不要修教育學程,要唸就要去參加校內甄選,因為名額有限制。
最近幾年也有開公費生,就是大學分發後就有公費生跟師培生的身分,但是名額非常少,要不是去偏鄉學校就是要有原住民身分,還會要求要有指定的專長,又必須要考過教師檢定拿到教師證,沒有在指定分發的學年度畢業並完成條件就會被取消資格,所以有公費生身分並不是畢業後就一定能當老師。
流浪教師就繼續去流浪好了。以前那些唸冷門科系(例如圖書館學系)畢業的,考不上公職,會稱自己是流浪公務員嗎?學教育的在業界能做的工作還很多,要堅持繼續去考教甄也是個人選擇,講得好像國家社會欠他們一份教職一樣。
seatree wrote:
現在師範大學都是自己(恕刪)


沒想到現在的公費生這麼硬
認識的人三個在當老師
兩個30歲左右還在到處流浪
一個考上國小老師在基隆考上時已經38歲...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
那是你當老師個性太好(恕刪)


哈哈謝謝 ^_^
剛開始教書的時候的確感覺自己比較像學生的姊姊 XD

老師跟學生之間的契合度也是相當重要的!
這跟學生的成績無關,主要還是取決於學生自身的需求~~
seatree wrote:
seatree 2019-12-16 8:57 11樓
流浪教師就繼續去流浪好了。以前那些唸冷門科系(例如圖書館學系)畢業的,考不上公職,會稱自己是流浪公務員嗎?學教育的在業界能做的工作還很多,要堅持繼續去考教甄也是個人選擇,講得好像國家社會欠他們一份教職一樣。


那麼政府是否應該考慮把取得教師證的門檻設得更高一些呢?!
或者提供更多適當合理的配套措施,
畢竟師培生也花了不少的時間、金錢跟精力修教程、準備教檢還有實習,
許多人在努力拿到教師證成為合格教師後如果換來的是年復一年的東奔西跑、漂泊不定,
有沒有可能是教育界市場機制的失靈??
god52101314 wrote:
如果現在是高三學生#(恕刪)


應該說現在讀師大的學生
不一定是為了想當老師才讀的吧
教檢只是個資格考試,調高門檻同樣解決不了教甄缺額少而報考人非常多的問題,只會讓數字好看一點而已。
這就像現在高普考的錄取率也很低,有些人也一直在補習,如果提高報考的門檻可以解決那些每年都去考卻一直考不上公務員的考生問題嗎?同樣不行,缺額少報考人多,同樣一堆人落選。
不管是教甄、高普考還是去民間企業求職,同樣都有人會落選,這是市場機制。如果把教師的薪資砍得比勞工最低薪資要高一點而已,看還有多少人要去考教檢教甄、想繼續當流浪教師,這才是流浪教師人數越來越多的現實。
seatree wrote:
seatree 2019-12-16 12:59 17樓
如果把教師的薪資砍得比勞工最低薪資要高一點而已,看還有多少人要去考教檢教甄、想繼續當流浪教師,這才是流浪教師人數越來越多的現實。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業,
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根本,
但並非人人都具備當老師的條件,
就如同你所說的,
有資格當老師的人通常也有能力從事其他的工作,
如果不以較優渥的薪資待遇來吸引合適的人才投入,
流浪教師或許會減少,但相對增加的是不適任教師,
這是大家所樂見的嗎??
流浪教師看起來很慘
如果到30歲仍無法擔任正式教師
等於人生黃金時刻都消失 ...

換句話說 如果是現在的年輕學生
除非真的很有心
否則選擇教職 在少子化時代 可能是一條不歸路
有可能,因為職缺可能會不多,要憑運氣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