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高中職學生畢業了都要去唸大學,大學畢業都22歲了,誰還要去工地從小工開始做起?去營造廠從助理監工幹起,或是去事務所吹冷氣做內業比較輕鬆。
外勞一般都是大型工程比較常見,這種大型工程工期長,每年的件數並不多,而一般中小型的建築工程很少有機會會用到外勞,只要政府不拉低門檻,本土的營造業技術工還是有市場。
台灣的技職教育已經毀了,高職、科大的營建類科系學生的程度跟以前完全不能比。以後要擔心的不是外勞來搶飯碗,而是那種半桶水的二百五來低價搶案。
要賺錢至少得自己接案子、當小包,資金粗一點再去開公司。當師傅的就是一輩子等出工領工錢而已,老了就是在治療自己年輕時的過度勞動的病痛。
seatree wrote:
以前高職、五專土木...(恕刪)
中小型工地的外勞 很多 只是會躲起來 不會讓他們出去外面 下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承包商開車進去工地裡面載的
工地的外勞真的很多 特別是比較都市的地方
我有問過做比較偏鄉下的師傅 他們說 比較都市的地方的價格反而比鄉下地方的價格還差
因為都市的外勞比較多 像我就遇到過很多場了 連X明營造 大間的喔 而且外勞是外包 用承包的方式下去做的
我都有在工地理遇到過 還有好幾年前的新聞在報 連工頭都是外勞的 我在utube 上面看到的....
建商根本就沒差 現在法律抓到外勞也只有罰工頭 沒有罰到建商 建商只要價格儘量便宜就好
其實外勞真的是需要擔心 因為很多建商 工頭 ......等 一天到晚在喊工地沒人 叫政府開放外勞
如果有一天真的開放的話 機率也是蠻大的 像我朋友在工廠工作 我朋友一個月薪水兩萬八底新
工廠外勞一個月不到一萬八底薪 要不是有因為政府有控管工廠可以請的外勞人數 老闆當然要請外勞阿 薪水差那麼多
外勞又可以操加班 這是真的 我朋友直接問外勞一個月的底薪多少錢
而工地 你要怎麼查工地請不請外勞 工地的師傅都是外包的 如何查起
至於二百五的部分 這部分 應該還是因為 師傅頂天的薪水就是在那裏 一輩子做師傅 不如出來包工程 才有機會賺錢
除非師傅的薪水有機會在升上去 才比較有可能大的機率 會多學幾年 基礎打好 才出來承包工程
但是師傅的薪水要升 只有一個前提 小包承包的價格要在往上 才有機會升到師父的薪水
flybo wrote:
我沒做過工地,但在傳...(恕刪)
這個部分 就當作人生經歷囉 反正興趣不大 就當作窺探別人的經歷耳已阿
以樓主的狀況,我幫樓主簡單算了一下
如果你能找到月薪38k(標準工時),其他都符合勞基法低標的工作(沒年終沒額外獎金)
其實就贏你目前的收入了
因為樓主日薪2300,月做20天,月領46000是沒有勞保勞退跟健保的
把這三個加回去,逆推回實際月薪,等於一個員工月薪38k,加上這些雇主負擔,就46k了
說實話38k的工作難找嗎? 就算是作業員,加上獎金後,平均月薪要超過38k也不是那麼難吧
更何況作業員現在都有冷氣吹,工作環境也不會差到哪,現場安全性也比工地安全太多了
如果是有專業的工作,吹冷氣坐辦公室,平均月薪40k以上根本再常見不過了(換個方式說,年薪480k)
真的覺得臺灣工地給師傅的價碼過低了

自己親身體驗過最準
台灣人真的很喜歡把自己搞死
不見棺材不掉淚
之前我就在質疑了
連小吃店都在請外勞了
到底要怎麼產業轉型、產業升級?
就只是政客喊給死老百姓聽,消消怒火,讓人以為有在做事
實際上做的是升級慣老闆們的口袋
cost down做到走火入魔
先前還在討論要開放外籍白領呢

前公德院長說要開放更多外勞給鱷魚返鄉
這些不是自掘墳墓不然是什麼
整個台灣的產業風氣真的很爛、很不進步(是不是整天做代工,做到腦袋都裝o了?)
大家都只想賺快錢、easy money
造就台灣一個行業最不缺
各行各業永遠有數不盡的代理商、經銷商、貿易商
低買高賣 最快最容易
進價至少*2=售價
也不用做最浪費時間跟金錢的研發(慣老闆最討厭)
親戚說他以前高中暑假打工做板模
一個暑假能賺10萬
我看現在是絕對看不到了
時機、時代早就不一樣了(但很多慣老闆還沉醉那淹腳目的年代)
最後回應樓主文章
工地會有這樣結果完全是不意外
本人切身經驗
台灣建築工人水準,普遍其差無比
工地現場瓶瓶罐罐可以丟得像垃圾海一樣
水泥倒入水管
這種的爛習慣+沒有到很高的薪水+風險
要怎樣吸引年輕人投入這行業(更何況人是越來越少)
另外一點
台灣對於技術的討論風氣遠輸對岸
很多相關行業的書籍是沒有繁體中文的
沒有討論區也沒繁中書
自然也不用期待這國家的技術能高到哪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