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資訊設備以現在的企業來說是完全不能故障的。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合約書寄紙本,每天靠傳真接訂單的年代了(是說傳真機也是資訊部門在管啊)
我們公司只要網路掛掉,全辦公室的人都可以不必工作了,我們有超過90%以上的工作內容都是靠電腦、網路來做
給樓主一點建議
如同上面有位大大的建議,MIS人員不要整天想著把設備顧好不出事就好,你如果把設備顧得好好的都完全沒問題,那你在公司的存在感就=0
一個沒存在感的人,主管在年度評量考績時要怎麼打分數? 你以為他會覺得一整年資訊設備都沒出事,一定是你很努力工作才維持得這麼好嗎?
他只會覺得你一整年什麼事都沒做。
所以偶爾製造一些事,再快速解決,是一個不好,但有效刷存在感的方法。就好像很多店家,平時服務都不錯,但不會有人覺得,因為服務好本來就是應該的。但當危機發生時,店家的處理手法就會嚴重影響顧客對這間店的觀感。譬如網頁標錯價,裝死不出貨跟認賠出貨,兩者給消費者的觀感就完全不同。一間店的服務品質好不好,往往是在發生危機時才會被顧客留意到。
同理,一個MIS人員的存在感,是在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處理的手法等。處理要快,但不能太快,人家都沒感覺到網路斷線你就解決了,人家只覺得是wifi斷線而已,重連就好。要讓大部份人都發現網路不會動了,並且在發現後一定時間內快速解決,你給使用者的印象就是,反應很快,只很少程度的影響工作。然後你做了事,記得要留下紀錄。譬如網路中斷,問題解決後,發一封mail給全公司的人,說明斷線時間,問題來源是什麼,花了多久解決這個問題。未來的改善方向等。
譬如上午十點,網路開始中斷,原因是網路路由器主機當機,於十點30分檢查完畢並排除完成,網路恢復正常。路由主機當機是由於機器設備老舊,將提案申請新的路由器以減少未來網路中斷的機率。
有一個重點,資訊設備很多東西對一般人根本是外星語言
路由器,這個名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所以請說 "網路路由主機",那些不知道路由是什麼的人,"網路路由主機",他會自己看成"網路主機"。這是一種說話的藝術。
不過我自己是不太認同用製造故障的方式來刷存在感。
我們公司的MIS人員,刷存在感的方式,是開教育訓練。現在電腦技能是每個人都必備的,你是MIS人員,當然比一般人要瞭解更多電腦的相關知識
所以我們的MIS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通常半年一次),會自己想一些主題,跟各分公司安排資訊教育訓練,有時是教outlook怎麼使用,有哪些好用的功能,有時教怎麼用power point、excel等等。這些軟體大家平時上班都會用到,但大部份的人並不是真的很會使用,有時一些小撇步,會讓使用者驚訝原來這麼簡單就能做到他以前要花數倍時間才能做的內容。
譬如Excel大家最常用,很多人不知道你寫好一個計算式,只要框起來,點右下角的黑點往下拉,就能複製算式到其他儲存格,這功能大家都會了以後
很多人不知道在計算式裡的儲存格,如果不想要在複製公式時自動依序取用下一個儲存格內容,只要在編輯公式時按F4就能固定該儲存格在公式內的定義。
諸如此類的一些內容,我們的MIS人員會每隔一段時間想一個主題,譬如OFFICE更新版本,就是一個機會教大家新舊版的介面差異,教大家以前舊版的功能在新版裡要怎麼找出來。新版又有哪些好用的新功能等等
這種刷存在感的方式,我覺得才是比較正面的。頻率也不用太高,一季或半年安排一次即可,這樣在公司你就會有存在感。
如果教育訓練成效好,對於一般人員的工作效率有正面幫助,一來在評年度考績時,你就有可以提出來的立場。且因為你增加了整體的工作效率,要求薪資也才有底氣吧!
yagami7215 wrote:
不過我自己是不太認同用製造故障的方式來刷存在感。
我們公司的MIS人員,刷存在感的方式,是開教育訓練。現在電腦技能是每個人都必備的,你是MIS人員,當然比一般人要瞭解更多電腦的相關知識
所以我們的MIS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通常半年一次),會自己想一些主題,跟各分公司安排資訊教育訓練,有時是教outlook怎麼使用,有哪些好用的功能,有時教怎麼用power point、excel等等。這些軟體大家平時上班都會用到,但大部份的人並不是真的很會使用,有時一些小撇步,會讓使用者驚訝原來這麼簡單就能做到他以前要花數倍時間才能做的內容。
譬如Excel大家最常用,很多人不知道你寫好一個計算式,只要框起來,點右下角的黑點往下拉,就能複製算式到其他儲存格,這功能大家都會了以後
很多人不知道在計算式裡的儲存格,如果不想要在複製公式時自動依序取用下一個儲存格內容,只要在編輯公式時按F4就能固定該儲存格在公式內的定義。
諸如此類的一些內容,我們的MIS人員會每隔一段時間想一個主題,譬如OFFICE更新版本,就是一個機會教大家新舊版的介面差異,教大家以前舊版的功能在新版裡要怎麼找出來。新版又有哪些好用的新功能等等
這種刷存在感的方式,我覺得才是比較正面的。頻率也不用太高,一季或半年安排一次即可,這樣在公司你就會有存在感。
如果教育訓練成效好,對於一般人員的工作效率有正面幫助,一來在評年度考績時,你就有可以提出來的立場。且因為你增加了整體的工作效率,要求薪資也才有底氣吧!
這種方法當然不好,不過要看企業.
我在前一家公司,我像大大一樣,
會不定期的開課,
錄製軟體操作的影片,
有時同仁遇到軟體操作的問題,
也會找一些YOUTUBE的影片傳給大家,
老闆對我這樣的做法相當讚同,
他本身也很好學,
所以我的知識分享行為,
老闆也希望公司文化價值提升.
但我目前這家公司並不是.
因為提案人員專業不足,
廠商為了賺錢也沒有告知這系統建置的風險,
讓系統暴露在高資安的風險下,
員工的電腦中毒也視而不見,
在不得以的情況下,只好製造一下災難,
讓老闆重新正視這個問題.
就裡面說明一下:
有大大提到要故意製造災難,但這個部分有兩個難處。
1.前任其實最後跟上層鬧翻了,所以到後期他要申請甚麼,幾乎是被打槍(下面會說為什麼)
2.因為都沒有其他備機了,剛剛好就剩下那幾臺風中殘竹的主機...如果到時候搞了一下
真的不能開機就玩完了。
mail_server現在10次開機,有3、4次會有開不起來的狀況,所以這情況我是真的不敢這樣搞(苦笑)
※公司的mail是架在電腦上面的雷電...收信是用雷鳥...公司用的是OPEN OFFICE...
我的個性本身就是比較會給自己壓力 + 一有狀況我就很緊張,光是進到這邊3個月我就瘦了4公斤了..
因為有時候休假或請假還會隨時擔心甚麼時候會call我。
前輩開發的程式大多好像都是用PHP以及Delphi<這套小弟我真的不知道是甚麼>
聽說前輩就是和人家溝通出了問題,他本身比較屬於寫程式方面的,可能不太會將自己想的轉換成
讓門外漢聽得懂的方式+個性好像很容易煩躁...所以後來聽說漣一般USER都問題寧可自己處理也不太要找他處理。
雖然沒做教育訓練,但最近大多數USER也認同小弟,所以有很多關於電腦的問題都會直接和我詢問,
然後當我解答完之後,就將它做成說明文件,之後就陸續發放給同仁看,這應該也是一種教育才是。
雖然還有點猶豫,不過目前開始想往SI部分挑戰自己,實在也感謝很多大大的意見,
真的收益良多。
公司不迷信大品牌,偏好自由軟體和硬體DIY,也是有好處的,更動的阻力比較小。前提是你也要對自由軟體熟悉,比如 Linux/BSD 什麼的,就可以想辦法兜出自己理想中的架構。
添購設備,基本的電腦、交換器那些是沒辦法,但路由器、防火牆之類的,都可以用電腦去DIY。
前輩寫的軟體、腳本看不懂,簡單,自己重寫一個同樣功能甚至更好的,取代之。反正每天閒著也是閒著,上班總是打混娛樂也覺的怪怪,徒增壓力,想幹點事情,那就利用上班時間學寫程式吧,寫好了還有環境可以驗證。
架構不滿意,就打掉重練,沒事思索一下,如何用現有設備,或花費最少錢,能夠把整個架構重新打造,更方便使用,容錯率更高。
也許會想說:公司給我這麼少錢,我還要這麼努力幫改善是為啥?其實可以換個方向想,如果系統或架構更穩定,那你的私人時間不就更多了,反正上班除了出問題也沒喚你不是嗎,所以如果架構更穩定,運行順利,都沒人來打擾你,私人時間就更充足了,說到底自己本身仍是有利益的。
請款要呈報上級,但不用採購請款的,你上司也不懂電腦,你搞啥他能明白乎。要是看架構不爽,其實一定程度你可以自己決定更換,根本不必呈報上級,反正講了他們也不懂,一人的單位,那你就是單位的主管了,雖說上面還有上司,但你單位要幹麻,你可以做決定的。若有十足飽握不會出問題,實驗再實驗,確認可行了,就幹了吧。只要不出問題,沒人會來興師問罪的,若他們質疑怎麼效能更好了,再承認自己做了點改良。
mail_server 雷電不好用,那就用 postfix 自己再架一個囉,資料轉移過去,收信還在用雷鳥客戶端覺的太落後,那就自己架出一套 WEB MAIL,兩者並行。感覺server快掛了,又沒備機,你總有自己電腦吧,電腦就是電腦,雖然性能也許沒server強,但mail也不是多吃資源的東西,虛擬機先準備一套當備援吧。包括如何用最短時間去轉移,對運作的影響最小,如何高HA可用性,主機掛掉下線,備援機立刻自動頂上去。自己想出一套辦法,這個環境提供壓力能激勵你進步,只是都要自修,自己想。無師自通,如果別的行業難說,但資訊業的教材比較充足,書店的電腦書、網路上的教學、補習班的課程...等等的。雖艱難但也非不可能。
當然若無加薪希望,任誰也不想呆一輩子,但騎驢找馬,總也得把自己功力練強了比較好找,增加點實力,也增加點信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