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生產效率

neocheng0831 wrote:
想請熟悉IE的人士...(恕刪)


貴公司36小時。生產4500個, 這是怎麼算出來的?

根據你的敘述(假設你敘述是真的)
瓶頸站加工時間是6秒(6秒為一般時間,非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 如果是採連續性生產,產線有7個加工站,瓶頸站需要6秒
一小時的產出應該是60秒*60分鐘/6秒=600個
每小時的標準產出應該是600個
上述瓶頸6秒,是假設已考量寬放評比及人員休息 (若無,請自行加入)
4500個/600個=7.5hrs


如果用人工小時來計算
需先釐清,瓶頸站6秒,是使用多少人員配置?
如果瓶頸站是1人即可,各站亦使用1人,那10人是怎麼配置?


neocheng0831 wrote:
公司的人員說,27秒的週期,1小時就是133個,
要再乘上10個人再乘上11小時,所以一天要生產14630個才對,
但是一個成品就7個工位,並非人越多產能越多啊?!...(恕刪)


只有32%的效率肯定有問題
自己按碼錶試做幾個, 然後在產線站一天看看
做完你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你需要一份完整的UPPH 計算表.每個工站,秒數.寬放比,人機比,餘裕....這些計算後產生UPPH數值.最後用人數乘上UPPH才是產能.這表我不能給你.
我是工科非IE出身

人力分配
1.
1 2 3 4 5 6 7 站 7位員工人?

來10員工加班3個人安排於非瓶頸站 產出=7人

2. 1 2 3 4 5 6 7 站 1位員工人?

來10員工 產出=10人


工時算法

目前系統裡設定的工時是36小時可完成4500pcs
-->產能 4500/36= 125UPH

生齒時數
10人乘上工作時數(11小時)=110小時,

四/二制 工時應該訂10 HR 不然長期作業效率很差(還有上下料時間*0.8)

(720分*60秒)/27秒=1600個 效率 80% 約1280 UPD

128*10*0.8=1000 UPD 貴公司的工時表
128*10=1280

(720*60)/27=1600 UPD 理想值 (12HR)
(600*60)/27*0.8= 1066 UPD 實際

看來工時差異不大

總產出
以一天要生產14630個才對

要先定義人力如何分配實際的UPH



產線的幹部用哪個準控管?




您提到的

我公司有一個單位的成品組立工序共有7個工位,
其中瓶頸工位時間為6秒(CT時間為27秒)。
某日用了10人,共生產了(入庫數量)4500pcs,

因此,10人乘上工作時數(11小時)=110小時,
公司計算生產效率的算法是36÷110=32%左右。
首先,用了10人當然不只生產4500pcs,其它未入庫數量沒計入,
上述的計算方式看起來對,可以知道該單位的產能確實很低,
但總覺得上述算法並不是生產效率的算法。
公司的人員說,27秒的週期,1小時就是133個,
要再乘上10個人再乘上11小時,所以一天要生產14630個才對,

neocheng0831 wrote:
想請熟悉IE的人士幫...(恕刪)

sunmoive wrote:
樓上所算的都是理論值...(恕刪)


嗯,我想.....公司人員真的有混XD

kbo123 wrote:
貴公司36小時。生產4500...(恕刪)


這個是系統裡設定的,據我了解的是,
做1pcs各工序秒數總合27秒,一共有7站;
所以1小時可生產133pcs,公司設定33小時內就可做完(我寫36是錯的XD),
而用了10個人,一天做11小時(連續生產,不含等待時間),所以總出勤時間是110小時,
故這個單位的生產效率是30%?!

至於用人部份,另外3人就做做其它未完工的訂單,
或是某個工位幫幫忙,關於這一點,確實是人員調度問題了,

E61i-lce wrote:
我是工科非IE出身
...(恕刪)


我之前就問過相關人員,他們也說不清,只知道這樣看,
但這個計算方式我覺得是理論值,
如果真能這麼理想,當然一天生產成品14000多pcs是最好了,
但問題是呈報上去的生產效率只有30%左右,
然後跟老闆說人員太少要補人,哇咧~~~

我現在的心情大概像是,眼前的都有可能行兇,
但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知道可能是誰了,
就差有力的證據.....差不多是這個心情XD
neocheng0831 wrote:
想請熟悉IE的人士幫...(恕刪)



你們是七個人分別負責不同工序,還是每個人需完成七個工序?
還有33小時完成4500pcs是一個人還是七個人?

Wang S.C. wrote:
只有32%的效率肯定...(恕刪)


好的,這也是個方法,最實際!!
neocheng0831 wrote:
這個是系統裡設定的,據我了解的是,
做1pcs各工序秒數總合27秒,一共有7站;
所以1小時可生產133pcs,公司設定33小時內就可做完(我寫36是錯的XD),
而用了10個人,一天做11小時(連續生產,不含等待時間),所以總出勤時間是110小時,
故這個單位的生產效率是30%?!
...(恕刪)


如果採用流水線,連續依序生產,總加工時間的27秒,跟產出是沒太大關係,主要是瓶頸站點的時間

例如都是27秒的情況下,瓶頸站點是6秒, 每小時產出是600個,這裡的時間都是指一般時間
如果瓶頸是10秒,每小時產出則是360個
瓶頸,決定產出量!
實際總工時為6秒*7站=42秒, 如果加工時間是27秒,則42-27=15秒, 加工過程中,每個在製品有等待或是閒置平均15秒
一天正常暈作時間如果是20小時(日夜班,扣除各兩小時的休息),瓶頸站是6秒,一小時600個,一天則是12000個

所以,一天做11小時,正常產出是600*11=6600個, 你生產4500個, 生產效率為4500/6600=68%


您可能先去弄清楚,公司設定33小時,是一般時間? 或是人工小時? 還是機器小時?
看起來應該不是一般時間
如果是人工小時,
如果一人一站,瓶頸6秒,每小時產出600個,則4500/600=7.5小時,7.5小時*7站(人)=52.5人工小時
現在設定33人工小時就可做4500, 表示在標準人力配置下, 有1人負責2站(以上)操作的情況。
33/52.5*7=4.4人
如果33小時是真的,表示只有4.4人同時操作7個站點

4500個/每小時600產出(瓶頸)*4.4人=33人工小時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