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 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視頻 , 是一位 德國籍的老教授
對一群年輕的學員演講 , 因為內容很紮實 , 值得推薦給年輕人
觀看 , 所以就連接到網路上 , 標題直指 台灣的低薪問題 , 其實
就可以從這一個國外大學的研習活動過程中看到原因.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 , 看到貼文的人有大部分的回應卻是 " 負面 "
甚或是 " 敵意 " 的.
有人貼了很多的他自己所謂的 " 秒殺對手 " 的視頻 , 或是反問我
是否念過大學 , 以及是哪家學校畢業的 , 不然就是質疑那位教授
的口音 , 以及質疑我對美語的修涵.
對於這個現象 , 其實我早已經有多次的經驗 , 只是過一陣子就會
忘記過去的 " 痛 " , 又會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在網路上與人分享 ,
然後不好的回饋又讓我縮手 , 禁聲.
這個現象的形成 , 其實就是一種個人對於 " 公眾資源 " 的一種濫用
, 一種私慾 , 加上網站的管理又無法真正的排除不當的使用 , 自然
會讓網站所討論的議題無法優質化.
回歸正題 , 這位學者有提到 , 現在的數位分享 , 讓發行的成本幾乎
不存在 , 也讓整個相關的產業面對嚴酷的競爭.
昨天也剛好看了一篇有關於 AV ( 自動駕駛汽車 ) 的報導 , 提到未來
AV 普及後對各個產業的影響.
像是未來的餐飲業者可以把 " 到府接送 " 也包含在套餐的服務內 ..
也就是說 , 新世代的 " 便利 " , 為的就是爭取更大規模的消費認同.
最大的受惠者自然是 " 付錢 " 的客戶 , 其次就是可以很快的導入
服務的業主 , 然後最不利的就是受薪的受雇者.
所以可以延申的解釋 , 現在的 " 低薪現象 " , 一部分的原因就是
" 新服務 " 的出現越來越快 , 越是反應慢的族群 , 就越會被壓迫到
, 或是直接就被取代掉了.
也可以講成 , 要能取得高薪 , 持續的學習以及更新思維 , 積極的
面對挑戰 , 才是正途 , 因為殘酷的講 , 你的高薪就是因為你能用
1 個人取代多數人的工作 , 老闆花一份的薪水 , 可以節省更多的
開支 , 你的 " 正 " 價值才能存在.
而這也是我推文的本意 , 但是網路的現實回應卻讓我無法正向的
延展 , 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