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yil wrote:
你的发言有点混乱,...(恕刪)
謝謝大大出手
不過有些觀念也希望大大在幫忙歸納的時候不要扭曲原意了
我來幫大大補充
1.没有能力做到,所以放棄
因為現在沒有能力 不代表以後沒有
能力是可以花時間花資源培養的 也可以付出一定代價後獲得
例如想考公職 現在沒能力 不代表讀書後就沒能力
因為讀書要花時間萬一考不上怎麼辦 經過評估 還是放棄
這樣就是不想讀書 不想考公職
至於以後"想不想"考
並不是以現在"行不行"做定調
2.不願意承擔風險,所以放棄
同上
一些人承擔了風險後獲得自己所想
與一些人不願意承擔風險 承受後果
這兩類人在做抉擇之前 其實個體差異不大
但是人生就是不斷做抉擇 並承擔後果
小弟並不仇富
而且看不起一些不願承擔風險 又想要好果子吃的人
也跟大大一樣
覺得做出認賠止損這類決定的人 很有勇氣
但是對於考慮到後果後 決定不冒險的人
不應該貼上"他們不行"的標籤
尤其這類人不少是決策層級的成功人士 有相當大的風險要控制
3.人生走了歪路,所以放棄
不少以前走偏的年輕人 後來都相當勵志的闖出一片天
這類新聞蠻好找的 小弟就不贅述
我想針對歪路這個詞定義一下
"所走道路不是朝向目標的方向" 這樣走的就是歪路
可是
不少人的成就都與原先所走的路不一樣
也可以說 不少人的成就並不是原先所想
連想都沒想過的 不知道能不能視為"不想"?
現在不想 但想要時 並且去做的時候 誰能說不行?
重點還是在自己評估想不想
歪路也沒什麼不好
就像那個玩樂團的 跑去選立委還選上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