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果不滿現況 為什麼不努力做改變?

現在這個局勢,這幾年我看過幾個親戚富二代就把富一代整個敗光了~
小時後超羨慕他們家的小孩,怨嘆為什麼我沒那個命~
現在卻過的比我還糟糕~
富貴要人幫 wrote:
一堆人想賺大錢,整天只又酸別人家有錢,富二代慣老闆之類的,真正有能力就算沒有錢你也可以離開台灣到高薪資國家上班,努力個幾年存錢在考慮創業,家裡有一點錢幫忙的就開個店好好做然後拜託不要當自己嘴上說的慣老闆,還有整天只會嘴砲有什麼用,隔天醒過來還不是一個樣,然後不要整天說沒錢幾十萬就能創業了,路上小吃店路邊攤是假的嗎?你也可以做網路商場,說真的不想努力還怕吃苦又怕賠錢,我倒覺得沒錢是假的沒能力開展事業才是真的!
整天只會靠北慣老闆 別人發為什麼不自己開店又只會酸因為別人家有錢,有心創業10幾萬就可以了,連十幾萬都存不到,那我也真的不知道你能創什麼業。除非家裡經濟環境真的特殊,那只能說真的是辛苦你了真的是環境所逼


沒有資本創業個屁

那些鼓勵年輕人創業的真是太天真了●不要害人好嗎?

沒有資本創業個屁

你以為所有人都是有父母把房子抵押貸款幾千萬給你開公司?

王雪紅受訪時曾表示:「沒跟父親要一毛錢」,而是把母親給的房子拿去抵押借了五百萬新臺幣創業,但2014年11月19日威盛被列為全額交割股,2016年6月宏達電股價由1300元高點跌到只剩40元(蒸發市值九千多億

父母沒房的人怎創業 父母沒錢送你出國留學 一畢業就背負一堆就學貸款怎創業

台灣是裙帶資本主義 很多高階職位要靠關係靠人脈 而不是靠你自己的能力

開麵攤? 網路創業? 你10萬創業 得到的收益效果和勞力錢其實不高 在面對其他資本的競爭

不會比規模化經營的企業去找一個3萬的工作賺錢更快更有效率

連開一家7-11 麥當勞 少說也要數百萬元的投資


因為存在資本的天生壟斷性 創業不是你想的這麼容易的

只有那些通過繼承富二代們和中產階級二代們可以穩穩的剝削 那些沒資產的沒家底的無產階級

那你會問那一開始那些大老闆怎來的? 那是在不同時代的台灣經濟起飛才可能有創業潮

也就是他們佔據了台灣在1980~90年代經濟發展時期時間點上的先發優勢

那時代可是很容易就成功的年代

再來一點在於台灣大部分中產階級的資產都可以追溯到自己父母的房地產和土地

這是一種財富世襲造成的機會不平等

舉個例子來說吧創業HTC王雪紅說他沒有靠父母

靠自己創業把媽媽的房子抵押貸款來創業的 開公司還倒過3次

王品董事長老闆說過 應該每個月跟妳爸媽拿5萬花錢培養人脈



問題是一堆窮二代父母就只有每個月1萬不到的收入連生活都成問題了 還要跟他們拿錢?

住在2坪大小的棺材房裡月租金5000

沒有繼承任何資產和房地產 即使孩子上了大學還是一樣窮 畢業後薪水就只有2萬8 ~3萬多







一張圖表明一切

那些鼓勵年輕人創業的真是太天真了 不要害人好嗎?

很簡單的計算問題一個月薪2萬5或3萬的無產階級後代 即使大學畢業再繳掉佔薪水一半的房租
省吃儉用存下1萬

花費40年你都不可能存超過500萬 但是許多人一出生繼承的那棟房子就比你台大畢業還值錢了


所以王雪紅和王品老闆的創業教條 根本就不適用一般的窮二代無產階級

你還是得去找個工作才行

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提倡 機會平等而不是齊頭式的絕對平等 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生涯發展 "機會不是平等的"

中產階級家庭一出生「被動收入」那個資本的收益就要比無產階級家庭工作所得和勞力所得還高了

有沒有這種可能「中產階級阻礙社會進步」將被歷史淘汰?

我們為何應給每人無條件基本收入?TED論壇的演講
abc003 wrote:
沒有資本創業個屁那...(恕刪)


我沒有要害人的意思 說說我自己好了

我自己16歲開始去上班學習技能當兵完就去工作領22k
休假就到公司另外跟著師傅學習,後來在師傅的推薦下去外面教課一趟大約可以收5000到10000元漸漸的公司也願意給我30k加上教課一個月我努力存20k起來,台北房租很貴,後來被朋友挖角到他公司做主管,這時候到高雄薪水也是30k但是我覺得有學習機會我就從台北搬到高雄,學習進貨,管理,庫存維持,跟廠商討價還價,做了一段時間後想自己開業,我用了300k買器具和租一個一個月5000元的工作室,畢竟一開始哪來這麼多客人所以全台跑課程,一邊努力網路開發客源,我這時候我也25歲了隨著市場變化速度快,附近工作室也都變成店面,我發現生意量不對我需要跟上市場,我跟我父親借了40萬元,租下了一個月要35k的小店面應戰市場,當我開完店面後基本上我戶頭不到5萬元,當時我就想了如果全賠掉反正我也還年輕,反正做看看才知道,不過靠著我前面的工作室與課堂教學的大量學生幫忙下,我很幸運的把這間店穩定發展下去,雖然一個月收入不到數十萬但是也是得到了適當的回報和成就感,我認真的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人生中就會有機會

我有跟我父親借錢,我想父母如果有能力都會希望子女成功,就算我父親沒辦法借我,我也考慮跟我經濟好的親戚借款,最壞的打算就是跟銀行借錢

我也很鼓勵我的員工學會後自行去外面創業,年輕人不稱有體力的時候努力等上了年紀有了家庭生意真的就不是賠掉在賺就好

你說花個十幾萬開業的投報率不如上班這點我也認同,畢竟不是一開始就有大量客源或者代工單可以收,前幾個月都是扣掉房租,雜資,原物料小賺個不到一萬元,直到半年後客源穩定和有廠商合作下才達到前薪資水平,但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必須度過後才能突破前薪資水平,這部分就是很多店家會在前一年倒掉的原因,後續穩定訂單與代工後就有機會維持和收益向上,成長與成功認為都是要付出大量努力與大量的代價的
這個我也有深深體會到,我們家租房子的隔壁小孩就是富二代,結果吸毒,賭博,開名車 結果聽說被人設局後欠下好久千萬,那時候的好久千萬應該能買好幾間店面,結果聽說天天被高利貸追債,後來家人連夜逃跑 ,小時候還覺得怎麼可能欠這麼多錢一定是我爸虎爛講故事,一個便當才50元欸,都不知道可以買多少便當,長大才知道這不是故事而且天天真實上演
富貴要人幫 wrote:
如果不滿現況 為什麼不努力做改變?...(恕刪)


其實,改變是一體兩面的。 ( 勞方和資方 )

勞方希望資方改變(讓步)、資方也希望勞方改變(讓步)。


若一起改變(讓步)是可以雙贏的。


假如堅持只要對方改變(讓步),而自已不改變(讓步),

長期下來,只會造成「更大的對立」,這樣是雙輸。

SENDOH0420 wrote:
其實,改變是一體兩...(恕刪)


其實我個人認為勞方跟資方本來就是一體的

善待自己員工本來就是應該的

而且我也反對這次勞基法修正 根本血汗

光是輪班中間只要八小時就讓我覺得荒謬,我們在同一個社會上沒有人能夠倖免,當你生病時給一個過勞醫生手術,又或者你的親友正在達成司機以經在過勞狀態的客運上,我覺得真的很惡劣 憑什麼要人在24小時內需要工作16小時而且還可以持續重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