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巴大神 wrote:國家有栽培...(恕刪) 【論"國家栽培"...】針對"國家栽培"有感而發我常在想...什麼是"國家栽培"?就小弟經驗而言,軍校算不算?讀書免錢,每月還有零用錢14000左右軍校期間還能抵年資據說讓許多酸民恨得牙癢癢的似乎是拿了國家甚麼"天大的好處"......其實這不是種對價合意的契約關係罷了嗎...?國家想綁人在軍中10(8)年,同時綁死這個人的可能性(所學+大學生活)因此開出這些條件;雙方合意,因此訂立契約"被栽培者"想賴也賴不掉每每講得這些人好像平白讓國家"栽培"似的這些"栽培"哪個不是為國家某種目的而生的?依人力市場定律來看,因為軍校徵募狀況不佳顯示國家開的條件還太差了,天平另一側得再放點東西吧是說...,應該沒人蠢到以為進軍校"讀書"和大學一樣有沒有看過大學學長去圖書館"抓"學弟自習的?有沒有看過期中考前一天2300開完會,還要繳計畫書給學長的?(正常的軍校也是有啦...)把大學生活犧牲掉把24~34歲的職業選擇性犧牲掉不保證15年後的工作權(上尉停年上限)好手好腳,會寫名字就可以讓國家栽培了運氣好還是能上下班的,薪水又高怎麼大家不來給國家栽培一下?免費+零用錢+年資折算+就業保障+稍高薪俸若沒有這些條件,人家為什麼要來?部分酸民總想著就是要有蠢蛋無怨無尤為自己犧牲付出就自己最聰明,知道嫌條件不夠好實在噁心透頂還是說,公司為執行某業務而派人受訓大眾觀念都覺得,這是被公司"栽培"了嗎...?...也許是我太不知感恩了附記:被引言大大跟我前述毫無關聯個人只是看到"國家栽培"這個關鍵詞心有疑惑罷了。
【"多數"年輕人目標為何是公職?】樓主問題描述尚屬單純但此類問題多半有幾種預設導向:1.台灣產業環境真是墮落2.台灣教育出了問題3.考上公職者並非真正有卓越能力的人一般而言,公職的薪資條件約略為35000~65000這個區間並有下列特點:1.俸等(原則上)可每年爬升2.爬升至頂時相較市場行情還不錯3.(一般狀況下)可穩定(被迫)作到65歲因此反向推論個人以為問題的癥結點應該是:1.民間企業對終身雇用方面普遍缺乏保障2.目前年輕人在人力市場的薪資條件普遍落於50000以下導致公職成為相當有吸引力的選擇能獲得終身雇用的保證甚至可提升薪資水平以此對照前文的3個預設導向雖然個人不太喜歡,但亦有其理:1.低薪=責怪老闆黑心,確實輕鬆哪2.能力不夠=責怪教育失敗,確實輕鬆哪3.業界卓越能力者的價值,確實不只60000這個價哪有時不妨想想若經濟起飛時,公職薪俸就已經比照目前水平公職真的不會成為年輕人的嚮往選擇嗎...?我們公職薪資水準相較外國,有特別突出嗎?而經濟成長到某個程度,大多數國家都得陷入停滯的啊因此產業狀況也是一樣的道理吧...
sardine001 wrote:新加坡公職人員都...(恕刪) 不一定吧現在台灣各式國考、就業考私立後段大學、私科大苦讀考上的也不是少數了缺額不再都是台清交捧去學經歷好的年輕人在外有的是機會有的是拼百萬年薪、進外商的契機根本不會去考這個現在漸漸成為一些人變相的逃避學生時鬼混的私科大外面求職不順跑去考警消、從軍的也不少導致部分人員素質也逐漸拉低貪圖穩定福利但不想為人服務
搞錯了吧???罪魁禍首是華人世界保守的父母長輩無所不用其極地灌輸"安定","安定",再"安定"的觀念寧願少賺一點沒關係,安定就好像以前經濟好的時候,即使孩子很聰明,父母也會叫他/她去念有保障的師大,出來當老師最安定後來經濟不好了,大家更是變本加厲,願望越來越小,鬥志越來越低,安定安定有口飯吃就好從古到今,華人世界的父母大部分都很害怕孩子尋找自己的出路,他們的目光總是侷限在少少幾個行業然後整個社會的氛圍也是這樣,從大企業有錢人到平民百姓,不思創新只求保本,最後連本也難保這就是人家說的,台灣人的"羊性",像溫馴軟弱的綿羊一樣不思作為,漸漸就會被淘汰公職當然對一個社會很重要,也不是浪費人才只是,公職的本質一般是為民服務,它是社會的基石,而不是帶領整體前進的力量要優秀的人才去投入生產產業,才可能讓國家前景蒸蒸日上區公所的員工文書再厲害,也難以為國家開拓財源,創造就業機會
不是我再說啦 這15年能幹高考公務員的 或是 公費老師/或是考上正式老師 的都不是普通貨色了我姐也是隨便台大的資格去讀公費,我姐夫也是隨便都是前段班國立等級 讀公費當初智力測驗也是隨便屌打一般人 運動類也是參加全國大賽等級我爸同事兒子常常在包高考前幾名都至少成大碩士了當初我要考還考不上了(雖然現在科技業收入也是不輸我姐就是了)我爸虎尾大前身畢業公務員退休 公務員最高也才8值等退休 現在私人公司上班一年收入屌打台GG(假設你要以賺錢當實力來看) 老公務員也不是都米蟲沒能力阿台灣問題是政府造成的 加上媒體造成的 ,也是可以努力逆天而上阿~不要放棄(我私大剛畢業收入也沒22K好到哪現在多四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