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臺灣經濟真的回不去了嗎?


abu dhabi wrote:
經濟真的回不去嗎? 其實也不用太悲觀。版上很多人是6年級生,大家也知道自己出生的時候,當時台灣最大的新聞叫做中美斷交,當時大家對台灣的前景才叫做悲觀 …. 隨便一個停電都以為是對岸打過來了,當時去入伍的心態就真的是要準備打仗了。
哪知道再之後台灣硬是熬了過來,然後還搞了個經濟奇蹟,才有後來的台灣錢淹腳目。
所以你說現在要絕對的悲觀嗎? 其實不用啦,再糟糕也沒有各位的老爸老媽生你的時候那樣糟糕,對薪水再悲觀也沒有當年對全面開戰那樣充滿恐懼 (是,很多人就是害怕戰爭,像我長輩當年逃難過得比較有感)。
所以台灣的經濟不致於一蹶不振,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會有奇蹟發生的,之後有空再跟大家聊聊機率論


我可以說我持相反意見嗎?
我66的,老蔣回老家的時候是我出生前兩年,
小蔣回老家的時候我在讀小學!

當年小蔣搞的建設方案跟三星當年差不多,本質都是:
"沒弄起來就真的完了!"
所以造就了現在的台灣!

這主題都少都會牽涉到政治方面,事實上一切也是由這些所謂民主人士開始的,
這裡我就不多提以免......XD
總之,這群傢伙我只能說忘恩負義= ="


對現在的台灣,說句現實一點的,都是被這些政治人物搞爛,只要這些傢伙沒死,
台灣就不會好!
基本的死刑都GGYY的,是能作好什麼事情?
不過是一群吸血鬼罷了!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雙華 wrote:
我可以說我持相反意...(恕刪)


其實你講的原則上我同意,我也不覺得現在方向讓我看到什麼光明未來

只是世事多變化,我說台灣還是有重新起飛的機會,只是這個機率不是頂高

比方說,哪天外海挖到石油(而且環保團體不阻止開採),或是某人成功量產核融合技術(然後專門替外國蓋廠,因為台灣不准蓋),或者是類似2008的和平紅利再現(這個要小小聲說),又或者是台灣真的在生技或是綠能有突破發展(機率比挖到石油高一點)....這樣台灣還是會翻身的
abu dhabi wrote:
其實你講的原則上我同意,我也不覺得現在方向讓我看到什麼光明未來
只是世事多變化,我說台灣還是有重新起飛的機會,只是這個機率不是頂高
比方說,哪天外海挖到石油(而且環保團體不阻止開採),或是某人成功量產核融合技術(然後專門替外國蓋廠,因為台灣不准蓋),或者是類似2008的和平紅利再現(這個要小小聲說),又或者是台灣真的在生技或是綠能有突破發展(機率比挖到石油高一點)....這樣台灣還是會翻身的


你想太多了

早期是因為還沒大陸這個競爭對手

現在靠技術已經贏不過大陸了

而且撈錢的政客太多,政治鬥爭太多

銀河王 wrote:
你想太多了早期是因...(恕刪)


我只能說我不否認任何可能性啦,畢竟事實證明,人類想要預測未來的政經發展總是容易失敗
就像是歐盟成立的風光,金磚四國火紅的時代,日本帝國的崛起 .... 這些都證明了我們對於未來的預期總是難以正確

不過,once again,我也沒有那樣看好數年內的台灣經濟,對於現在正在拚事業的人和準備要進入職場的人,我只能說,辛苦了
ake999 wrote:
客服 不是外包給鄰國很久了嗎??


那個大概是2004、2005年左右的事情啦...

我們的在廈門

對手的在上海

但是現在廈門的好像已經收攤了

對手在上海的地盤不知道撤退了沒有?

如果你也是圈內人~說不定你就知道我是哪一家了...
薪水不變,但是確實有通膨,這不就說明了這幾年台灣多出來的錢(事實)並沒有透過薪水到達基層勞工的手裡。
靠出口的製造業的應該連老闆都苦哈哈了,因為跟對岸競爭下,利潤率應該很慘。老闆苦哈哈員工當然也很苦。

央行每年靠外匯及貨幣政策還是多了很多錢,政府沒選擇再次發消費券,或是大幅度替公務員加薪,而是讓錢往能賺錢的地方流動,一部分去了商業銀行(鼓勵老百姓借貸,大家都接過電話對吧!),一部分去了股市(政府當莊),一部分去了房地產(誰土地最多誰就是莊家)。

其實台灣不是什麼國際社會聯合國的一員、也不是正常國家,照理來說有很多野路子可以耍。可惜金融目前還是被特定財團統治著,利用法律當工具及保護人民當理由,限制金融蓬勃發展。

有些船長寧願看著船慢慢下沉,只要自己死前船不要沉,他都還是舒舒服服。身為乘客,如果沒辦法變成跟船長一夥或是從中獲利,別以為船一定會航向光明,趁還有機會就換船吧。

sardine001 wrote:
永遠是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dnhri wrote:
差不多耶...我01...(恕刪)


怎麼據我所以知,房價就是李等會的時後狂漲的
I am Grant ^^
放心,主計處會用很神奇的公式算出來物價其實沒什麼漲以及大家都更有錢了~
也就是告訴各位台灣經濟一片大好~
學校畢業後到竹科半導體廠上班(1995年),當時月薪3萬,每年加薪,幅度3~15%(有結構性調薪),保障年薪14個月,如果季營運超過預期目標,還有季獎金與分紅配股,基本上年薪都超過17.5個月,只可惜,離職後就再也沒這種機會了。

我離職前月薪比當時剛進去多一倍以上。台灣要有以前年年調薪的機會應該少見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