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S00313 wrote:
骨氣能當飯吃嗎 ?...(恕刪)
骨氣能不能當飯吃見仁見智
像我本身也會負責公司部分職務的面試
一開始遇到來面試的全部都開 50K 起跳,資深的 60K
我也是蠻傻眼的
遙想我以前剛出來做的時候能開 35K 就不錯了
但你說我敢砍到 40K 以下嗎?
我平均看 2~30 份 CV 才找一位來面試,面試個 4 位一個月就過了
我有多少時間可以等?
真的不用多,面試兩三個都開這個價之後我就不掙扎了
最後我選資深的 60K
因為多 10K,但資深可以發揮出來的價值更高,值得!
坦白說這些人裡面如果有一個合格的開 40K 我錄不錄取?
當然錄取阿
我想這就是骨氣吧!
2~ 3 個職缺 40幾K 跟 60K 對一間企業來說,坦白講幾乎沒影響
如果 40K 找不到就會用 50K 去找,50 找不到就用 60,就這麼簡單
如果公司是我自己的,我也會這樣做
自己應得的價值,自己有沒有用力去爭取?
硬實力、做功課、談判技巧,都是因素
都沒有那當然就是別人說了算!
dc1ps2 wrote:
台灣人才外流被高薪聘到對岸, 價值在哪裡? 價值是你在前公司學到的know how, 而這個know how, 正是別家公司在你身上願意砸大錢買你的主要價值, 把前公司的know how, 因著被挖到其他公司, 賣前公司的know how, 說白話點 會被高薪挖角, 還不是靠獵人頭的履歷上寫我在某某大廠大企業參與過XXX專案, 這些人如果不寫我在XXX大廠做過什麼專案, 你覺得有人會鳥嗎?
台灣沒有好工作, 只能怪那些看到利益($)就往外跑, 往他鄉跑的人, 丟著一堆爛攤子給同事收, 所以在這樣負面的循環下,造就了現在不管換什麼工作永遠都是在收別人的爛攤子 ...(恕刪)
照你這麼說,SinoChem為什麼要化大錢併購Syngenta? Midea為什麼要收購Kuka?
反正請兩個人就能取得know how了嘛。莫非中國人都是傻子?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台灣人和公司有什麼know how是別人不能從別國人、公司取得的?
需要偷偷摸摸的請人然後冒著公司被告、員工犯罪、產品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危險,這樣搞?
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小打小鬧,能拿出來理直氣壯的說這麼大一篇也是很厲害了。
企業會挖角人,看得當然是經驗、能力、眼光和實力。台灣很多人才,但是沒有舞台,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出走。
台灣人才外流是因為台灣政治混亂,政府和媒體顛倒是非沒有遠見,理盲民粹的人說話很大聲,但能思考的人卻看不見未來。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市井小民沒有選擇只能承受,而有能力的人則會選擇出走。
姜初風 wrote:
還好吧就供給跟需求...(恕刪)
+1
我一開始在高雄找工作,找了一年多
就是遇到樓主說的情況
但會有這情況,也是如網友『姜初風』說的,勞務大於業界
所謂的供需問題,
南部一個非常普通工作,高職學歷就上任,但一徵人,來了最少50個人以上來應徵
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大學學歷...
商人見利本性,就會開始開低薪試試有沒有50個裡面有人願意的...
每一個南部商人都這樣,10個工作機會中8個都開低薪、2個開符合薪資,卻有50個人搶
你不願意接受低薪,可是就可能會找不到工作啊!!!
而後來我在台北市找工作
就比較沒這問題
10個工作機會其中2個開低薪、2個開高薪、6個開符合薪資,
但也只有11個人再搶
我能力還算中等還不會被淘汰,而低薪2個我可以不要,
我還有可以找到符合薪資的工作
一切都是供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