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挺好笑的,勞工要的是休息?還是加班費?

如果薪水夠花,誰要加班??

問題還是回歸原點:薪水過低。

看看亞洲其他地方,台灣真的是以低薪高工時而出名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死命不休假、拚加班,就是為了點養家錢。現在改這樣,勞工能夠討到的好處還是有限。
小池角 wrote:
錢有那麼好賺嗎,當初...(恕刪)


因為那些都是喊好玩的,真的讓員工吃到新制下的加班費的話,代表最終產品一定會漲,但漲價這種事,消費者不會原諒,政府也不會原諒。

所以漲價是死路…(現階段也只有部分業者敢漲)

故此,喊完之後只能想想如何在現有人事成本下維持營運。

其中之一就是把加班轉為兼職(如新聞)

MICHAELCUB81 wrote:
轉貼如下:一例一休...(恕刪)

現在一例一休的效果不是政府始料未及 而是它們"太"過於自信
真正砍的是七天假,留下這煙霧彈給妳吵
NAME65418 wrote:
現在一例一休的效果不是政府始料未及 而是它們"太"過於自信


不是太過自信,而是面對越來越多的勞資糾紛,政府理應解決,但卻在現有的政治環境與公務體制下,政治家和公務員們都只想著『不負責任』,所以便跳過原本該由政府帶頭作的改善產業環境,直接訂個死規則要民間企業自己想辦法,然後想到的就是這些方法了。

漫遊妮妮 wrote:
如果薪水夠花,誰要加班??


以我而言薪水算不錯的.應該算是夠花.
但是我有儲蓄的習慣.
如果加班可以換錢,不用加成,我都很樂意加班.
每加一天的班可以多賺幾千元,加十天就多幾萬.
有幾個人嫌錢太多的?

phS00313 wrote:
別棟樓有人說了要靠...(恕刪)

電子業不少人底薪不到三萬,其他是加伙食,輪班津貼,獎金等,把薪水拉到近四萬。
除非基本薪資一口氣拉到3萬,甚至更多,
否則還是得靠加班來賺加班費來補貼生活了。
勞工不是不要加班,是不要過勞加班,不要過勞死。

你不知道有一堆人靠著加班費在養家的嗎?

薪水低物價高,一堆年輕人不婚不生!
就算現在想靠著加班多來撐高薪水也沒辦法了~
別說往後少子化會更嚴重了,看已婚有妻小的勞工少了加班費會怎樣?
MICHAELCUB81 wrote:
轉貼如下:
一例一休怪現象… 「美而美請麥當勞員工來加班」
聯合新聞網作者記者江睿智╱即時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7年1月4日 上午11:24..

.
.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後,因蔡政府大幅調高休息日加班費,致雇主將改以部分工時人力替代。一位熟悉勞基法人士比喻,將出現「同樣是早餐店,麥當勞找美而美、美而美找麥當勞的來加班」怪現象。

因休息日加班費不僅昂貴,且計算複雜,雇主為避免動輒踩紅線,不僅避免在休息日加班,若休息日要加班,將傾向改找部分工時人力替代,而不是找正職勞工。勞動部近日亦接到正職勞工的抱怨電話:「現在都沒有班可加」。

值得注意的是,雇主若有訂單,還是得要人力班,勞基法新制上路後,雇主傾向找部分工時人力、派遣人力來加班,只要付一天工資,人力成本比請正職員工加班須加發1.33倍、1.67倍便宜許多,也不用擔心如加班不滿4小時須以4小時等複雜的計算方式。

>一位熟知勞基法執行情況的人士說,未來休息日加班很可能出現一種怪現象:A工廠請B工廠員工來加班,美而美早餐店請隔壁的麥當勞員工來加班…員工們互相到彼此公司加班,拐彎才能賺到加班費。



勞工要的是休息?還是加班費?

依照先前那些勞工代表如此激烈的抗爭... 好像沒兩例就是壓榨勞工的幫兇

我想..勞工們要的應該是休息吧..

阿現在..又換人上陣了.....這齣戲是要演多久. 我們的媒體製造業....挺好笑的
因應一例一休鍋貼漲價,
之前鍋貼店員工原本一個月工作可以買幾個鍋貼,
漲了之後一個員工一個月能買幾個,
這稱為鍋貼指數,
是下降還是上升呢?
新政策以後勞動力價值究竟是往下還是往上呢?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