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開始有供應商漲價及不加班了...

短期內的影響,我看見的也大概是如此,很多台灣供應商都來函,交期由原先2-3周改成3-4周,基本我們也會對客戶如法炮製,搬出政府當擋箭牌...

國外進口的料件當然沒影響,那也是原本的待料時間就比台灣長2周左右的時間,這還不含運送時間...

政策好與不好我不是很在乎,比較想知道整個影響會到哪,簡單的說能改變什麼陋習,得到什麼優點,影響當然是過渡期,日後就習慣了


chusam wrote:
上個星期老闆要我重新計算所有產品的成本要更新報價單
雖然平時會不定期討論是否有某種產品有成本異動
但是這次是全部產品都要更新檢討
原因就是因為已經收到兩三家供應商來函通知要漲價了...
而且清一色都是台灣工廠製作的料件要漲
那些貿易商代理進口或量產型料件倒是都沒事
幾乎每一家都說因為原物料上漲加上人事成本增加
有一家最直白直接寫因為受到一例一休影響
最無言的就是有工廠說以後除非有大單否則不會安排加班
然後要求我以後下單要比現在再提早下單否則交期會多幾天
還要量一次下多一點
我猜原因就是方便工廠安排工作及是否要安排加班趕貨
五金加工、銅管、白鐵、板金、箱體都是這些勞力型的傳統產業
靠...增加工作量要更新一大堆成本
以後生產更難排
貿易商沒漲是因為台幣今年漲了一大波,還有空間可以支撐。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markwangs wrote:
短期內的影響,我看見的也大概是如此,很多台灣供應商都來函,交期由原先2-3周改成3-4周,基本我們也會對客戶如法炮製,搬出政府當擋箭牌
時間就是金錢,當進口材料比台廠製造便宜又快速時,台廠的優勢只剩下品質了。

如果品質不如人速度不如人價錢不如人.......

請自求多福。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說不買最大的人 一定都是員工 不知道台灣要買貨 廠商都跟你說量多少
台灣惡性循環的不平等關係
才開始修正一點點 自然有些改變效應

其實一例一修 對於早就守法的公司而言
根本沒什麼改變 根本不會多花什麼錢

會叫的都是本來就不守法 或是鑽條文漏洞的公司
一例一休的後果本來就會提高企業的成本了。但目的就是不要無良企業死命要求員工加班。不然為什麼國外企業的薪資會那麼高。我覺得這種政策長遠看是好的。前提是政策細節是完好的。一堆人總嚮往國外受薪階級高薪資低工時。但他們的消費成本確也是高。不然他們幹嘛沒事在家煮飯。因為出去外面餐廳吃東西就是貴。企業方面也是。為了因應外在環境改變就是要時時改變策略才能永續生存。
如果本來一百萬的利潤,人事成本上升五萬,利潤變95萬,
老闆一定不會漲價到維持100萬的利潤,應該要漲價把利潤變成105萬
畢竟小三小四小五的人事成本也可能都增加了~

旺仔7878 wrote:
說不買最大的人 ...(恕刪)

不然老闆要做什麼??
這幾天跑廠商
總有幾個老闆會比較熟的會聊天
他們都會說
會有差,但是絕對沒有說差不了多少
會漲的只是在找理由漲而已
刪...刪...刪...刪...刪...刪...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