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一例一休影響大!大廠遇缺不補、將買千台機器人

這就是改革
不改就永遠都是這樣
2016-12-29...(恕刪)
ebola01 wrote:
沈國榮表示,一例一休後,和大初估1年的人事成本將增加9.4%,相當於1年約增加4300餘萬元支出。因此計畫4年內陸續買1000台以上機器人,資本支出逾10億元,未來不再增聘人力,遇缺不補,以現有900名員工,加上4年後機器人全部上線,2019年可望達到合併營收突破百億。


進人力:一年增加4300萬
買機器人:要花10億,人力可以用20年以上

應該是公司有其他考量早就有想換了 別拿一例一休來說

機器人可以用20年嗎?

當然人力可能越來越貴(也可能基本薪資越來越便宜)


如果沒有一定的產量 自動化是不划算的 產品差異大時 光在換產品線的設定就沒這樣彈性 同一樣製程開線24小時都生產的產量才划算
對於常換產品別的中小企業應該是種浪費

自動化不一定會省成本, 好處是可以重覆單一不複雜的作業

設備購入後的保養維護才是重點. 機器自己維護???

一千台設備, 要養多少機台工程師? 三班制?

等買了這麼多台就知道了.

再等到設備N年後開始要維修, 就知道...修零件不會打折的喔
大公司願意投資那麼多資本去買機器人?
把機器人送去產線就能取代組裝人員?
機器人用的設備和機器跟組裝人員用的一模一樣?
產線大更新,變動這些生產設備給機器人用又是另一筆可觀的金額,大公司願意這樣丟下去?
管理機器人,維修/保養機器人的人材在哪?


講得很簡單
要拿錢出來投資就很難

對啦,反正銀行團張開雙手等你來借錢.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機器人不是買了裝在生產線上就能用,現有的生產線的機器得做修改,甚至是機器得換掉才能跟機器人搭配,導入的花費跟時間並沒有這麼樂觀。

何況台灣的訂單大多是出口導向,內需的市場規模不大,訂單變少還能放員工無薪假或是資遣來停掉幾條生產線減少人事開銷,換成機器人就是停機讓設備成本攤提的時間延更長,反而更不利。

還是有很多產業,還是無法用機器人或是自動化

現行是很多產業 根本找不到足夠作業員,才會一直加班
現在好了
勞方:有加班限制跟休假限制,想要多賺錢 沒辦法
資方:加班成本比之前高,還有限制,還有休假問題,被迫可能要多找人

結果就會變成

有辦法的,就儘量自動化 減少人力
沒辦法的,只好多請人,這樣下去,原本靠加班費賺錢的作業員,平均薪資會往下
加班費增加及多請人的結果,即使有賺錢的公司 也可能因此獲利減少,發給其他員工的獎金 也會跟著減少
接者,很多公司會了省錢 可能會轉向聘用約聘人員

像我朋友的公司,今年技術員的缺 就補不滿了,遇上一例一休的問題,算一算 作業員還得增加100名才夠

這樣下來

表面上可能減少了失業率,但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平均所得下滑
加上,許多行業因人力成本增加,轉嫁消費者上,也可能造成物價上揚

是好是壞 接著看下去











我之前待過一間公司, 產品製程不穩定, 都要靠人弄一下, 搭配一下才可以順利組裝. 公司老闆還整天說要工廠自動化, 看看那個機器人是有多厲害可以跟人一樣把組裝品混搭, 弄一下.......
當人力成本比機器高的時候要馬

1.機器取代人力

2.公司收起來不做

3.違法繼續壓榨勞工
就算你不例不休也鬥不過機器人戰士
不用牽拖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