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人力銀行才是造成社會普遍低薪的濫觴

如果這麼想 永遠不明白自己低薪的原因

面試新人 也常被爽約不到 連電話都沒告知

如果你實力夠好 公司自己會去找你

會有簽約金 連車馬費都省了

人力銀行裡也有很多求職者,明明是爛蘋果,開價80K..100K...以上..
說什麼XXX學校畢業,什麼學位,待過什麼公司,做過什麼案子,其實都是別人做的,
有些爛蘋果產值是0,還可能給公司拖後腿,產值為負值.
還是有公司上當....我就見過不少個這種"人才"

zarg wrote:
在開始前,先說個故...(恕刪)


歐美都沒聽過這種妳去面試還要求出場費的...lol 你也算是個寶了.
樓主 不是要打你臉
我就有親人在人力銀行工作

人力銀行背後絕對不是只是寫個網頁
搞個database就可以出來賣錢
還能把公司搞到上市上櫃
如果這樣好賺 大家都出來開人力銀行就好啦

另外你說資方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把求職者找來
人力銀行沒跟你收錢 因為付錢的都是資方
所以 求職者看到的平台跟資方看到的平台內容絕對不同
人力銀行的收入就來自你看不到的平台服務
沒看到不代表沒人付出代價

不懂一個產業背後的組織架構沒關係
那只是不了解 知道了就好
但是把 社會低薪怪罪到人力銀行
那就真的是無知了
照你這樣說 我們還要政府幹嘛?
前面已經有人提到類似的論點,我覺得媒體也是幫兇。合力對大眾洗腦,好像付22K就要謝主隆恩了。在此我也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認識的一位女性朋友在某日本最大童書出版社的台灣分公司擔任編輯達十年以上。原本月薪達60K以上,年薪14個月。後來因為受不了公司內部搞小團體被排擠而離職。離職後準備公職考試不久即有以前的同事邀請她到某新創的出版社擔任總編輯。到談薪水時,她很煩惱不知道要開多少,便跑來問我意見。我告訴她以她的資歷,以及新創公司急需老手帶路的情況,她至少可以開60K/月。

過了幾天我們又見面時她卻告訴我她只談到40k/月。原因是談薪的前夕她的男朋友告訴她,現在景氣不好,新聞都在說大學生都22K,所以不要太貪心,薪水不要開太高。她也覺得男朋友講得有道哩,所以就開40k/月。不出我所料,對方主管聽到這價碼,立刻就說明天立刻來上班。

實際去工作一段時間後,她也開始覺得這工作不應該只值40K/月,這次我又建議她可以向上司暗示或小小抱怨一下。結果只不過抱怨一兩句,她的上司就立刻幫她的月薪提高到50K/月。這又讓她更後悔當初沒有直接開60K或更高讓對方來殺價。

無法否認現在大學生氾濫,有些大學生的資質值不值22K都還有待商榷。但也有許多人被媒體洗腦,使得許多人心甘情願領低於該有的薪水。上面那個故事只是其中一個,身邊還有兩個有類似情況的朋友,而且不論我怎麼勸他們,他們就是不願意相信他們是有能力尋求更高薪。
資訊的普及
讓企業與求職者快速的媒合
當然有利有弊
你這樣的抱怨就像是當初網拍崛起的時候
怪罪網拍的商家
上網買東西都是同一規格
一個按鈕就可以比較出哪家最便宜
而求職環境中
企業是買方勞工是賣方
但是每個條件都不一樣
所以需要面試
但是反過來說網路銷售導致競價產生的低獲利結果
是不是該先正本清源的禁止網路販賣讓企業有利可圖
進而增加利潤然後再反應到薪資上?

關於第一點
其實以前面試者是有車馬費或是誤餐費可以拿的
現在有一些公司還是會這樣做
台灣企業早年的一些規範比較像是日本企業
所以你去看一些日本企業的津貼或是福利
蠻多項目以前台灣企業也是提供的
台灣企業很多部分跟台灣文化取巧文化有關
光講對自己有利益的迴避責任
所以才造就後來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

第二點
企業方是需要付費的
而勞方得到的報償就是你得到了一份有給薪

第三
台灣人最愛吶喊的齊頭式的平等
說起來同工要同酬
但是每個人能力都有高低
早年我去求職的時候
沒有人真的給起薪的
不過近年好像都是聽到這種起薪起跳
而且人性是個很大的問題
一開始給你好薪水
你會抱怨資方不加薪或是幅度太低
而資方也需要承擔員工不適任的風險
即使資遣也要付出一些代價
所以給個低起薪後面再來加
員工還覺得爽爽的
而不加薪的要嘛企業取巧要嘛員工能力有問題
但是結果都會是低起薪又不加薪

我覺得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電玩遊戲玩太多
總覺得政府和企業像是系統官方一樣
可以無限製造福利
好像吵一吵系統就會生錢出來
然後不喜歡的東西
吵一吵系統就會回收
然後這些人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大開支票的
要去跟中央爭取什麼
在企業也是這種情況
一些人看到電視報導什麼企業有什麼公會
其實根本搞不清楚工會的運作就要組織
最後也不過搞到勞資對立

有些罔顧勞工權益的企業
只要員工一起打拼卻不願意分享的企業確實存在
只是要從單一面向來看實在有欠公平
這幾年會在履歷表上面唬爛的求職者越來越多
講得好像很厲害
仔細看內容其實令人發笑
當面提問時這種人一問三不知
還很好意思的說“我肯學”
我內心真的覺得
誰要你肯學啊,我要的是你會做
寫那一堆天花亂墜的履歷
結果還要來學
你回學校學或是去別家學吧
我這邊可不是職訓所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你的意思是說北歐那些高薪國家
沒有這種人力銀行的網站摟?
真是袂生牽拖厝邊

zarg wrote:
在開始前,先說個故...(恕刪)

台灣現在的普世價值就是怪東怪西,就是不會檢討自己
怎麼沒想過,蘋果的賣相不好就算了又不好吃
怎麼叫客人花大錢去買它呢?
小弟認為是人力銀行中的人力銀行...
各大的人力銀行網站裡面刊登的資訊..
裡面還摻雜一堆人力銀行...
zarg wrote:
但是網路人力銀行出現後,情況改變了
現在對慣老闆而言,我就是把這顆22k的爛蘋果擺在市場上,全台灣都看得到,一定有人會肚子餓,硬著頭皮把這顆爛蘋果吃下去
當每個慣老闆都擺出22k爛蘋果,就只有爛蘋果可以吃


這樣的邏輯資質彰明了22k的來源.... 連反過來想的能力都沒有
這市場上只有爛蘋果? 爛蘋果也要有人吃才行,供需是兩頭雙向的事情.

龍配龍、鳳配鳳..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