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中生求指點/建議

讀書成績不錯其實也不一定只有醫科可以選
其實可以多看一些不同類型的資訊
把觸手伸出去
看看自己對哪方面有興趣

醫生感覺初期很辛苦
尤其是救命的那種....應該會一直辛苦
如果對醫療方面有興趣也有藥師、檢驗師、營養師...等很多種類

外商的工作語言只是其中一項要件
應該還是要有相關的工作能力
哪家不錯我不太懂,要請教這方面的專家

個人感覺國考其實也不錯、又穩定
工作範圍也很廣
有一般行政公務員、法官、檢察官、律師(有點符合你說的口才相關)
海關(感覺油水不錯)
老師、外交(有符合外文跟口才)
金融
軍警.....
拉里拉喳一大堆
http://wwwc.moex.gov.tw/main/ExamReport/wFrmExamStatistics.aspx?menu_id=158

替代能源、生技、長照...等產業
我感覺未來也會有不錯的發展
好多鮮明的藍

joe85123 wrote:
現在比起讀書,我更想培養一些思考跟表達的能力,因為我最近遇到很多成績不怎樣,但常常有很多新奇想法的同學或學長,他們幾乎都參加過各種交流活動、演講比賽等等,口語表達都很強,我慢慢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能力
其實人都很容易看著自己沒有的,而忽視自己所擁有的,譬如那些你很羨慕的同學,也許一直想要你功課很好的能力呢。

我是個中年大叔,我不想老生常談,可是有些經典的話,之所以會成為經典,就是因為貼近事實,譬如活到老、學到老這一句,人生就是不斷的在學習,能力這個東西,很抽象,對高中生來說很強的,以成人在社會中的標準來看的話,都還離得很遠。最近幾年因為林書豪的關係而看NBA,在美國,打籃球是很主流的運動,有天分有能力的小孩多不勝數,頂尖的小藍球員到頂尖的高中籃球員,到頂尖的NCAA籃球員,這麼多頂尖的球員,最後能進NBA的仍是鳳毛麟角,更不用說進了NBA才是殘酷舞台的真正開始。

就現實層面來看,競爭勝出的關鍵是你有一個99.9分贏人家很多的項目,而不是有100項都是80分的,因為人的能力都是可以被訓練的,要訓練到80分都不難,只要投入時間,譬如你提到的思考與表達能力,但是要到99分就很難很難,因為有種東西叫"天賦"。

我想你現在需要的不是培養能力,而是發掘興趣,做些讓自己會快樂的事,讓枯燥的唸書生活可以持續下去。至於未來,建議你是不要想太多了,真的還很遙遠,我也不覺得高中就決定未來要怎麼樣是一件好事,畢竟年紀還小,思想都還未成熟,這時候下的決定大部分是不適合你的,也就是可能會讓你未來後悔的。
給你我的經驗,我自己唸傳播現在大四,班上很多人就像你說的那樣,對一件事情的評論隨隨便便都長篇大論,很多不一樣的看法跟聲音,讓我大開眼界。這樣對身為一個關心社會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但是就生存面來說,發表長篇大論或是有些獨到的眼光終究不能成為吃飯的工具,那只是提升你個人的內涵素養而已,看看我的學長姐大部分畢業都在當記者,薪水可想而知,你現在有很好的條件去選擇,真的要想清楚

joe85123 wrote:
是說我覺得我就只會考試,其他都超無能的


高中生都非常排斥考試,總認為考試不能代表一切

但是我必須告訴樓主,全世界也都在考試,壓力不會比台灣人小

我到英國後深深覺得,哈哈哈,原來我之前在台灣並不孤單,每個人都在追求成績,達不到distinction,至少也要有merit,沒有A-,至少要B+

國外的考試也沒有活到哪裡去。但唯一的差別是人家的確很重視邏輯思考,文章要寫得有脈絡



joe85123 wrote:
而我現在的思維就是考試機器,對於國際或國內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能弄出幾百字的感言,而我只是「喔,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啊」之類的,所以現在比較會去爭取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也發現我比較能從中獲得樂趣。


先養成思辨能力吧。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養成聽到事情後不要急著吸收,先思考一遍。

正反兩面都思考一遍。像1加1等於二,有沒有不等於二的可能?

同性戀到底該不該納入法律?支持方怎麼說(上網查資料)?反對方怎麼說(上網查資料)?論點各有什麼漏洞?最後是你的想法

同樣的,到底該不該廢死?反廢死怎麼說(上網查資料)?廢死怎麼說(上網查資料)?論點各有什麼漏洞?最後是你的想法

joe85123 wrote:
現在正夯的牙醫也差不多,雖然收入很不錯,但感覺就是沒變化。


但為什麼不想想,你也可以到偏鄉去服務阿,可以到發展中國家服務阿,生活不就充滿挑戰?

joe85123 wrote:
自己的興趣:我發現我對外文滿有興趣,所以自己有花一些時間學外語。


很現實的是,念外語的確很難有不錯的未來。我以前也覺得會英文好厲害,現在自己出了國才覺得其實大家都會英文,如果我只會英文這技能,根本混不到飯吃。

我以前常建議念語言系的學弟妹,最好能選個輔系,讓自己未來的路寬一點

所以如果你要念語言,你們老師建議雙主修是正確的

joe85123 wrote:
他們建議我可以走外語系或是出國念大學


我以前也覺得出國念書要花很多錢,的確是要花很多錢,以英國鄉下來說,一年所有費用一百多萬吧!所以看你要念幾年。

但是後來我又發現,德國好像比較便宜!只是看你有沒有那個能耐。歐洲其他國家也是,可能都有提供一些方案。



結論就是,你現在正陷入很多高中生同樣的困境──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暑假都有很多大學有營隊,可以的話就找幾個比較有興趣的參加看看吧。

給你的建議很簡單
建議你不要急,你越急去找方向你越容易迷失
先靜下心來把書讀好,其實這是真的最重要的
你說的那些課外活動,那些表達跟思考的能力
以後有的是機會去培養,不需要太急

高中這個年紀,那些會表達會思考的人感覺很酷很厲害
對不起出了社會找工作,人家只在乎你拿什麼學位,專業是什麼
這個取決於你大學的學校跟學位,這是很現實的

如果你大學後想出國念書跟工作
那會建議你大學念國立大學理工相關科系
這樣要出國念博士的話,理工科系博士班美國都會有全額獎學金
念完後要找工作也相對容易





一個年輕的醫師給你一點小小的建議
其實前面很多前輩提過了,只要是工作,不管是醫師或任何其他行業,最終往往是執行重複的事情
這點連你目前認為有興趣的外語也不例外,這還不論你的外語到底是要拿來幹嘛
純粹的語言專長路是相對窄的,但如果搭配上其他的專長,那優勢便是非同小可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你老師會如此建議

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發現問題本身
既然你已經注意到這點了,相信你會慢慢的發現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興趣這種東西不是有一天突然從石頭蹦出來的,而是在不停的嘗試中誕生的
而這答案絕對不會是任何一位版友可以告訴你的,畢竟連現在的你都不知道
所以,保持嘗試的心,方向正確你有一天會到達目標

但等等,這不代表你可以用"尋找興趣"這理由而棄守你的本分,這是兩碼子事
這世界是這樣的運作的,你的證照多、經驗多、分數高,你的選擇就硬是比別人多
手牌越多,你的選擇就越多,千萬不要因為一些最基本的東西而失去前往更高殿堂的門票
由低往高是難的,但由高往低是輕鬆的

因為我也不認識現實的你,所以現階段我只建議一點,就是去學些別人無法輕易取代的專長
當然,能以興趣當工作是最理想的狀況,但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
所以有時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對未來生活比較有保障的選擇,再用多餘的錢和時間來養興趣

最後要和你說,其實你根本誤會醫師這個行業了
或者說,你只認識了醫師的某一面,而不同醫師的差別其實非常非常大
但既然不喜歡看病人,其實也是不用勉強啦(咦,其實有醫師根本不看病人的耶)

你可以繼續抱怨,因為你沒招,很快就高三囉⋯⋯⋯⋯⋯⋯
當然要考台大醫啊~
這樣你班導在同事面前才會有面子啊
夠他澎風好幾年了~
這種老師 絕對不是建中的....
應該這樣子想,把對現在覺得無聊的工作,找出屬於你自己興趣的部分,並且挑戰他。

當醫師有一個很明確的保障是,可以工作一輩子,而且知識是可以累積的。或許你覺得每天上診間很無聊,但其實很多的工作,做久了都難免會疲乏,這其實都是必然的。

也許你對與人交談的方面比較有興趣,那其實醫師如果能夠善用自己的時間與金錢能力,你大可以一個星期只看一天診,剩下的時間還可以到外頭去從事各項與社會社交的生活。如果再想要多一點的挑戰,那要不撥個幾年的時機,去當個「無國界醫師」如何?相信你的外語、社交,甚至是對醫療的看法,一定與現在的很不一樣。

會讀書,其實就是知識經濟累積的能力,比一般人來的強!也很開心年輕一代的你,更早就發現自己的不同,站在職場老前輩的立場,會鼓勵你,除非你對醫科真的深惡痛絕,要不給自己一個挑戰如何?當個真的能救人的好醫師,那不見得是看診,也可能是做跨國的學術研究,甚至是提升台灣未來的醫療品質,也可以是到世界各國懸壺濟世。

把你喜歡的外文、外商、以及口語表達力,在你原本可能不清楚、不熱衷的生活範圍中熱切的表達出來。
我覺得你先要排除一個不切實際的觀念
所有的任何事情
幾乎
只要成為工作
他就一定變成很規律很機械化的

想當運動明星?
練習、比賽、訪問、不同的旅館、不同的女人?
當你每天去重複這些
你以為的樂趣未必就是樂趣了
攀岩專家
好像每一步都是不同的挑戰?

他的每一步都還是靠著不斷的練習去累積出來的

人生要活出樂趣
跟工作沒有直接的關係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